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婷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能在思想上注重学科渗透。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参与,充分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与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科渗透;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要能及时地转变应试教学理念,深入研读结合教材内容,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将科学课上出科学味,注重学科渗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方法探究。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小组合作被滥用
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较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对于学生合作探究的品质形成大有裨益,但走进一线课堂,教师在小组合作的策略上浅尝辄止,无论问题大小,一个问题提出马上就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当然,就小组合作探究的本身并没有问题,而就科学教学来说,其教学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也有学生个人的观察、操作,教师演示实验,生活体验探索等。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时,要能分析使用的时机、方法、策略,否则科学课课堂呈现出另一种单一。
(二)科学思维力缺失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常识,并不是仅仅让学生经历过程而没有结论,也不是经历活动简单地获得结论就算是教学的结束。科学探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它是通过实证、通过逻辑推理,有理有据地得出一个结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结论往往是直观的。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这样的结论才有理有据,达到科学教学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在观察实验活动中,教师设计的观察记录比较简单,有的观察分析缺少批判性思维,学生往往不需要深度思考,简单提取就能得到答案,科学课堂缺失思维的强度。
(三)非科学的东西充斥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凸显科学教学的特点,科学课堂有着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那种漫无目的的猜想,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有些教师会把科学精神当做是一种说教,歪曲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也有些教师会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把观察课上成了美术课,过分地去追求绘图色彩、线条。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由于不少科學课是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代的,非专业教师在实验活动中往往存在动手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对常用仪器、药品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清楚。甚至来不及在课前试做实验,往往即将上课了,才匆忙到仪器室领取器材。也有的教师直接是照本宣科,让学生背诵大量的科学知识点,至于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则是被忽视的。
因此,教师不仅要能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科学知识,还要能准确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实践能力。能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知识的储备情况等方面,把握好教学的尺度。让科学课穿上现实生活情境的“外衣”,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实践。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科学《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时,教师就应该放手给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寻找测量的对象:书本、课桌、讲桌等身边熟悉的物体。教师还要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合理化地进行分组。同时,为了保证实践操作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明确成员的具体分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真正扎实地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会存在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有偏差的现象。有些教师只满足于学生动起来就行,至于怎么动、动的效果如何都无所谓。对学生的行为一味地肯定,不敢批评,致使学生胆子越来越大,由暗地摆弄变为公开玩耍,由小声议论变为大声喧哗,从而导致课堂秩序的失控。因此,教师要将表面上热热闹闹的科学课,上得扎实而有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设计我们的小船》时,本课将围绕设计“我们的小船”展开,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归纳和总结,又是进步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探究中一些动手“造船”的经验,但要把想象变为实际的作品,要面对的困难是很多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去设计“我们的小船”,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支架,组织学生优化和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让学生知道本堂课有十分明确的任务要求,即载重量达到200g,有自己的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1米远的目的地,还提供了各种材料的参考价各表,让学生在设计之初就能关注小船的造价,树立成本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同时,教师还要能引导学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如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并对学生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即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等等。这样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图示结构、经费预算、充分讨论等学习环节,不断优化小船的设计,力争用最少的经费制造出理想的小船。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开展教学活动。懂得固本强基,褪尽浮华,让科学课堂蕴藏平实之美、沐浴原生之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习得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立光.新课标基础上小学科学课程的概念构建及其教学价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12期.
[2]张璐.石曙东.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