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志军,李 静,马亨曼,全守东
(1.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4;3.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99)
川崎病亦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属于后天性心脏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是一种全身血管炎症,在5岁以下儿童中多发,且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1-4]。川崎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其主要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进而引发冠状动脉损伤,出现一系列并发疾病,如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心脏瓣膜病变等[5-6]。若不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将导致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失效或病情持续进展,不利于其预后[7-8]。对于川崎病患儿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变,现阶段缺乏具有较好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指标进行预测,多通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导致无法有效判断患儿的疾病进展[9]。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一种血管标志物,通常用于反映心脏功能,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10]。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属于急性负时相蛋白,常用于评价机体炎症反应[1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通过肝细胞合成,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后该水平迅速上升,能够作为反应机体炎症的标志物[12]。目前关于NT-proBNP、PA及CRP水平在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9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与血清NT-proBNP、PA、CR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 将2018—2021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变分为A组(49例,发生心血管病变)和B组(43例,未发生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及心脏受累。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3];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④无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⑤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⑥无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③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④合并慢性胃肠道疾病;⑤合并营养不良。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审查标准。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在所有患儿入院当天抽取其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低温环境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RP水平(试剂盒批号:201811408、201911523、20190357、20201728,上海欣奥盛公司生产)和NT-proBNP水平(试剂盒批号:20181004、20190422、20200628、20210106,河北国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PA水平(试剂盒批号:118274、182703、182937、192638,豪迈生物公司)。所有检测均由同一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②分析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与NT-proBNP、PA、CRP水平的相关性;③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2.1 三组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比较 见表2。三组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血清NT-proBNP、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组高于B组(均P<0.05)。A组和B组血清PA水平低于对照组,且A组低于B组(均P<0.05)。
表2 三组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比较
2.2 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与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相关性分析 见表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与血清NT-proBNP、CRP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PA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
表3 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与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的相关性
2.3 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见表4。以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变为因变量,以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PA水平是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表4 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川崎病是近年来小儿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与遗传、炎症、感染等有关[14-16]。该疾病对中小动脉影响最为显著,尤其是冠状动脉,受损后若未及时诊断及对症治疗,将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病变,患儿的易感性明显上升[17]。目前,川崎病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故对其进行早期诊治是患儿预后良好的关键[18]。红细胞沉降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是公认的炎性指标[19-20],但均缺乏较好的特异性。另外,目前临床主要依靠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变进行评估[21],因此寻求特异性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B组血清NT-proBNP、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组高于B组;A组和B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组低于B组。NT-proBNP属于肽类物质,多通过心室合成,其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在人体中含量一般较为稳定,但当心肌异常时表达量明显上升[22]。对于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川崎病患儿来说,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故可以将NT-proBNP作为评价心血管疾病是否发生的有效依据。PA是必需氨基酸构成的一种蛋白,其表达量多与机体营养水平有关[23]。PA具备胸腺素样活性,故其消耗的同时对淋巴细胞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发挥免疫应答的作用,故患儿的机体炎症反应越严重,血清PA的表达量越低。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通过肝细胞合成并分解,若患儿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则CRP的表达量显著上升[24]。CRP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对外来病原体产生作用,在川崎病患儿中CRP水平的提高可能与激活的巨噬细胞及NK细胞大量释放炎性因子促进了肝细胞合成CRP有关。
另外,本研究发现,血清NT-proBNP、CRP水平均与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呈正相关,血清PA水平与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呈负相关。在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PA水平为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当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时,预示心血管受损,促进心室合成NT-proBNP,而大量NT-proBNP生成代表患儿心脏功能进一步异常。除此之外,血清NT-proBNP浓度较高且稳定性高,能够很好地在临床检测中应用。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川崎病患儿处于炎症反应加重的状态,导致PA的消耗量更大,加之PA的半衰期较短[25],故更能够作为预测川崎病患儿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与血清NT-proBNP、PA及CRP水平有关。血清NT-proBNP及CRP水平升高与PA水平降低提示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上升。另外,血清NT-proBNP与PA水平可作为判断川崎病患儿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变的血清血指标,对于预测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数量有限,为单纯的回顾性分析,缺乏一定的实验前瞻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针对以上不足进行改进,以使研究的结果更具备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