郁蔡憬 赵茗晶
摘要:步入21世纪,随着飞控、导航、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我国公安工作面临着警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无人机凭借其自身体积小、易操作、高灵活、低成本等优势,在各地公安工作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人机;公安工作;应用价值;发展趋势
一、引言
建设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队伍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目标和要求。顺应时代潮流,推进科技强警战略,加强公安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人才培养是必由之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借助其机动灵活、快速隐蔽、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特性迅速融入公安工作之中,弥补了公安工作中部分不足,有效缓解警力资源短缺,降低工作压力和风险。是新时代公安机关必须牢牢把握和深入研究的技术力量之一。
二、当前我国公安工作的形势
(一)执法范围更加广泛
目前,我国公安工作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系列深刻复杂的变化正在进行着。尽管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成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共同呼吁的时代主题,但是全球性的挑战还是存在,恐怖袭击、跨国犯罪、贸易壁垒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依仗着新技术变得更加多样化,时时刻刻威胁着国际和平与发展的环境。而在国内,在恐怖主义得到有效控制、刑事案件明显减少、治安案件也稳步下降的总体趋势下,仍有暗潮涌动。诈骗案件形式更加多样,让人防不胜防,出售、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假币等新型刑事案件层出不穷,走私罪、洗钱罪也屡禁不止。黑社会性质的活动严重影响基层社会治安秩序、危害执法的公平公正、危及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进入新时代,人民警察的职责拓展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公安执法范围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广泛,几乎所有违法犯罪行为和案件都已经列入公安执法范围之内。
(二)执法监督更加严格
我国国民安全感相当高,这当然与每一位公安民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密切关联,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不同于别国的警察,我国的警察被称之为人民警察,公安机关也叫人民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同时,人民警察也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可以说我国公安机关承担着复杂的职能和职责,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经常需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让公安工作在阳光下进行,时时刻刻在人民群众的视线之内,体现了公安执法的监督及时、严格。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媒体、网络舆论等传播工具快速发展,这提高了公民维护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利的能力,让执法监督渠道进一步拓宽,执法监督更加严格。
(三)执法风险日益增加
身为警察,繁重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带来沉重的生理压力,更会减少与家庭亲人之间的联系,带来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而且长期接触社会、人性的阴暗面,精神上的压力也巨大。近年来,法律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但也相应的会使公安民警执法难度增加,甚至民警自身执法权益都被侵害,加上时而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公安民警的名誉、人格和尊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出现警民关系对立。此外部分警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更有甚者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与黑恶势力一同违法犯罪,使警察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都严重受损。因此,人民警察承担的压力、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
三、无人机在公安领域的应用及其价值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在许多警务作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在警用上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应用:一是社会治安管理。无人机相比传统的治安巡逻方式如徒步巡逻、自行车巡逻、摩托车巡逻等,可以大大扩宽巡逻范围,需要多人配合检查的较大区域,只需要一台无人机便可观察其完整情况,并可以及时收回再利用,大大节省了警务人力和物力资源。尤其是现在疫情防控期间,无人机可以精准地喷洒消毒药剂、投放生活物资等,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二是交通管理。在交通事故案发现场,无人机能够在较低的高度进行拍摄,将清晰的现场画面传回,进行实时监控,既能随时观察,避免现场又突发危害事件,又能监督交警的执法行为,避免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交通拥堵的路段,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喊话,帮助警方对现场统一指挥,尽快疏通道路。三是案件侦查。在违法犯罪案件侦查中,无人机是拍摄证据、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利器。在现场侦查时,无人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案件现场和录音录像侦查全过程,在传回公安机关相关专业部门处理后,可以高精度地还原案件现场三维全景图,帮助警方发现案件细节和线索,推动破案进程。尤其是在夜间和郊外、山区等偏远、复杂环境,侦查行动难以开展的情况下,无人机便可大显身手。使用无人机搭载强光灯,为侦查行动提供照明,不仅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上的震慑,更使侦查人员处于暗处确保身份保密和自身安全。处在偏远、复杂环境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集团,特别像贩毒团伙等展开侦察行动往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此时就需要无人机在空中先行侦查,确定目标人数和武器状况后再制定下一步的行动,并且无人机还可以作为低空卫星来保障通信稳定,确保总部与侦查人员之间命令的传达与接受正常,从而大大降低警员的任务风险。四是灾害事故救援。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地,无人机可以携带着红外遥感设备和热成像遥感设备来确定受困人员人数和具体位置,帮助警方和抗震救灾人员组织开展救援行动。例如:2019年8月20日0时至7时,四川省汶川县累计降雨量最大達到65mm,导致汶川县多处发生泥石流,其中三江镇、水磨镇、银杏乡等地灾情严重,境内电力中断,汶川至成都、理县反向道路中断。为了尽快救助灾区群众,志愿队第一时间启用无人机。无人机在暴雨中平稳航行,配合地面警方工作人员进行侦查,规划救援路线,高空喊话进行疏通,定点投放救生圈等,在救援行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是安检搜排爆。在涉爆或者大型活动的场所,都需要提前进行安检搜排爆工作。如若真的发现危险爆炸物品,那么排爆人员通常秉持着转移为先、销毁为主、人工拆除为辅的原则。但在这过程中排爆队员难免会与爆炸物品接触,增加了工作危险性。如果应用无人机在安检搜排爆中,相比传统方式,无人机有着无可比拟的几个优点。首先,无人机不像人工排爆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无人机可以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稳定工作,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也较小,可以应用于更丰富的场景。其次,无人机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地处理危险爆炸物品,人工处理难免会出些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无人机能够稳定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出现差错的概率,保护了排爆队员的安全。最后,无人机相比其它安检搜排爆的精密仪器来说,成本较小,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在警员远距离操控无人机的情况下,即便不幸在处置危险爆炸物品时出现了问题,发生了爆炸,也不会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较大损失,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风险。
总的来说,无人机相比于其它传统技术,具有重量轻、费用低、机动性高、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同等条件下,使用无人机技术能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减少出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又能克服恶劣的地理气候环境,到达警员徒步难以到达的地点去执行任务,并且安全可靠,可以及时回收。无人机在公安领域各方面的应用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发展空间,必将成为警用装备的空中利器,是公安机关必须深入研究和利用的一门重要技术。
四、无人机在公安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无人机在公安领域主要遇到以下的问题:
(一)无人机使用性能问题
无人机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现在市面上的无人机主要采用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长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想要无人机多功能化,就要减轻起飞重量,无法携带较重的大容量电池。这是无人机致命的短板,严重限制了无人机的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弱。目前主要使用900MHz、1.4GHz、2.4GHz无线电频段,其中1.4GHz主要作为数据通讯频段,2.4GHz主要作为图像传输频段。在公共无线电通信链路,尤其是同频段干扰很难避免,这是严重影响无人机正常运作的潜在威胁,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无人机监管保障问题
无人机监管保障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空域飞行混乱。由于国家对于警用驾驶航空器定位不够明确,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许多地方监管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不规范,申请报备无方向,审批流程很繁琐,造成无人机日常管理乱无章法。部分民警也缺乏安全执法、及时报备的意识,想使用无人机就使用,没有约束。二是涂装标识混乱。虽然公安部警务航空管理部门办公室专门针对无人机警用制式涂装标识出台了规范性文件,但是地方公安机关没有将该规范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标准的警用无人机涂装标识并未普及。这容易导致群众的误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三是维修保障不足。无人机是新兴产业,愿意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较少,而且保险价格也很昂贵,这会给无人机的使用带来后顾之忧。
(三)无人机适用法律问题
对于无人机的使用,公安部先后出台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暂行规定》、《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员培训及执照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但仍有缺漏。例如:警用无人机是否允许携带武器,尤其是致命性武器的合法性问题。无人机损坏或者坠毁的责任追究问题以及执法实践过程与法律法规不可避免的差别等。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使用无人机便会顾虑重重。
(四)无人机人才培养问题
警用无人机人才数量短缺且分布不均衡。警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高级培训,经基础培训并考试合格者颁发B类执照,经高级培训并考试合格者颁发A类执照。其中,持有A类执照者可担任相应机型的飞行教员。目前,我国持有A类执照者少之又少,严重短缺,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中,我国西北西南部贫困的山区和乡村甚至连接触无人机的机会都没有。此外,只有个别公安院校开展了无人机培训课程,大部分公安院校还是缺乏无人机专项课程。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分别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一)积极加强警企合作,引导企业深入研究无人机性能
由于公安机关本身科技研究力量并不是很强,所以公安部门可以积极与无人机生产研究单位合作,在科技强警战略的贯彻指引下,以互利共赢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企业的科技力量,研发各类能执行不同警务任务的无人机以及所配套的操作系统,不断提高无人机的性能,使无人机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
(二)正确定义警用无人机,加强无人机监管保障体系
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正确定义警用无人机,制定相关监管保障体系。推进公安机关与其他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制定专门的警用无人机的涂装标识,降低涂装标识价格,简化无人机审批手续和流程,明确使用无人机申请报备的主体和对象,明确无人机损坏或坠毁的责任体系以及后续维修保障的责任体系。
(三)完善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
只有依法规范使用无人机,才能保障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能避免群众对警方的误会,保护警员的合法权利,减少警员使用无人机的重重顾虑。也能避免发生事故后责任纠缠不清。所以完善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是重中之重,必须要严格贯彻落实。
(四)建设专门科研训练无人机的机构,教、学、研一体化
面对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光着眼面前,公安院校聘请无人机驾驶飞行教员在校内开展课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放眼将来,把握住无人机将快速发展并成为警用装备的中坚力量的趋势,建设专门科研训练无人机的机构,从普通预备警员中选拔出无人机驾驶员,同时也承担无人机性能提升、功能开发等科研工作,形成完整的机构体系。最终打造出教、学、研一体化的人才队伍。
五、无人机在公安领域的发展趋势
立足于实际,放眼警用无人机未来,将会有高度智能化、多功能化和与公安业务系统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高度智能化
目前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还较低,控制驾驶无人机还需要人工操作,这就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将来无人机应向智能化方向深入拓展,未来的无人机应发展成为无需时时刻刻的人工操控,能独立飞行,遇到危险情景时能及时自主地做出应对措施,一位无人机驾驶员可以同时操纵数架无人机完成相同或者不同的任务,两架或数架无人机之间也能互相连通,制定出最合理的方案,协同完成任务。
(二)多功能化
现在的无人机一般在执行特定的任务情况只能携带某种功能的设备,待任务完成后再将设备取下换上下一次任务需要的设备,但这样会浪费很多人力、物理和时间。在实际情况下,有时候出警时间非常紧张,可能一个任务还没完成另一个任务就接踵而至,这时再繁琐地换特定设备就显然不太可能。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出警情况,未来的无人机应更加多功能化,一架无人机可以同时搭载多个不同功能的设备。无人机电池也应探索如何在更小的体积内存储更多的电量,提高无人机续航能力,为无人机多功能化提供条件。
(三)与公安业务系统深度融合
目前,无人机在公安领域的使用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装备,与公安业务系统严重脱节,并没有利用起无人机的潜在价值。未来的无人机应与公安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与后端指挥中心衔接起来,将无人机快速侦查搜集信息的优势转化为快速正确的决策处置优势,直接有效地提高公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结束语
在科技强警战略的引领,大数据时代潮流的推进下,在公安领域的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在警力资源逐渐匮乏,警务工作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无人机已经逐步成为公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力量,在公安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和潜力。相信在不断的研究发展下,无人机必将成为公安领域的空中利器。
作者单位:郁蔡憬 赵茗晶 江苏警官学院
参 考 文 献
[1]王英松.新时代我国公安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
[2]李玉涛.警用无人机在安检排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公安教育,2021.
[3]丁建伟.移动新警务视阈下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1.
[4]崔华盾,公安院校警用无人机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
[5]武連全,邹清龙.警用无人机执法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1.
[6]尚杨,刘润南,文雯.警用无人机实际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