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议题式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议题确定具有盲目性,不能围绕议题设计问题,问题的驱动力不足、生命力不强、育人价值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议题式教学不能引导学生步入开放的、活动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从而不能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必备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涵育核心素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总结出解决当前议题式教学突出问题的教学策略,即优化议题式教学中的问题,坚持问题设计主题化、活动化、情境化和生成化。
一、问题设计主题化
问题设计主题化就是要在议题统领下设计探究问题,让问题的探究、解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要确定有效的议题。北师大李晓东教授指出,“议题有别于话题、主题和问题,但与它们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话题是引入和表现议题式教学的‘时事’内容,主题是议题式教学承载的‘学科’内容,而问题则是议题式教学的主要呈现形式”。打破传统以框题为单位的课时教学设计,在大单元学习理念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学习设计。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时,笔者把一、二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以“哲学智慧助力,如何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为议题,在具体情境下巧妙地把价值导向、探究任务、学科内容等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突出了“议”的主题——意识的本质与作用,并将其置于“潍坊风筝”话题之中。
其次,要围绕议题设计主题化系列问题。围绕“哲学智慧助力,如何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这一议题,坚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原则,设计了三组问题:(1)什么是意识的本质?意识能动作用有何具体表现?(2)搜集意识产生的自然、社会历史证据,证明意识的产生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思考:风筝“飞天”的意识是怎样产生的?(3)分组调研潍坊风筝发展的成就与挑战,并为潍坊风筝发展献计献策。这些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取新知识,在探究问题中理解和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涵育科学精神和参与意识。
二、问题设计活动化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课程内容要求采用思维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即“课程内容活动化”。这意味着议题式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不是简单地罗列问题,而是在一定的情境、活动体验中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在分析、思考和探索学习中培养正确观念、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坚持问题设计活动化原则。
创设的活动一定是为探究问题服务的,融入探究问题的活动才有教学价值。在教学《把握思维的奥妙》时,第一课时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小组长上台展示,解读风筝创意。第一、二课时休息期间,各小组去室外进行风筝试飞,课上分享试飞感受,并分析试飞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实现了把探究问题置于鲜活的活动中,问题推动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有了实践体验,营造了浓厚的体验氛围,有利于学生以极大的热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收获学科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创设活动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可操作性,一旦脱离学生实际,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还会失去“议”的价值,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如一位年轻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二课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本地“十四五”发展规划,并阐述体现的经济学原理。这样的活动显然脱离学生实际,自然也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让课堂变得生涩无味,更谈不上理解知识、培育能力了。
三、问题设计情境化
《中国高考评价體系》明确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按照“以考定教”的原则,教学也要坚持问题设计情境化。
问题设计情境化,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化抽象的问题为具体的感性体验,在体验中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取新知。如在教学思想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一课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教师先抛出“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在哪儿”的问题,接着展示2020年疫情影响下,中美两国经济状况等比较数据,然后让学生探究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很容易从中美数据对比中体会到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优势所在。
教学情境与试题情境有相同点,也有不同。试题情境是为考试服务的,具有清晰的结构,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读情境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具体的学科任务。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从情境体验中归纳概括出新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简单地把试题情境当作教学情境。同时,要采取多样的展示形式,如播放视频、展示图表、表演情景剧等。
四、问题设计生成化
只有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才能持续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思维。
一是敢于使用课堂“留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如在教学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时,以2020年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迹创设情境,设计“请你从中选择一位你熟悉的英雄进行即兴演讲,谈谈他的事迹对青年一代有何意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有话可谈,课堂驱动力自然强劲,目标达成效果好。
二是善于捕捉课堂“意外”。叶澜教授讲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告诉我们不仅要预设课堂问题,更要有“生成”的意识,善于捕捉课堂“意外”,抓住真实丰富的现场生成,在原有问题基础上链接新问题,鼓励学生超越问题,创新思考。这样的“意外”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课堂在意外中变得更加精彩。如,在教学“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教师预设问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位学生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能占主体?可不可以占主体?”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行或者不行,而是追问该学生:“请你思考并回答公有制经济有何作用。”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得出了结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非公有制经济不可比拟和替代的。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只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