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迎来巨大机会,中国市场对外资机构呈现欢迎姿态,外资私募证券基金在中国发展迎来新契机。外资私募基金行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亦在加快,外资进入中国私募正当时。同时,私募证券基金业务从设立至运营有特定的复杂性,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提前进行筹划。
中国正逐步地、渐进地推动资本市场开放,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充足的途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基金管理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崭露头角。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金融业持续开放,以及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展示的强大韧性,近年来,外资私募对中国市场投资信心增强,投资渠道也逐渐拓宽,私募证券基金增长迅速。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报告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数据,系统地梳理了外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的监管政策背景、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设立规定。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
中国担任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最耀眼的新兴经济体绽放出蓬勃的经济活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担任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1年48.8万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8.49%,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贸易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成为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国家,GDP同比增长2.3%,占据全世界GDP的17.4%。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全年GDP为1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比重有较大提升空间,多元化资产配置潜力巨大
从总量上来看,居民理财需求的增长将会给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共有14.4亿人口。在GDP与人口共同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亦有稳步提升。从2013年至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万元逐渐增长至3.22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41%(见图1)。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均居民储蓄率近30%,为个人财富管理的市场带来旺盛的理财需求。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部门总财富为574.9万亿元,近1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38%。其中,居民金融资产(不含房地产)的占比也从2010年的51%快速上升到了2020年的57%。可见,中国居民目前金融资产的比重正在迅速上升。从结构上来看,中国居民财富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拥有很大潜力,多资产配置的需求将进一步使得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差异化服务質量提升。在中国居民的财富配置中,风险资产的配置依然不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居民在金融资产中,现金、定期存款和低风险的银行理财等金融资产占比达65.7%,金融资产中的风险资产占比依然非常低。
中国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新生机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责任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规模仍处于起步加速阶段,空间非常广阔。ESG责任投资理念强调选择在环境、社会以及治理方面表现优秀的企业为投资对象,从而获得稳定收益。根据联合国责任投资准则(UNPRI)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其覆盖机构的全球管理资产规模已超过120万亿美元。据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数据显示,就信贷、基金、债券而言,中国市场总和规模约为13.6万亿元,与欧美市场同时期15万亿美元量级还相差较远。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达11.55万亿元、泛ESG公募证券基金规模为1209.72亿元、绿色债券达1.16万亿元、社会债券达7827.76亿元。
中国私募基金市场现状
中国私募基金市场概况
私募基金向特定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以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私募基金投资者多为机构投资者或富有的个人投资者,需要严格遵守合格投资者制度,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相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监管规则相对宽松、投资策略更加灵活。在运营私募基金时,基金管理人更加关注绝对收益与超额回报,注重为投资人带来稳健的持续收益。
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始终保持正向发展,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热情高涨。截至2021年三季度,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中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共11万只,总规模达到19万亿元(见图2)。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主要投资在证券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上公开交易的证券的基金。区别于主要在一级市场投资的股权、创投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标的集中在二级市场。目前中国私募市场中,股权、创投私募基金市场占比较大,然而证券投资基金势头强劲,发展极其迅速,在私募基金市场中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规模增幅大幅领先股权、创投私募基金。
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市场概况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在规范稳定的节奏下高速发展,近4年来存量在8900家左右,每年新增登记管理人的数目保持在400家上下。在基金管理人数量稳定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提升。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近两年成长尤其迅速,两年来市场规模增幅超过70%。截至2021年三季度,中国现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数量超过7万只,总规模超过6万亿元(见图3)。
从长期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始终跑赢大盘指数,但在近年与公募基金的对比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业绩优势。根据截至2020年末的数据分析,在2018年以前,股票类私募基金收益率明显高于股票类公募基金和大盘指数,但在2018—2020年三年中,股票类公募基金业绩表现极佳,股票类私募基金业绩收益优势有所减弱,但仍然相对大盘指数占优,在三年样本中超过万得全A指数6.57%(见图4)。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可根据主要投资策略分为以下類别:股票策略、债券策略、多策略、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FOF/MOM)策略、市场中性策略、宏观对冲策略等。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中股票策略占据明显的主流位置,截至2020年末,市场规模占比达78.33%,其中债券策略占5.00%,多策略和FOF/MOM位居第三、四,分别占3.34%和3.08%(见图5)。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法人机构、私募基金、私募管理人及员工跟投、非法人机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等。在中国市场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所投金额截至2020年末占比达42.10%。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估算,若追溯图示投资者结构中“私募基金”和“其他投资者”中的各类金融产品至最终投资者,个人高净值客户所投金额总占比超过50%(见图6)。
中国私募基金的监管法律法规
中国市场私募基金主要受证监会行政监管管理,以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制自律管理。证监会不对私募基金进行注册审批,而对私募基金运营合规性进行持续性监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私募基金应向协会申请办理备案。基金业协会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同时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多以公司制或有限合伙制成立。以公司制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基础,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数量不超过50人。以有限合伙制成立基金管理企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为基础,企业应至少拥有一名普通合伙人,2名以上、50名以下有限合伙人。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私募公司需要在协会进行备案。注册私募公司聘请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并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上申请登记备案后,如审核通过,则备案成功,企业获得了私募营业牌照。在协会备案成功的企业会在协会官网上进行公示,同时根据协会规定进行信息报送、披露和其他自律管理(见图7)。
外资私募基金中国市场现状
QFII/RQFII/沪深港通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简称QFII)要求外国投资者若要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必须得到该国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后汇入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专门账户投资中国证券市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简称RQFII)可运用境外人民币资金在批准额度内进行中国证券投资。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宣布,决定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
根据万得(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已有476家境外机构登记。根据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统计,QFII机构持股总市值达2596.17亿元人民币,持有市值前十家QFII机构见表1。
沪深港通制度是上海和深圳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沪深港通制度开通以来,海外北向资金持续流入中国。
中国外资私募基金市场发展概况
近年来,中国私募市场整体发展良好,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持续上升,布局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12月,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355家,其中外商独资233家,中外合资118家,中外合作4家。2021年,登记基金管理人共增加43家,同比增长13.8%。现有外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274家,外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57家,其中包括37家外商独资、17家中外合资、3家中外合作,现有证券投资基金备案产品743只,市场整体稳步发展。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下,外资企业不断加速布局中国A股市场,对A股资产的投资价值表现出了明显的关注。自2016年以来外资市值占比逐年升高,在近两年中逐渐趋缓,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外资持续稳定地流入中国A股市场,丰富了中国A股市场持股结构,为中国A股市场多样性成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外资在中国A股市场共持股1072亿股,累计市值共28884.14亿元,占流通A股的3.96%(见图8)。
持股结构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外资在工业、信息技术行业持股市值分别为5870.21亿元、4778.59亿元,与2020年数据(工业行业持股市值3558.86亿元,信息技术行业持股市值3003.97亿元)相比分别增长65%、59%。目前工业行业在外资总体持股市值中占比达20.32%,位居第一。
中国外资私募基金相关监管法规
2002年6月,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规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3。同期,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规定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33%,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三年内,持股比例不超过49%,并规定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应满足实收资本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的等值自由兑换货币。
2012年10月,证监会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过49%。2015年,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从事境内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此后,2016年6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并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2018年4月,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外资由参股转为控股,可以控制合资公司经营活动,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明确外资私募实际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明确外资私募基金投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标准,为外资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资经理开设英文从业资格考试,放开外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限制。2020年3月,证监会明确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此规定发布以来,中国正式开放设立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产品
外资私募管理人现状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12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共57家。其中,不乏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意大利等多国的顶尖全球投资管理公司,例如富达利泰、富敦、英仕曼、瑞银、景顺纵横、安本、施罗德、贝莱德、桥水、元胜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方面,目前有10家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规模超过10亿元,登记的管理规模为0~5亿元的居多,共45家,占比为79%,头部效应显著。表2展示了管理规模超10亿元的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
在注册地选择上,中国市场私募企业多集中在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在这三个城市注册的私募企业合计占比超过总数的60%。外资私募企业的注册地选择高度集中在上海,在外商独资的私募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选择在上海注册。上海已成为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最佳、金融机构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发展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外资入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上海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600余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1/3。
外资私募基金产品现状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外資管理人私募基金共备案2095只,包含受托管理类1995只,顾问管理类99只,正在运行的外资基金产品共有1190只。基金类型方面,股权投资基金共有820只(39%),私募证券投资基金743只(35%),创业投资基金225只(11%),其他私募投资基金207只(10%)(见图9)。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方面,在已备案的743只基金中,正在运行的有307只,381只提前清算。其中735只以人民币现钞结算,占比98.92%,仅有7只以美元现汇结算,一只为多币种。2021年共新增93只,同比增长14.31%。
产品收益方面,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2021年外资私募中仅有7家外资私募披露了业绩,其中东亚联丰投资、毕盛投资、路博迈投资3家外资私募年内最高收益超过30%。外资私募证券发行的基金产品策略灵活,品类多样,策略包括股票多头、多因子、商品交易顾问(CTA)、市场中性、事件驱动、宏观策略、FOF组合基金、多策略等。其产品主题丰富,资产种类齐全。
私募证券基金的运营模式及实操要点
随着中国金融及资本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及国际化,外商独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范围也在进一步拓展。很多国际性私募基金管理人注目中国市场并打算成立实体公司,以便在国内开展业务。私募证券基金业务在实操层面有特定的复杂性,须考虑设立形式、名称要求、注册地址、注册资本、人员及管理架构、外汇管理要求、设立流程及税务要点等。
设立形式
很多外资资产管理机构会利用外商独资企业(WFOE)的形式,设立WFOE PFM,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要注意的是设立WFOE PFM需要获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准许,再向有关政府机关提出设立与核发营业执照申请。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主要组织形式为公司型,而私募证券基金主要采用契约型的组织形式,少数为公司型与合伙型,三者简要介绍如表3所示。
名称要求
成立WFOE PFM的第一步需要以投资方的名义在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监局”)的网上登记系统进行名称核准,企业名称必须是以中文书写,当中不能包含外语、符号或数字。名称的组成必须含有注册地信息(例如上海、北京),如果公司名称不含地区或采用“中国”,企业需要满足相关条件,例如符合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相关业务内容、海外投资方的资质等。此外,如果所选的企业名称被现有已登记的公司正在采用,名称核准便不会被通过,所以一般建议投资方预选一些合适的名称/字号作为备用。另外,一般基金成立的企业主体名称中会含有“投资”“基金”“投资管理”等字样,向市监局提交申请前,需要先取得金融办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准许意见。
注册地址
根据现有公司法规定,企业必须有一个实体地址作注册之用,故此成立WFOE PFM也须符合有关要求。在企业的登记注册过程当中,有关房产证、房屋用途文件以及业主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都需要提交至市监局审阅。随着各地经济活动迅速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提供各样优惠措施以吸引基金与投资者进驻和落户,其中有税收优惠政策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是指某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基金业务在当地的发展,对符合资格的企业提供优惠税率甚至税务减免,当中可能包括企业所得税或者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最常见的是各地政府对于某些基金实体提供办公室房租补贴和落户奖励,一些是按比例、按时间分期发放,也有一次性补贴。另外,有些地方会对基金行业人才提供奖励,例如个人所得税优惠、户口迁移政策、购房或租房补贴等。凭借配套设施与扶持政策,金融小镇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入驻的选择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百余家金融小镇。
注册资本
现行规定并没有对于企业的注册资本设置最低金额。同样地,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册资本也没有设定金额要求,但一般都会按照之前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设立的资金要求,设定为不少于2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若私募基金管理人实缴出资低于注册资本的25%或低于人民币100万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将在公示时以“特别提示”的方式予以标注。另外,私募基金管理人应根据运营情况做出资金需求评估,这是因为企业需要负担房租、员工薪金及其他开销。如果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可能需要向市监局申请增资,可能涉及修改章程及一系列备案手续,之后,需要通过银行向外汇管理局完成备案手续,注册资本才可以入账。依据经验,需要至少一个月时间新增的注册资本才可以到位及使用。因此,我们建议投资方提前规划现金流需要,其他收入来源的预算,帮助拟定注册资本的金额。
人员管理架构
WFOE PFM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合规/风控负责人等,高管人员应当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法定代表人及高管需要通过指定考试,拥有相关行业经验。此外,2021年9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再次重申,申请WFOE PFM登记的机构员工总人数不应低于5人,且其一般员工不得兼职。
结语
从中国市场基础来看,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居民财富总量提升,未来投资需求空间还会越发广阔。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同时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导致大量房地产资金流入权益市场,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迎来巨大机会。
从中国私募行业对外开放程度来看,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外资可投资渠道拓宽,投资比例限制不断放松,表明中国市场对外资机构呈现欢迎姿态,外资私募证券基金在中国发展迎来新契机。
从中国证券市场来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股票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可以容纳大规模的资金。并且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中国证券市场较容易获得超额阿尔法(Alpha)收益。当前,中国私募行业上升发展趋势受到各界瞩目,竞争逐步加剧。不过整个市场竞争格局未定,梯队分化暂不稳固。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等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更迭,导致行业中优胜劣汰、后来居上的现象不断上演。外资在金融实践经验、资产配置、风险管理、金融工具、算法模型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外资私募基金行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亦在加快,外资进入中国私募正当时。同时,私募证券基金业务从设立至运营有特定的复杂性,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提前进行筹划。
(吴辉航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游旭挺为卓佳中国首席运营官,殷子涵、王艺熹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初级研究专员。本文编辑/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