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2-06-10 23:51李贺立杨傲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4期
关键词:系统化满意率心功能

李贺立 穆 丹 杨傲冰 郭 丽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心血管疾病发展末期通常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呈端坐呼吸,该病病情严重,病程长,而且致死率很高[1]。当患者患病时,患者的心脏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心脏功能也会随之下降,患者在疾病后期还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治疗较难,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法[2]。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病情严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通常患者会表现出消极的治疗态度[3]。心力衰竭的发生和生活作息、心理压力等都有明显的关系。据研究可知,临床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差的情况,而且已经有试验进行证明。这次试验就是研究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的患者200例进行此次试验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200例患者中有男女患者比例为92∶108,年龄在47~85岁,平均为(68.43±1.26)岁;病程在3~15年,平均为(7.10±1.10)年。试验中按照护理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10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7∶53;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为(68.57±1.50)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为(7.20±1.30)年。对照组有患者10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5∶55;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为(68.36±1.43)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为(7.32±1.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符合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这次试验研究且已签署相关同意书的患者。③患者有明显的心脏疾病的体征及症状。④患者心脏病病史≥6个月。⑤符合这次试验要求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②不能够自主配合试验研究的患者。③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具体为: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对在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增加治疗疾病的效果。健康宣教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患者的家庭环境、学历等,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有助于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③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不同的运动护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控制好时间和力度,以防出现意外。④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要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卧位,双下肢下垂,该体位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⑤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遵医嘱按时、合理用药,以减少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行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

1.3 评价指标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是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5],该量表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身体素质、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关系等等。试验中患者得分≥80分,为优;得分≥60分且<80分,为良;得分<60分,为差。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 结果可知,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各自的护理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s)

2.2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在患者护理结束后分析其生活质量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率比较 此外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95.00%(95/100),总满意率为93.00%(93/100),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75.00%(75/100),总满意率为73.00%(73/100),观察组患者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综合征。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可以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2种。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心脏血液回流受到阻碍,而且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心脏的循环系统出现故障,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常见疾病[6-7]。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充血,其次是周围组织灌注不足。急性心力衰竭可在原有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突然发作或急性加重。症状为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是突然严重呼吸困难,坐姿和呼吸困难,咳嗽样泡沫样痰,严重咳嗽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源性休克的特点是意识模糊、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四肢和嘴唇发绀等。据研究可知,环境、生活作息、饮食、压力等都会明显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8-9]。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临床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法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生活、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进行护理,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10-11]。这种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的身体情况,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对患者的习惯等进行了解,之后再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这种护理方法可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让患者的心情放松,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2-15]。除此之外,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系统化整体护理更加重视人性化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随后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指导,进而为患者提供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护理,帮助患者提升身心健康。

这次试验就是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各自的护理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在患者护理结束后分析其生活质量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95.00%(95/100),总满意率为93.00%(93/100),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75.00%(75/100),总满意率为73.00%(73/100),观察组患者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这次试验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更适合患者,这种护理方法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最后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所以临床有效率才更显著于对照组患者。这种护理方法中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都更清楚的认识到心力衰竭,才能更好的改变以前的不良习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体位护理,让患者提高住院期间的舒适感,同时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对患者的用药指导,让患者更加清楚服药规则,遵医嘱服药,所以患者最后更加明显的改善心功能情况,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率。

猜你喜欢
系统化满意率心功能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基于MATLAB软件的苹果内部品质系统化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