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

2022-06-10 02:27:40张晖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幼儿影响教师

张晖

摘要:幼儿园的幼儿处于3—6岁的年龄段,这时正是幼儿认识世界、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幼儿人生中的启蒙教育,对幼儿今后的人生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近年来,学前教育获得迅速发展,对幼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幼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礼仪教育是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幼儿教育中备受关注的内容,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礼仪和形象至关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对幼儿教师礼仪培养与形象塑造,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举止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幼儿;影响

引言:

在幼儿教育阶段,加强对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而作为幼儿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幼儿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其自身的礼仪习惯对于幼儿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且还要注重对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幼儿、感染幼儿,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

首先,教师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师能够在幼儿心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他们由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导致其对于学习活动也缺乏浓厚的兴趣,而幼儿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同时也能强化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确保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在幼儿的印象当中,教师就是学习活动的“代言人”,他们对于学习活动是否感兴趣,主要取决于对教师的印象。而教师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够帮助教师塑造一个温暖、谦逊、有爱、平易近人的教师形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博得幼儿的好感,而且还能激发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师良好礼仪习惯的影响下,幼儿也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其次,教师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实际上,教师经常保持清新、端庄、美丽、大方的外表,朝气蓬勃、可亲可敬的举止,能使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在满足幼儿情感需求的同时,也能引导幼儿向教师“靠拢”,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1]。对于幼儿来说,教师无疑是他们最佳的“模仿”与学习对象,教师拥有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够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传递出阳光、自信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幼儿,促使幼儿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迎接生活与学习当中的困难与挑战。由此可见,教师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在行为上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而且还能在情感和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从而将幼儿教师的引导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促进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养成的有效对策

2.1提高幼师入园标准,加强幼师考核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幼儿教师,幼师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幼师质量却有待提高。幼儿园在招募幼师时要提高入园标准,重视对幼师各方面的考核,尤其是幼师的仪表、仪态、仪容和职业素养,拒绝不合格的幼儿教师。此外,幼儿园领导要认识到幼儿教师礼仪培养与形象塑造的重要性,这关系着幼儿园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师入岗前,幼儿园需要进行层层考核,只有具备良好礼仪习惯的专业教师才能任教。

2.2幼儿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角色意识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学校都在不断宣传加强教师礼仪培养与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意义,“外塑形象,内强要求”也应成为幼儿教师的共识。幼儿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形象塑造和礼仪培养是每个人的需求,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优雅的行为举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前提,关系着职业发展前途。此外,幼儿教师的形象塑造和礼仪培养还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幼儿教师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树立角色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幼儿模仿学习的重要内容[2]。

2.3幼兒教师要加强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对幼儿教师加强礼仪教育是提升其职业形象的前提,所以幼儿园要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职业素养。幼儿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宽自身的视野,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塑造自己优雅、大方得体的外在形象。幼儿教师的形象决定了其精神风貌,同时幼儿教师要加强形体方面的训练,提升自己的自信,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当然,光靠幼儿教师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教室内、校园内张贴文明礼仪的标语、宣传画册,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2.4加强对幼儿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注重美德教育

对幼儿教师进行礼仪培训与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人文素养,提升幼师的美德,心灵美是外貌美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素养就是要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品质,关注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能力和素养,以便使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以人为本”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训能够使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尊重幼儿,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人格[3]。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够在行为上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还能在思想和心理上更好地满足幼儿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幼儿园必须要加强对幼儿教师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立足于幼儿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实际影响,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幼儿教师的礼仪素养和榜样形象,促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感染下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从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J].科教文汇,2020,4(12):59-60.

[2]艾琳.教师良好礼仪习惯对幼儿的影响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6(03):129-130.

[3]桑雨丝.良好的教师礼仪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学前教育,2018,9(04):199-200.

猜你喜欢
幼儿影响教师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