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师学习力现状调查与提升建议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2022-06-10 08:33:18吴举宏
关键词:生物学问卷教师

吴举宏

一、研究背景

随着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出台,其以宏观与系统的素养水平驱动我国各学科课程教学的实践操作,也为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明确了方向。目前,国内对于学生学业质量的理论思辨、实施调查与学科测评等方面均已有相关研究,却少见影响学生学业质量因素的研究。实则,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研究者就已经将研究目光投向该领域。直至20世纪80年代,更多国家关注教育的效能及其影响要素,一时间产生了众多预测学习成果(学业质量或水平)的模型。如贝纳和米尔(Byrnes &Miler)的“机会—潜能模型”,把影响学习成果的要素划分为学习机会要素、学习潜能要素和末端要素等;麦基尔拉斯和休伊特(Mcllrath & Huitt)的“教—学过程模型”对教与学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1]。不同学习模型的侧重点可能各不相同,但所有模型中均强调教师行为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学习力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内在认同与学生的学习力发展[2]。正因如此,研究者将“教师学习力”作为江苏省生物学科学业质量监测的专项调研主题,旨在以江苏省为例明晰初中生物学教师的学习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

教师学习力现状调查的前提在于厘清学习力的结构要素,以便依据核心要素分解维度,进行问卷编制与现状调研。“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佛瑞斯特(Jay Forrester)于1965年在《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一文中提出[3]。英国学者Mc Gettrick参照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学习的结构模型:学习是学习意愿、学习结果两条链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意愿包括学习态度、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等,学习结果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等[4]。日本的稻叶宏雄认为学(习)力应规定为认知要素、技能的习熟和情意要素的复合体[5]。克莱斯顿(Claxton)提出了经典的学习力4R模型,即包含顺应力(Resilience)、策应力(Resourcefulness)、反 省 力(Reflection)和互惠力(Relationships)四个要素。克瑞克(Crick)提炼了构成学习力的七要素:变化中学习、关键好奇心、创造性、意义形成、学习互惠、策略意识和顺应力[6]。美国柯比(Kirby)教授则认为学习力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个综合体。综合以上的研究不难发现,学习力比学习能力的范畴更广,其不仅注重个体学习的过程要素,更迈向了复合体的转变,强调个体在学习系统中的动力机制、操作反思与协同创生等。

国内对于学习力研究的起步则相对较晚,现列举代表性的构成要素分析如下:高志敏认为学习力由原发层面(学习意志、动机、兴趣、毅力等)、内化层面(智力、思维力、理解力、分析力等)与外化层面(适应力、应用力、创新力等)等三个层面构成[7]。崔振成认为,教师学习力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反思力、接纳力、探究力和生成力四个部分[8]。陈满林认为,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等要素。裴娣娜提出“学习力的三层次六要素”模型:第一层次为人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第二层次为实现人的发展两个基本路径,包括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第三层次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即批判与创新[9]。由此可见,国内学习力的研究者也偏向于从宏观层面进行解释。然而,对于教师学习力测评的实证研究却较为少见,仅皇甫倩等[10]与李宝敏等[11]进行了中小学在职教师的测评,且缺乏对于某特定学段、学科教师的学习力调查的实证研究。基于此,笔者进行了初中生物学教师学习力现状调研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问卷设计与调研

本研究借鉴了上述学习力分解的重要研究成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降维思想,对学习力要素进行专家、教师访谈和征集,按照其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结合专题调研的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将教师学习力构成要素确定为学习环境、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为保证教师问卷回答的真实准确,研究者还设计了相应的学生问卷用于教师问卷结果的佐证与补充。学生问卷的一级维度共2个、二级维度共5个。教师和学生问卷的各二级指标调查一般包含5个问题,所有问题都指向教师学习力现状探查,具体指标与题项数量见表1。为了确保问题设计具有全面性、典型性与可操作性,问卷广泛征求了一线教师的意见,并于江苏省组织实施的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中进行。全省13个设区市共有1 051所学校参与调研,共计回收4 664名生物学教师与47 940名学生的问卷。

表1.教师学习力现状调查问卷框架

(二)信效度检验

信度又称可靠度,常用Cronbach′s α来表示信度系数,其越接近1,则说明测量工具的可信程度越大[12]。研究者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补充问卷数据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验,发现问卷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88和0.942,接近于1,说明调查问卷整体上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教师调查问卷四个维度α系数值分别为0.967、0.970、0.979、0.962,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9。可见,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KMO度量值分别为0.988和0.960,均大于0.9,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强,非常合适因子分析[12]。紧接着,采用SPSS 22.0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的阈值进行因子筛选为四个标准因子,并以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发现两份问卷的总解释均大于80%,说明该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较高。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制度不够健全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江苏省初中生物学教师学习力总体较好,但某些方面仍旧略显不足。从学习氛围上来看,93.5%的生物学教师认为“同学科大多数教师都爱学习”,有93.1%教师会经常讨论生物学的学科教育问题,且90.3%教师会经常通过微信、QQ讨论教学问题。可见,江苏省初中生物学教研组具有较好的学习氛围,生物学学科进展、考试命题与教学情境使用等问题大多会在课余时间被生物学教师们提及与解决,且微信、QQ等已经成为其分享交流的新平台。在学习榜样的引领上,认为“学校内或地区内有我所敬佩的专业教师的人数”高于94%,而羡慕身边优秀教师的成长或地区内名师风采的教师人数均高于95%。可见,江苏省初中生物学教师大多具有“名师梦”,且身边和本地名师的教学风采对教师们普遍具有吸引力。区域内已然形成了生物学名师引领的集群效应。

初中生物学教师的学习既需要对生命科学进展、教育心理学与学科教法知识等不断加深认识,也需要将这些运用至实践中构建个体经验图式。因此,面对广阔而渊博的学习内容,提供更为精当的学习方式、制度支撑体现得尤为重要。虽然93.7%的教师表示学校每周均会有教研活动,这说明初中学校教研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制度,但在教师学习制度上仍需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14.9%的初中生物学教师表示学校不常有专家来校指导,15.2%的教师表示他们基本没有每学期的读书交流会。此外,近五分之一的初中生物学教师表示学校没有订阅生物学学科教学期刊,多于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他们每学年并没有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的机会。以上情况均表明部分学校在教师学习力的培养上尚未提供系统与全面的制度支撑,仍需在专家引领、资料阅读以及交流培训等方面进行完善。

(二)学习内驱力仍需提升

在学习兴趣上,93.5%的初中生物学教师表示他们经常参与各种学科教研活动,96.8%的教师表示他们经常进行课后教学反思,91.5%的教师表示他们经常浏览生物学的相关学科专业杂志。上述数据表明,教师的多途径学习方式已然落地,教学反思意识也在初中生物学教师群体中普遍形成。此外,71.2%的教师表示他们曾经自费参加学科研修活动。这说明一部分教师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一安排的公费培训,但自费研修逐渐成为教师们自主选择的研修途径之一,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对研修的强烈愿望和个性化需求。在学习期望上,98.1%的教师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提升班级的教学质量,也有98.2%的教师承认他们想通过学习成为一名好教师。

从意义认同上来看,均有高于98%的初中生物学教师认为学习有助于其胜任本职工作、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提升自身素养和个人魅力。上述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后,岗位责任制的实施、教师专业化的培训和教师职业危机感的增强,使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学习对于自己教学胜任力与个体魅力值提升的重要性,其普遍认为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在学习效能感上,随着互联网的日趋发达,文献检索平台增多、功能强大,为教师们解决日常工作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教师们学习收获的有效性大幅提升。就调研数据反映的教师日常工作中极其重要、极具挑战且最需学习的三件大事(设计教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而言,近乎全部教师认为其在日常工作中有明显收获。这充分说明学习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解决种种问题、克服重重障碍,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上述数据表明,教师的学习动力主要源于其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好教师的内心召唤。与此同时,调研中发现五分之一的初中生物学教师并不认可“多发表论文,可以更快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做法,且对于“我可以拿奖金,多受表彰”与“我可以提高业绩,被同行们羡慕”的否定率分别为26.7%与19.2%。由此可见,教师群体纯正的职业动机、忘我的专业期待占主导,教学质量意识强烈,成为优秀教师是教师们比较认同的职业信念和专业追求,但其内驱力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如在学习兴趣方面,11.6%的教师表示其不乐于开设各级公开课,说明了不少教师对面向校内外开设公开课心生畏惧,面对同行们审视的目光、评价的压力,不少教师不敢挑战自我,而是采取回避或拒绝的态度,不愿意接受同行们的评论。

(三)学习策略仍应进一步深化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在阅读文章后,能记住精彩语句、复述中心思想、指出其中缺陷与关联其他内容的教师占比均高于九成。可见,江苏省初中生物学教师们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心智。教师能够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注意新旧信息的联系,形成自己对新信息的判断、分析与评价;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将新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与生活实践、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对应的产生式系统[13]。而在学习管理上,89.3%的教师表示他们一般每天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且均有超过九成的教师表示他们会制定自己近期的或寒暑假的学习计划、会在电脑中分类存放学习资料、会在书橱里分类放置书籍。其中,学习资料在电脑中分类存放的教师占比最高为96.4%,这说明教师们无纸化办公已经非常普遍,教案、学案、课件和试卷等各种教学资料的分类存放便于自己查找和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初中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具有经典性和保守性,教师教案、学案、课件和试卷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而无需“推倒重来”。

在学习工具上,调研数据表明教师学习工具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为:百度搜索(97.8%)、阅读纸质书籍(94.2%)、微信订阅号(92.8%)、知网检索(91.0%)、朋友圈推送(89.3%)。“百度搜索”的使用频率最高,这与互联网普及、百度搜索便捷密切相关;“阅读纸质书籍”在教师学习工具中仍然高居第二位,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专业性都很强,通过百度难以检索到权威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往往还是需要依靠大学教材、专业工具书、理论专著等获得专业解释;“知网检索”居于倒数第二,这一方面是因为知网检索需要缴纳费用,另一方面是知网的论文相对比较学术化、理论性强,教师一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少使用知网。这也反映了教师日常学习缺乏系统性与深度。而在学习策略方面,除采用PPT的方式记录学习心得外,有超过90%的教师通过笔记、概念图归纳、微信或QQ收藏等策略进行记录学习。而用PPT的方式记录学习心得的教师占比为82.2%,这可能与制作PPT过程复杂、耗时较多有关。

(四)专注力不够,良好习惯尚未养成

在学习注意力上,14.6%的初中生物学教师表示其不会因学习而忘了时间,16.6%的教师表示他们在学习时,不会不知道外面已经下雨。与此同时,21.3%的教师认为他们不会在学习时毫无察觉他人走近,29.6%的教师认为他们不会因为学习而忘了参加预先约定的活动。不难发现,相对于其他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而言,“注意力”的五个二级指标的教师否定率显著上升,这充分说明教师学习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专注的学习是很多教师的一种奢望。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学校内教学工作量大,事务性工作繁杂,教师难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二是家庭中照顾幼儿、辅导子女学习、与学生家长沟通等耗费大量精力,严重影响教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普遍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在自制力上,95.3%的教师表示其通过电脑学习时,不去点击诱人的标题链接;95.4%的教师表示有学习机会时,他们还是会克服困难参加。这说明教师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具有较强的自制力,教师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且不会轻易地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具有克服困难、渴望学习的强大自制能力。14.0%的教师表示其不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婉拒好友的约会,16.0%的教师表示他们一旦工作繁忙,就难以完成论文写作计划,且15.0%的教师表示工作太累时,他们就不会再坚持看书。上述数据表明,部分教师面对好友约会、工作繁忙和身体疲乏时难以保持较好的学习自制力,日常的学习也常因社会交往、繁忙工作、职业倦怠、身体疲乏而中断。教师学习自制力不高,这是本次专题调研中又一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学习习惯上,95.5%的教师表示他们会在读书时喜欢把重点勾画出来,91.5%的教师表示他们会在专家讲座后整理笔记,96.0%的教师表示他们在和同行交流时,会记录疑难问题,并竭力解决。上述数据表明,教师们具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书时划重点、整理专家讲座、及时记录和解决疑难问题、通过查找文献或请教同行解决学习困难,上述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学习质量。28.3%的教师表示他们所写笔记不多,且14.7%的教师并不喜欢在读书时写旁注,这说明部分教师们没有养成边阅读边笔记、边阅读边旁注的学习习惯,这可能与教师工作繁忙、家务劳累、难以实施精读、研读有关,浅层学习、碎片化阅读较为普遍,深度学习未成风尚。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初中生物学教师学习力整体良好,且在学习环境、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方面表现较好,而在学习毅力方面略显不足。具体而言,初中生物学教师学习力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教师的学习制度尚需健全,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专注力与自制力不够,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学习热情,碎片化学习、快餐式学习等成为教师学习的主流。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学教师的学习力,试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教师学习制度

学校在教师个体发展和组织文化之间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来自区域和学校的社会学习机制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认知心理,从而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成效。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进行学习制度的顶层设计时,首先应关注教师学习的内在需求,重视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协调安排教师群体学习的共同愿望和教师个体学习的差异性期待,精心而系统地研发教师学习的相关课程[14]。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要为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设定相应的发展阶梯,让教师分别在入职培训、骨干研训与名师工坊中学习。其次,应丰富教师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实现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校内学习与校外访学相结合。最后,应在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机上下功夫,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让教师见贤思齐;通过问题的查找和诊断,让教师在对问题的解决中内生学习动力;通过营造浓厚的群体学习氛围,让教师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熏陶。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专家引领教师学习的过程,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二)鼓励教师开放课堂

在学习教师理论的基础上,初中生物学教师更应聚焦实践智慧,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师学习、教研的主渠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进一步鼓励教师开放课堂,摒弃“课堂是教师的私人领地”“我的课堂,我作主”“关起门来搞教研”等错误观念,打开教室之门,将教师学习、教研活动搬进课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实践性、丰富性和生成性,在实境、实地、实时、实际的教学场景中观摩学习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实践智慧,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变化,在观摩教师的反思与重构中促进深度学习、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的复杂性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得以全面呈现和真实演绎,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或多或少是间接的、简单的;教学的艺术性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或多或少是片面的、肤浅的;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或多或少是教条的、机械的。课堂是教师学习过程的主战场,也是教师学习效果的试金石。

(三)建设内生发展文化

现实中教师疲于应付超负荷的、机械重复的劳动,学习、思考和创造没有闲暇之时、立足之地,教师的学习动机被再度削弱[15]。可见,教师学习力的提升理应走内生发展之路,学习文化建设便是重中之重。学校教师学习文化建设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唤醒教师内生发展自觉。学校要外争支持,内挖潜力,不仅要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优化社会环境,更要进一步建立学校内生发展机制,丰富教师学习的内部资源,还要通过机制创新、文化熏陶引导教师认同内生发展思想,唤醒教师作为学习者、研究者的主体自觉自为。第二,坚定教师内生发展自信。学校应全面建立教师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机制,让教师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展示与分享、众筹与共建、评价与表彰中有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让过程性评价促进和改善教师的学习过程,让激励性评价鼓励和鼓舞教师的学习信心,让多元性评价丰富和发展教师的学习特长。第三,凝聚教师内生发展共识。如让生物学教师凝练学科执教宣言并将其作为他们群体思想的共识,彼此间相互督促、共同参与。此外,教师内生发展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在加强教育执法力度、严肃规范办学法纪、增加教师编制岗位数量等方面的政策保障。

猜你喜欢
生物学问卷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问卷网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