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 鸣
何绍基(1799-1873)的书法四体皆善,尤以楷、行、分隶最为人称道。受家学影响,何绍基早年习书由唐楷入手。他曾自述:“先文安公藏宋拓本,临仿有年,每以‘横平竖直’四字训儿等。余肄书泛滥六朝,仰承庭诰,惟以此四字为律令。”“横平竖直”的思想贯穿其书法一生。何氏的成就源于家学的濡染、阮元和包世臣的书学理论影响,以及邓石如的实践基础,并通过不懈努力使这些成果发扬光大。作为清代晚期的重要书家,其书法会通颜真卿、欧阳父子、李邕、苏轼诸家,晚年遍临汉碑,自成一体,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同时,作为一位在理论和实践上皆坚持碑帖融合的书家,他在取法北碑、变革行草笔法及楷、篆、隶等方面的成就,标志着碑派书法的审美原则在各书体领域的全面落实。
阮元(1764-1849)是何绍基的老师,也是清代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所撰《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提出了传统的两大内核:“二王”一脉的帖学体系和汉魏碑版、石刻的北碑体系。其明确指出“望颖敏之士,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其用意在于“辨章学术”,倡古质而去媚俗,为书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何绍基承续阮元“南北书派”“北碑南帖”的书学思想,虽曾一再强调自己“厌饫北碑”“一生微尚在北碑”,但于实践过程中却兼收并蓄,派兼南北,并未拘泥于阮元“究心北碑”的学书理念,奠定了其“碑帖融合”的大格局。
包世臣(1755-1855)在阮元的基础上强调以“笔法”为核心,推崇北碑。他的实践经验源于邓石如,理论启示源于阮元,但更强调由具体的用笔、技法去挖掘表现“北碑”茂密雄强的阳刚之美,且强调北碑能得篆、分遗意的特征。但在何绍基看来,“包慎翁之写北碑,盖先于我二十年。功力既深,书名甚重,于江南从学者相矜以‘包派’。余以横平竖直绳之,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虽然两人皆倡学北碑,但于实际探索中却有着极大分歧。
莫友芝(1811-1871)亦师法邓石如,其雄强的笔力、开阔的体势独树一帜。何绍基作于同治三年(1864年)的《金陵杂述四十绝句》后有莫友芝的题跋,谓:“尤天真超绝,脱尽书家一切蹊径,盖斯游极得意书矣。”对何绍基书法颇为赞许。二人的篆书都推崇邓石如,但又各具己意:何氏追寻“草势入篆”,更具灵动老辣,莫氏则劲笔直下,静穆沉雄。
赵之谦(1829-1884)的行、楷早年取法颜真卿,与何绍基学书并无二致,后受包世臣“钩捺抵送,万毫齐力”的影响,转习北魏、六朝造像,并通过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瘗鹤铭》等碑的特征意趣加以提炼,形成自家面貌。篆、隶书效法完白(邓石如,号完白),后将北碑用笔引入其中,几经陶铸,终出己意。同治九年(1870年),赵之谦写给魏稼孙的信中提道:“何子贞先生来杭州,见过数次,老辈风流,事事皆道驰,真不可及。弟不与之论书,故彼此极相得,若一谈此事,必致大争而后已,甚无趣矣。”表明何绍基的书学理念与当时流行的碑派有显著差异。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何绍基在吴门得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拓本,之后多次题跋。其所临《道因法师碑》曾赠媳兄湘阴李仲云,随书附信中有“习字需踏踏实实;想要脱出俗流,则要在平实中生出险妙”之言,明确表达自己的学书观念。他认为,此碑是学习欧阳询书法的门径,并赞赏其险妙的体势,强调书写时既要有中锋运笔的蕴藉,又要表现凌厉出锋的肆意。对《道因法师碑》的大量研习,使何绍基在颜楷基础上进行了一次风格转变。
何绍基60岁以后沉迷于篆隶。其孙何维朴说他:“年六十在济南泺源书院,始专习八分书,东京诸碑,次第临写,自立课程。庚申归湘,主讲南城,隶课仍无间断。”这段时间,何绍基临习了《华山碑》《樊敏碑》《张迁碑》《西狭颂》《礼器碑》《衡方碑》等10多种汉碑,尤以《张迁碑》《礼器碑》用功为最。其在日记中记载,一日可临四五百字之多,可见用功之深。他主张篆隶“重骨轻姿”,以追求古拙为重。他的隶书用笔空灵,看似洒脱、不经意,实则一丝不苟。晚年,他将各汉碑融为一体,气势雄浑,高古苍润,充满浓厚的金石意味。
《何绍基画像》 清·佚名 纸本设色 141cm×77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一生豪饮健游,行迹遍布四方,与当时众多金石学家交往密切。所到之处,无论与友朋访碑椎拓,抑或往返于书肆购赏碑帖,均是生活常态,乐此不疲。师友间的诗画唱和、论交金石,尽显淡雅渊冲的学者风范。他的日记中记录了不少日常生活,如会友、写字、绘画、品酒题诗、观花赏月、郊游等,出现在其中的人物数以百计,除上述所提,还有如林则徐、程恩泽、魏源、龚自珍等当时的文人雅士、社会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