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1年高邮市中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2022-06-11 00:50丁琰吴代彬沈慧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生育期小麦品种

丁琰 吴代彬 沈慧

(1高邮市农业农村局,高邮 225600;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323)

江苏省高邮市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非常适合红皮中筋小麦种植[1-3],据统计,高邮市的中筋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23 333.33 hm2左右,种植品种以“扬辐麦4号”为主。为推进高邮市中筋小麦品种升级,促进当地中筋小麦生产的长期稳定,笔者于2020年秋播期间,引进4个中筋小麦新品种,以“扬辐麦4号”为对照,开展了相关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高邮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中筋小麦品种。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高邮市卸甲镇周邶墩村一农户的承包田块内进行,试验田块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质为黏土,地力中等偏上,肥力均匀。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水稻“南粳9108”,于2020年5月28日播种,6月18日插秧机移栽,11月2日收割,每667 m2平均产量为713.3 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小麦品种共5个,均为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的中筋小麦品种,分别为“扬辐麦4号”“苏麦11”“扬麦30”“国红6号”“扬麦25”,品种信息见表1。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扬辐麦4号”为对照品种,每处理重复2次,每小区面积为100 m2,随机排列。

表1 供试中筋小麦品种的信息

1.3 试验经过

5个中筋小麦品种均于2020年11月5日人工撒播,每667 m2播种量为12.5 kg。

施肥情况:小麦全生育期合计每667 m2施纯氮16.25 kg,其中,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5-15-15)40 kg,苗肥于小麦1叶1心期每667 m2施尿素5 kg,壮蘖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拔节孕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复合肥(NP-K=15-15-15)15 kg。

化学防治:试验期间,杂草防除2次,即在小麦播种后用苄嘧·异丙隆进行封闭化除,在春季用炔草酯进行化除;病害防治4次,即于3月上中旬用苯甲·丙环唑、己唑醇防治纹枯病2次,于4月中旬防治赤霉病及白粉病2次(第1次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 mL+7.5%高氯啶30 g,第2次每667 m2用30%唑醚戊唑醇40 mL+70%吡虫啉 5 g)。

1.4 调查项目

试验期间,对5个中筋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节间长度及高度、产量、产量结构、综合抗性等指标进行调查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2可知,“国红6号”“扬辐麦4号”的拔节期较早,分别为3月15日、3月16日;其他3个中筋小麦品种的拔节期较晚,为3月18日—19日。“国红6号”“扬辐麦4号”的抽穗期较早,均为4月14日;“苏麦11”的抽穗期最晚,为4月17日。“国红6号”的成熟期最早,为6月1日;其次是“扬辐麦4号”,成熟期为6月2日;“苏麦11”的成熟期最晚,为6月4日。“国红6号”的全生育期最短,为208d;“苏麦11”的全生育期最长,为211 d。

表2 不同中筋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比较

2.2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3可知,“国红6号”的产量最高,每667 m2实际产量为486.40 kg;其次是“扬麦25”,每667 m2实际产量为452.30 kg;“苏麦11”的产量最低,每667 m2实际产量为408.50 kg。“国红6号”的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多,达28.43万穗;“扬麦25”的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少,为22.53万穗。“扬麦25”的每穗粒数最多,为50.6粒;“扬辐麦4号”的每穗粒数最少,为42.71粒。“扬辐麦4号”的千粒重最重,为43.40 g;“苏麦11”的千粒重最轻,为40.25 g。

表3 不同中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结构比较

2.3 节间长度及株高

由表4可知,“苏麦11”的基部节间长度最长,为2.8 cm;“扬麦25”的基部节间长度最短,为1.1 cm。“扬麦30”的穗长最长,为12.8 cm;“苏麦11”的穗长最短,为10.4 cm。“国红6号”的植株最高,株高为85.9 cm;“扬麦25”的植株最矮,株高为76.6 cm。

表4 不同中筋小麦品种的节间长度及株高比较(单位:cm)

2.4 综合抗性

由表5可知,本试验期间,小麦在越冬期遭遇两次低温寒潮(2020年12月29日—31日平均温度为-5 ℃,最低温度为-7.5 ℃;2021年1月7日—10日平均温度为-4 ℃,最低温度为-9.5 ℃),虽然许多小麦田的冻害发生严重,但5个中筋小麦品种的抗冻性都较强,经越冬期调查,“扬麦25”“苏麦11”的冻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其他3个中筋小麦品种的冻害发生程度均为偏轻。2021年高邮市小麦病害总体属偏重发生,但5个中筋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都较强,经调查,纹枯病,仅“扬麦30”为零星发生,其他中筋小麦品种均未发生;白粉病,“苏麦11”“扬辐麦4号”均为重发生,“扬麦25”为轻发生,其他中筋小麦品种均为未发生;赤霉病,仅“国红6号”为未发生,其他中筋小麦品种均为零星发生,但5个中筋小麦品种均未有茎腐发生;锈病,5个中筋小麦品种均为未发生。

表5 不同中筋小麦品种的综合抗性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5个中筋小麦品种均适合高邮市的种植环境和条件。其中,“国红6号”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486.4 kg,其次为“扬麦25”,每667 m2产量为452.3 kg,这两个品种在高邮市种植的产量潜力较大;“国红6号”的成熟期最早,全生育期仅为208 d,其次为“扬麦25”“扬麦30”,全生育期为210 d;“扬辐麦4号”作为当地主栽品种,稳产丰产性仍较好。因此,在高邮市中筋小麦生产上,仍可以“扬辐麦4号”为主栽品种,再搭配种植“扬麦25”“国红6号”。值得注意的是,“扬麦25”不抗小麦黄花叶病,该品种种植时需避开小麦黄花叶病的老病区。

猜你喜欢
全生育期小麦品种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这小狗是啥品种?”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