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林
很少有人抵得住鮮笋的诱惑。李渔点赞“此蔬食中第一品也”;郑板桥念念不忘“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唐太宗每年春天召集群臣一起品尝春笋,并用“雨后春笋”象征大唐天下人才辈出、国事昌盛。现代社会食物丰富,而不顾胃的承受力,大嚼鲜笋而后快者比比皆是。
竹乡富阳,一年四季出好笋。春生春笋,冬藏冬笋,夏秋两季,江南竹林处处潜伏鞭笋。富阳竹笋颜值高。清新、水灵、明媚,这些用于少女的词汇,全部同样适用于富阳竹笋。
富春江沿岸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合竹子生长。江南江北,其中有两处,堪称富阳竹笋的代表。
第一个地方是富春江北岸的“恬竹乡漫永昌”,永昌春笋,年年打头阵。那里被称为雷笋的春笋,最早醒来。身材颀长又丰满,剥开笋壳,白嫩白嫩,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就会变色,赶紧切片、切块下锅,尝起来有点甜味。第二个地方是富春江南岸的上官乡。上官毛笋的好名声,实在是口口相传中越传越远。微信圈里,好多上官乡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自称为“上官竹”“上官笋”,人们亲切地称呼上官乡长为“笋长”,上官人去城里开饭店,总喜欢打“上官笋”招牌。至于去上官,不尝过当地毛笋的味道,自然是不算到过上官的,可见竹与笋在上官的巨大影响力和带给当地人的自豪感。
小笋在四月下旬疯长,那半个月左右时间,富阳的山岗上似乎站满了千军万马,锥子一样从地里钻出来。尤其是西部山区万市,小笋一片片、一茬茬,今日刚折过,夜晚一阵谷雨后的肥雨,第二天新生代小笋又争先恐后露出躯体。小笋裸露的皮肤,一般是翠翠的青绿色,而万市小笋,却是肤白如玉,笋肉特别厚,中间的空隙比一般的小很多,清新脱俗的山野味,尤其招人喜爱。
每年此时,众多乡人像寻宝藏一样,早晨上山,午后回家。一到家,邻居们自动拥过来,围着编织袋倒出来形成的一堆小山,一人专门负责削笋头,其余人的双手杂耍一样快速翻飞,仅仅几秒钟,青褐色小笋变为白白的一条从手中弹出。一两个小时,几千株小笋完成脱衣,像沐浴后的小娃娃一样安安静静躺在竹篮里。
这么多的鲜笋自然是吃不完的。勤劳的人们,有办法把它们升华为另一种美味。山泉水浸泡,柴火一煮,在太阳底下晒几日,笋干成功地收藏了春天。
笋干微卷,自然地把阳光的温暖转化为特有的清香,机体富有韧性,久放不变味、不变质。富阳人做事实诚,不惜工本,专注于对味道的苛刻追求,剔除老涩的根部,保留笋足够嫩的上半身做成各类笋干,因此,富阳出产的笋干,特别鲜嫩。
我有几位朋友,汽车后备厢常年放一把锄头,以备随时挖笋之用。更有一位,每个周末都雷打不动往竹林里钻。他们最清楚鞭笋在地下的动向,眼睛就是雷达和专用探测仪,锄头一点,鞭笋手到擒来。
与鞭笋一样躲在土里不露头的,还有冬笋。相比鞭笋,冬笋在土里埋得更深些,这就更加不易发现。好在美味难以掩饰,挖笋人能够敏捷地捕捉到泥土缝隙里钻出的笋鲜香。小心刨去覆土,露出完整的冬笋,两头尖尖,体形饱满。到了厨房,富阳冬笋便显现出特有的“壳薄肉嫩、切片不碎”。
无论是鲜笋还是笋干,它们脾气都很好,不管与什么食材搭配,都相当合得来。荤的,五花肉炒笋、咸肉炖笋、老鸭笋干煲,绝配;素的,雪菜春笋,芦笋炒春笋,竹笋蘑菇炖豆腐,和谐;做汤,鸡肉竹笋汤,春笋海鲜汤,干菜蔀头鞭笋汤,神了;即使什么都不搭配,油焖春笋、清煮小笋、煸炒冬笋,爽了。在富阳乡村,觅一盘鲜笋,似乎是一件美妙又轻易实现的事。
有客登门,男主人一般会悄悄“消失”几分钟,再次现身时,手里提着两三株后院挖来的鲜笋,沾着湿湿的泥土。把笋剥开、切好,女主人刚好将铁锅烧热,嗞嗞声响,淡淡油烟,转眼之间,鲜笋上桌,请。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