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从古至今有各种各样关于音乐起源的学说,如劳动起源说、模仿起源说、巫术起源说、异性求爱起源说等,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音乐的起源都来自规范的节奏律动。节奏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内容,声乐的乐曲也建立在节奏基础上,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用音乐模仿节奏表现出来,所以节奏也是表达感情的基础。节奏有把歌曲中的情感和情绪传达给听众的功能,可以使听众产生类似的情感,甚至感同身受。所有的声乐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特点,不同的节奏特点带给人们情感体验也各有不同。
关于节奏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第一种狭义的概念认为节奏是一小节内音符的实际的拍子样式,以节拍为基础,用节拍的框架构建一种有规律的音值组合;第二种广义的概念认为节奏不以节拍为前提条件,是存在于音乐众多要素中的一种音乐时间运动的结果,规律组合不固定。
但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也对节奏有清晰的解释:“涉及音乐中有关‘时间’方面的所有因素,它包括了拍子、重音、小节、拍子中的音符组合、小节中的拍子组合、乐句中的小节组合等诸多效果。节奏可以是‘自由的’或是‘严格的’。”这个解释将节奏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结合在一起,广义上节奏包含节拍,狭义上节拍是节奏的基础。
节拍指音乐中的节奏律动或拍子有规律地连续进行,是音乐基本的节奏样式,如2/4 拍、4/8 拍、4/3 拍、6/8 拍。节拍相对于节奏来说更加具体,是指在一定固定的时间长度上,由一个强拍和相对弱拍进行的有规律的重复。例如,在2/4 拍中,“强、弱”是节拍规律,在这个规律下以小节为单位听到的音符组合就是节奏,其次,节拍是节奏的一个部分,每一个音乐要素中都含有节奏,为歌曲的整体提供一种“律动感”。在分析声乐作品时,既要分析每小节拍子里音值的组合,又要分析歌曲整体的节奏律动。
节奏产生于节拍之中,声乐中的节奏是按照有规律地节拍进行的节奏,且组合节拍中的音值相等,如新疆地区音乐中常用的切分节奏型、蒙古族音乐中常出现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和大附点节奏型、朝鲜族地区音乐中使用的“长短”音符的组合等。与声乐中的节奏相比,器乐中的节奏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音乐思维有节拍地演奏或唱奏出来的,《乐记·疏》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在器乐中,由长短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组合形成的节奏常常音值不相等、形式多变活跃,节拍是度量音乐长度的标准且相对不变的尺度和格式,这种类型的节奏特征就叫作“拍无定值”。唐时,一拍等于一句,称“句拍”,所谓“散序六遍无拍(散板)”,“中序始有拍(有板)”,如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唐代朱湾《咏拍板》:“赴节心长在,以绳道可观。须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空为歌偏苦,仍愁和即难。即能新掌握,愿得接同欢。”宋元时期,一拍等于一韵,比拍小一个单位地叫字,一字等于一拍,所谓“乐中有敦(字)、掣(减时符号)、住(增时符号)三声。一敦一住,各当一字,一大字住二字,一掣减一字。”(《梦溪笔谈·补笔谈》)可见,中国古时,无论是一段、一句还是一韵,都只有长短,都没有定值。为此,节拍在器乐中又被称作“弹性节拍”,这种弹性节拍的拍值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二胡曲《蒙风》中不规则的重音、古筝曲《层层水澜》频繁的变拍子等。
《梅娘曲》是话剧《回春之曲》的插曲,创作于1935 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话剧《回春之曲》讲述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梅娘曲》出现在话剧第三幕,描述了男主人公高维汉负伤后,他心爱的人梅娘,背离父母,只身一人从南洋返回祖国,看到情人负伤失忆后,按捺不住内心伤痛所唱的一首歌曲。
作品的调式为大调七声清乐调式,节拍为2/4,节奏特点为“强、弱”,作家采用了多乐句乐段分节歌形式的音结构,如图1。
图1 《回春之曲》之三《梅娘曲》(图片来源:自制)
第一段节奏为弱起,叙述行开头:“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因为开头第一个字在弱拍上,所以情感相应放在哀伤、低沉但又带有希望的轻声呼唤上,就像梅娘在高维汉耳边亲切耳语,试图唤起他的回忆,见图2(谱例1)所角音与徵音中间有一个弱拍强位的八分休止符,节奏上的停顿对应情绪上的停顿,演唱时要音断气连,继续叙述往事。
图2 谱例1(图片来源:歌谱简谱网)
“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嚼着那鲜红的槟榔”节奏较前一句更加紧凑;“我曾经弹着吉他,伴你慢声儿歌唱,”都是弱起小节,这两句都是梅娘在缓缓述说美好回忆的过往,情绪平稳悲伤;“当我们在遥远的南阳!”,见图3(谱例2),“当”字在强位空拍上,由八分音符的角音加上两个连续的三连音,相应的情绪应该是由强位空拍的八分音符对应的美好回忆猛地一下回到现实和两拍三连音对应地回到现实后的茫然。
图3 谱例2(图片来源:歌曲简谱网)
第二段的歌词开头尽管与第一段的歌词相同,中间的休止符仍在,但是要比第一段的语气强些,继第一段耳语般的深情呼唤后,在第二段中梅娘又忍着内心极大的悲痛,依旧满腔希望地再一次呼唤,情感力度加强;“送我们的勇士还乡,我不能和你同来”与第一段相比,本句句尾的节奏是由前段的两个四分音符改为切分节奏,使音乐的不稳定感增加,表现出梅娘内心的焦急、彷徨、迷惘。这句话的情感与之相比更加激越,情绪跟多表现的是像梅娘一样有追求勇敢、坚决的情绪,表现出梅娘既善良又有痛恨侵略者的家国情怀。“我是那样的惆怅”末尾乐句改变节奏,提升音区。尤其最后停留在跨小节并带自由延长的音,更加生动地刻画出梅娘无限惆怅的心情。
第三段“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第三次深情地呼唤,中间的休止符已经没有了,在第一句结尾空拍拉长,第二句在强拍上开始,细微之处体现梅娘内心情绪的波动,见图4(谱例3)。这时梅娘的情绪已接近饱满,大声呼喊自己的未婚夫,气息不要停顿,可以大胆放出,体现梅娘对未婚夫矢志不渝的真情。第四乐句开始两个“但是”对应强拍休止和弱拍强位休止加后十六分音符的重复,用节奏上的停顿表现出梅娘已泣不成声,充分反映出此时梅娘内心的绝望之情,后面倒数第五小节中的三连音“不认得”和倒数第三小节中的三连音“可怜的”三字更加突出她内心绝望无助的心境。最后一句在结尾处拉长节奏,使音乐陈述沉浸在低沉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图4 谱例3(图片来源:歌谱简谱网)
乐曲中最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就是节奏,同时作为音乐的“原始要素”之一,对歌曲中情感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歌曲中的节奏几乎都反馈出音乐中的情绪起伏、色彩变化、故事内容、灵动的音乐性格以及伟大的精神主题思想,它与人类各种不同精神状态的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使歌曲中刻画的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外显化。
歌曲中的节奏其实是对作曲家音乐精神的继承,对音乐艺术性的展现,对歌唱者内心世界的表达,用不同的节奏演唱同一首歌会产生与原作截然不同的情绪和音乐形象。在专业课上,老师经常告诉我要“动起来”,经常强调声乐作品的节奏,“动起来”就是要在节奏上歌唱,把声音唱到律动和感觉上,这样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歌曲中的情绪,否则就会太僵硬死板,会给听众平淡无奇的感觉。《梅娘曲》歌曲的开头梅娘怀着哀伤低沉又抱有希望地在高维汉耳边轻声呼唤他“哥哥”时,第一个“哥”字作者就用到了弱起,体现了梅娘对高雄汉浓浓的深情和梅娘见到躺在病床上的爱人时那种悲痛的心情,“哥哥”与“你别忘了我呀”中间弱拍强位上休止符,向观众传达了梅娘即使内心悲痛也要为了唤醒高维汉强忍伤痛平复心绪继续叙述往事的情绪。但高维汉却因为伤势过重,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已经不认得我了”所以,“但是”之前出现的两个空拍,必须有这个较长的停顿才能表现出梅娘当时因为悲伤绝望而泣不成声的感情。第二段中的歌词我不能和你同来中的“同来”与第一段相比节奏也发生了改变,是由前段的两个四分音符改为切分节奏,增加了乐曲中的不稳定感,传达给听众梅娘内心的焦急、彷徨又迷惘且不知所措的感觉。再如三段歌词结尾处节奏处理犯法都不同,将梅娘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一步步、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来。
众所周知,用“起承转合”的手法可以帮助文章表达感情,同理可用于声乐作品中,歌曲中的“起承转合”就是节奏的变化,掌握作品中节奏的变化可以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可以让作品中的情感升华,塑造出来的主人公也更加灵巧生动。如快节奏就会产生着急、愉快、紧张、兴奋的感觉,反之就会产生悲伤、忧郁、肃穆、平静的感觉,因此,歌曲中的节奏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梅娘曲》中第二段歌词中“当我们在遥远的南洋”中的“当”字前有一个在强位强拍上的八分休止,用到了“起承转合”中的“转”,这样的处理方法使歌曲有一瞬间的停顿,也放慢了歌曲速度,这样才能让听众感受到梅娘从回忆猛然回到现实的感觉,试想若是没有那一瞬间的戛然而止,又如何突显梅娘当时惆怅悲伤的心情呢,更别提把同样的心情传递给听众了。在歌曲的最后有跨小节的延长音,同样使乐曲有放慢的效果,这样的处理正是“起承转合”中的“合”,用这样的处理手法让听众可以沉浸在低沉伤痛的悲剧效果中难以自拔,与梅娘的心情感同身受。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有流动就产生了节奏,作曲家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情绪,更加准确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在作曲时就应该给予歌曲适当的节奏变化,节奏就是歌曲的生命。声乐作品中节奏与情感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融合,比如,《梅娘曲》中三段歌词的结尾乐句运用的节奏处理方法都不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物复杂情感的变化:第一个结尾句表现梅娘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第二个结尾乐句表现痛苦的现实和梅娘心有所寄的内心惆怅。第三个结尾乐句表现梅娘控制不住自己的失望而痛苦地抽泣起来。不同的节奏处理手法使三个不同的结尾乐句将人物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层次分明地做了生动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