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 冯微涵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艾灸;穴位贴敷;综合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近年来,临床上肿瘤的病死率、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肿瘤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人类患病率高中居首位。临床上一直以化疗为主治疗肺癌,但化疗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关节疼痛等副作用,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比例为70%-85%,影响生活质量[2]。本文以60例该类患者为例,对艾灸、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护理的实施价值进行评估,具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02月01日-2022年03月01日,收集我院化疗恶心呕吐患者60例信息,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3.49±2.23)岁(20-50岁);病程区间:6个月-2年,平均为(1.55±0.33)年;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11例。研究组(30例):平均年龄:(33.38±2.19)岁(21-49岁);病程区间:10个月-2年,平均为(1.64±0.21)年;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3例。SPSS20.0对比:P>0.05,统计学无意义。
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均符合化疗恶心呕吐指征;(2)临床数据、资料完整;(3)对本次研究试验知情;(4)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2)血液疾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4)依从性差;(5)重大疾病史、過敏史;(6)严重脏器疾心、脑、肝、肾等病;(7)严重感染;(8)精神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健康科学饮食,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处理,指导合理用药。
研究组:艾灸、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护理。(1)情绪护理:采用认知干预法、心理暗示法、移情调节法,引导患者听轻音乐,缓解焦虑。适当做四肢活动,调节患者阴阳、气血,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新旧代谢。(2)耳穴贴敷:接受化疗前1d,进行神门、交感、胃部排毒处理,左耳廓位置固定于患者后,右手使用磁珠是血管夹,将胶布贴在穴位上,前后用食指和拇指挤压,每个穴位2分钟就够了,手法要轻到重,一天3次,全程时间为每1天一次,待患者化疗完全结束后停药。(3)穴位敷贴护理:取半夏、丁香、炮附片、吴茱萸、肉桂等等中药研成粉末,加姜汁调成糊状,最后制成膏贴,在患者中脘、神厥穴、双侧内关等等部位,护理人员应先对该穴位进行消毒。贴片放置在穴位,6小时内不能浸水或私自取下。每天使用一次,持续1周.
1.3观察指标
化疗恶心、呕吐缓解标准:以恶心程度、呕吐次数为评估指标,总分设置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越好;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好;满意度:90分及以上、70-90分、70分及以下,分别表示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P<0.05,对比有意义;反之为无意义。计量资料(恶心呕吐、睡眠质量)检验方式T(x±s);计数资料(满意度)检验方式为X2(n%)。
2结果
2.1恶心呕吐评分: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一:
3讨论
随着对患者化疗疗效、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3]。恶心呕吐作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胃肠道的危害很大[4]。在中医中,化疗药物是指劣质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体的正气。临床上尚无明确的改善情况的护理计划,主要采取饮食控制。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对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情绪护理顺利完成。艾灸、穴位贴敷是刺激耳廓穴位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节脏腑的效果,可以调节植物神经,起到开胃健胃的作用,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将相关药物敷于患者身体的指定穴位,可促进脏腑功能恢复胃肠道运作,充分发挥经络作用,避免对患者产生继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艾灸、穴位贴敷+综合护理推广价值较高,对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芬.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9):159-161.
[2]陈莉华,王娜.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9):175-177.
[3]周文秀.中医适宜技术用于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和胃肠道反应的效果[J].医学信息,2021,34(7):183-184.
[4]乌达美,刘素珀,裴燕翔,等.按子午流注时刻表饮用药茶干预顺铂化疗后产生恶心呕吐的护理研究[J].科学养生,2021,24(2):136.
作者简介:曾静(1991,2),女,汉族,湖南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