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对两地再保险中心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提出香港和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良性竞合中实现双赢,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两地既要取长补短,更要发挥比较优势,铸长长板,共同打造为我国再保险发展的两翼,提高我国再保险在全球的话语权与定价权。
2021年3月17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9),上海和香港分列全球第三、第四位。纵观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无一不是再保险中心,可见再保险的地位与功能。上海与香港作为我国两大核心金融中心,在建设再保险中心过程中,是一种竞合关系,而非零和博弈,应共同围绕提升我国金融国际定价权、话语权和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目标,立足自然禀赋和自身优势,差异化定位,协同性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竞合关系,共同成长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两地保险及再保险市场比较
香港地区保险及再保险市场现状
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1年9月30日,香港共有165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91家经营一般业务,54家经营长期业务,19家经营综合业务及1家经营特定目的业务;共有2182家持牌保险代理机构,88328名持牌个人保险代理,以及26223名持牌业务代表(代理)。此外,共有820家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和11507名持牌业务代表(经纪)。
从市场规模看,在2020年,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总额增加2.5%至5813亿港元(分出再保险保费194亿港元)。香港离岸业务的规模难以确定,以再保险市场为例,官方仅统计在香港承保的临分业务以及至少25%的标的风险源自香港的合约再保险业务,标的风险不源自香港的业务不被统计。在分入再保险业务方面,2020年毛保费达156亿港元,净保费达92亿港元,承保利润达48亿港元。香港再保险市场的分入业务(Inwards Business)主要来源于中国内地、澳门和台湾,也有部分业务来自日本、韩国和亚洲其他地区。
上海保险及再保险市场现状
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1年9月底,上海有两家保险集团、41家保险法人机构、512家保险中介、7家再保险分公司和10家保险资管,特别是还有全国唯一的保险交易所,形成了中外并存、中外种类齐全、功能丰富、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保险机构体系。25家外资保险机构的数量是全国第一,包括劳合社、安联、安盛、美亚、东京等重要的国际保险机构在上海都设立了子公司或者分公司。
从市场规模看,2020年,上海辖内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186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09亿元,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356亿元。2020年,我国再保险市场分入业务总规模为2240亿元,其中上海地区机构分入621亿元。
从两地保险及再保险市场现状看,香港市场主体集聚度更高,市场规模更大,外向度更高,已经形成较明显的市场化、国际化优势;上海保险市场层次丰富,拥有创新型保险交易所,具有积聚配置大陆广阔保险资源的枢纽优势,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这为香港与上海差异化错位发展再保险中心,确定了基本的前提与基调。
两地再保险中心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香港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方面,一是良好的再保险发展生态环境。香港相对于区域内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于,拥有区域内最优的保险生态环境。作为世界级的金融、贸易和商业中心,香港拥有健全及国际推崇的法律制度,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既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自由贸易港,也是国际保险集团、亚洲区域总部所在地。当地政府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原则。拥有稳定而富有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该体系在一个精密而透明度高、合理及灵活变通的监管架构下有效地运作。拥有以“市场主导,政府促进”为原则的保险监管架构,对保险业诚信运营的关注备受国际推崇。保险监管机构会以国际标准为准则,定期回顾并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法律。
二是有力的再保险发展政策支持。香港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战略引导和支持,对于离岸保险业务给予税收优惠。从1998年4月1日起,香港专业再保险公司的离岸再保险业务及其投资收益被免征一半的公司所得税,离岸业务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8.25%,在岸业务为16.5%。为建设亚洲地区的专属自保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鼓励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为此,《保险公司条例》第41章给予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监管上的宽免。
三是依托内地腹地的再保险发展潜力巨大。在保险服务项目下,强化通往中国内地的再保险门户地位。香港特区政府与商务部于2014年12月18日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框架下签署《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自2015年3月1日起生效。协议的目的是率先在广东省基本实现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自由化。香港保险领域的新增开放措施包括:(一)鼓励广东保险公司以人民币结算分出部分风险给香港的保险或再保险公司;(二)鼓励香港的保险公司继续分出保险业务到内地(包括广东省)的再保险公司;(三)允许符合监管要求的广东保险公司在香港法律与监管要求的范围下委托香港保险公司在香港销售人民币保单。此外,就“商业存在”方面,香港的服务提供商在广东省可享受国民待遇,即除协议中列明的保留措施外,它们可享受与内地保险机构同等待遇。香港鄰近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预期中国内地的保险市场在未来数十年仍将会快速增长。香港凭借其有利位置和语言文化优势,依然面临重要发展机遇。香港已经成为内地航运险临分业务的中心,并且成为韩国临分业务的中心。
四是高度发达成熟的金融保险市场。香港保险业拥有超过170年历史,保险公司更具国际竞争力,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可为客户做出妥善的财富管理及投资选择。香港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投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比内地保险公司大,香港保险公司在世界各地均有投资回报潜力具大的项目,从而为客户赚取较高的回报。香港健全的法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的利益。香港《个人资料隐私条例》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对客户的资料绝对保密,所以购买香港人寿保险,隐私问题完全不必担心。香港保险是离岸资产保障的最佳途径。在香港,保险具备综合性财富管理、多元化财富增值方式,可以通过香港保单贷款、保费融资,灵活融资管理。5E8441A7-9B2C-4A71-9B58-37D0AC0EC7BF
相较于优势,香港建设再保险中心还存在以下劣势:一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目标客户上,香港采取了与伦敦不同的市场细分策略;在产品上采取了伦敦的追随策略。同时,在特殊(再)保险领域和非传统风险转移领域,香港的产品创新乏善可陈。二是核心技术不突出。无论是航运风险、新型风险、复杂风险、特殊风险、巨灾风险等保险技术还是非传统风险转移技术,香港原创性的核心技术都不突出,主要是通过引进专业化保险机构掌握核心技术,辅之对保险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三是社会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目前,香港由乱转治、重回正轨,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仍存在,特别是疫情严重,对再保险中心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方面,一是中央和省市合作文件的支持。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发挥上海保险交易所积极作用,打造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这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独特优势。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2021年10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两份重量级文件,为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
二是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增长。不同于其他国际再保险中心缺乏在岸业务而侧重发展离岸业务,我国規模巨大且稳健增长的保险市场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最大的基本盘。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高速发展,自2016年起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保险市场,且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具有成为全球第一大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伴随着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规模也逐步增长。
三是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撑。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是国内金融保险机构集成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保费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且仍具有较大发展潜能。周边日本和韩国分别是全球第三大和第七大保险市场,具有较高的向外分散保险风险的需求,是重要的潜在业务来源。同时,上海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为保险连接证券等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上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等金融创新机制也可以更好打通再保险资金国际结算通道。
四是先行先试的区位创新优势。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可以率先开展再保险改革创新的试点,对创新型高风险产品实施穿透式、全过程监管,兼顾创新发展和风险防范,为税收服务和跨境结算便利等相关政策实施提供抓手,增强制度供给能力,激发再保险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因此,相比其他地区,上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更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上海还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行业基础设施——上海保险交易所,可以从基础架构层面助推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
与国际已有再保险中心相比,上海在市场机制与结构、风险识别与定价、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是再保险交易市场规模偏小,市场成熟度不足。新加坡有29家专业再保险公司,香港共有18家专业再保险公司,而上海仅8家,再保险经营主体明显偏少,服务再保险业务的律师、会计师和精算师等中介服务机构数量也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聚集效应受限。究其原因,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以再保险跨境业务为例,目前境外500多家再保险机构以离岸方式参与我国再保险业务,我国每年分出到海外市场的再保险保费约700亿元,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这些经营中国业务的离岸机构既不受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国内也没有对其建立系统性的、强制的信用风险保证机制,导致在海外经营中国再保险业务的成本低于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经营成本。这种现状抑制了国内再保险机构的设立需求。部分海外再保险公司为了以更低成本经营中国业务,纷纷把亚洲总部设在毗邻的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
二是再保险承保能力偏弱。在非传统领域风险分散方面,仍然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提供风险分散和风险定价,特别是随着我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布局,对相关产业风险的保险和再保险需求快速上升,但国内再保险市场存在供给结构性不足,承保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再保险中心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从国际上看,再保险业务均免征增值税及营业税。同时,百慕大、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已有再保险中心均采用极具竞争力的离岸业务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来吸引国际机构和业务集聚,形成区域再保险中心。对比来看,我国在再保险领域税率仍然偏高,对再保险这种国际流动性较大的业务产生挤出效应。
两地差异化合作发展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议
香港和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良性竞合中实现双赢,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
一是差异化错位发展。香港要努力打造离岸人民币再保险中心,这样既可以促进香港、内地保险市场的互联互通,以及投融资资金的互融互通,也能够为“一带一路”大型基建项目提供专业的再保险服务。不同于其他国际再保险中心缺乏在岸业务而只能重点发展离岸业务,内地保险市场规模巨大且稳健增长的保险市场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最大的基本盘。要用好用足我国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这一基本盘,打造有效链接国内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同时,充分利用内地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特点,开展新型风险分散与管理创新,在保险与再保险产品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二是场内场外联动发展。香港的比较优势是高度发达的保险市场,市场主导性强,场外交易成熟、活跃、便利,金融、贸易等自由化、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投资能力出色,可以为再保险承保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撑,吸引全球保险的分入。上海的比较优势是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行业基础设施——保险交易所,可以利用场内交易的优势,逐步打造成为全球再保险登记清结算中心,并开展新型风险的再保险创新。香港努力建设为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再保险分入分出转接窗口,上海努力成为国际再保险分入承接枢纽和分出管理平台,实现两地的功能分工合作。
三是互助式合作发展。两地的优劣势也是彼此互补和合作的基础,香港可以支持上海提高再保险承保能力,在风险识别、定价等方面提供支持,利用与伦敦再保险市场的联系优势,推动上海再保险软实力的提升,为承接全国以及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夯实基础。上海可以进一步提高内地保险中心的作用,创新机制,与香港联手承接不断增长的内地再保险业务,并运用产业、科技等综合性优势,助推香港提高再保险核心技术。
四是全方位协同发展。无论是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还是全球经济中心正在转向亚太的大背景下,中国完全需要两个国际再保险中心。双方应联手开展国际化竞争,把伦敦、百慕大和新加坡作为共同的竞争对手。首先,应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交换双方再保险领域发展信息。其次,开展人才交流,不仅上海选派再保险人才到香港学习国际经验,香港也应该选派人才到上海了解内地发展的情况和需求。最后,业务合作,在一些重大再保险产品创新、重大分入分出业务中,双方可以成立项目组,共同开展。
总之,两地既要取长补短,更要发挥比较优势,铸长长板,共同打造为我国再保险发展的两翼,提高我国再保险在全球的话语权与定价权。
(周延礼为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本文编辑/秦婷)5E8441A7-9B2C-4A71-9B58-37D0AC0EC7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