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对课堂导入进行有效设计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金钥匙,它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体现自身优势。性格开朗的教师可以采用活泼生动的导入方式,性格稳重的教师可以采用智慧思辨的导入方式,多才多艺的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才情打动学生。
其次,有效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框“关心国家发展”时,针对农村孩子,教师可以用乡村振兴的相关话题进行导入;针对城市孩子,教师就可以用城市变迁的相关内容进行导入。
最后,有效导入还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例如,讲授情感类内容时,导入时就可以多一些学生的经验分享或角色扮演,有利于引起学生共情;讲授与法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多采用经典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等等。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情感化融入
情感体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有利于搭建师生之间的互动桥梁,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多选择能够打动人、启发人、引导人的案例材料,多设计具有思辨性、启发性、诱导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时,教师可以结合时政熱点,设计思辨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衔接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在有效把握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与学生有关的生活化素材组织教学,实现学生原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并组织学生分享战胜挫折的喜悦。再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公平正义的价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公平或不公平的事情,了解那些正义或非正义的现象,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采取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四、对教学手段进行综合化运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支撑。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了知识传授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法治短片,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给学生安排课前任务、推送微课视频,着重突破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不过,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要将“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的理念贯穿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始终。
总之,作为初中阶段立德树人的基础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作用,落实育人成效,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构建和谐多样的课堂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