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创作心得

2022-06-10 13:11:46宋旭安
老年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汉碑结字篆书

□宋旭安

很长一段时间,《玄秘塔碑》是我习书的唯一范本。后来,通过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家楷书的系统临习及对《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的广泛涉猎,让我懂得了探寻自我、张扬神采,书法的个性也逐渐在作品中体现。但因地处偏远,无师点拨,我走了近10年的弯路。因此,我主动加强与同道的交流,学艺取经,从而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经过揣摩与调整,我逐渐清晰了前进的方向。

参加1999年第四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时,我对形式和书风作了尝试,将酱色4尺对开宣纸打上白格子,以唐楷为基调,辅以魏碑的用笔特点,再加入一些率真的成分,作品有幸获得二等奖。参加2000年龙岗杯国际书法大赛时,我以《张黑女墓志》结体为特色的作品获得金奖。后来,在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我的楷书作品屡次在全国获奖,能够得到评委老师的肯定,是我多年来根植传统、敢于出新的结果。

马致远诗《天净沙·秋思》

《四季三冬》篆书联

对于隶书,我醉心于《乙瑛》《张迁》《曹全》《史晨》诸汉碑。2002年,我获得了诸多奖项,但因为书体单一,被人著文提及。于是,我重新走进隶书,至今一直致力于隶书出新之路。众人普遍临习的汉碑,对我来说似无太多出路,因此我选择了伊秉绶。伊氏隶书笔力雄健,结字端正,藏巧于拙,极富韵致,雄古深邃,格调高远,独具匠心又不矫揉造作,大巧若拙,撼人心魄。其隶书传世墨迹多为对联。这种极富庙堂之气的作品也适合现代展厅。经过一段时间的临习,我掌握了要旨,去其板平,增加起伏变化,化其纵势为横势;在用笔上藏锋逆行,增其涩势,利用书写的速度表现出浓枯效果,显示苍劲古朴的金石气息;在结构上,尽量避免匀称方正,适度改变常见的结字模式,力求正中寓奇,凸显个性语言。

“敢为人先”是我的经验之谈,临帖绝非一味地泥古不化。书法的学习与创作,要借用古人的精神气息,并以自己的个性语言去适应时代的审美思潮,这样的创作才会具有时代气息。

《爱党孚民》篆书联

郑燮诗《竹石》

猜你喜欢
汉碑结字篆书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艺术学研究(2021年2期)2021-07-30 23:01:58
回到中国古代书法现场的书法理论再探索——刘兆彬《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序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巴蜀汉碑书法艺术探究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老年教育(2019年9期)2019-10-12 00:44:50
汉碑的个性特征及其审美趋向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
老年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7:04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丹青少年(2018年2期)2018-05-10 07:04:47
浅析汉碑的形制及其演化
书法“结字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课堂实录)
中国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