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文章“波澜迭起”

2022-06-10 00:54马红艳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阿长波澜铺垫

马红艳

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确,一篇文章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变化多姿,往往能使人渎来欲罢不能;反之,文章淡如白水,毫无波澜,则会令读者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富有波折呢?对此,笔者归纳了几种写作的技法,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助益。

一、留置悬念法

悬念,又叫“卖关子”,是指在文章的开头留下疑团,不作解答,形成波澜,吊起读者的胃口,引起读者的猜疑,然后出其不意地解开疑惑,令读者恍然大悟。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渎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某生在《我的爸爸妈妈》的开篇写道:“……推开房门,家里黑黢黢的。我唤爸妈,可是没有人同应。爸妈都是上早班的,他们到底去哪里了呢?我丢下书包去附近寻找,可是转了一圈仍没有瞧见他们的踪影。肚子饿了,心里也有点生气。回家时在楼梯间遇见了王家阿婆,我向她打听,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爸妈”是去帮助邻居们处理突发事件了。文章的中心是“我的爸爸妈妈乐于助人”。小作者如果不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而是直接点明“我的爸爸妈妈乐于助人”,并记录他们帮助摔断腿的李阿姨买菜,帮助临时加班小王夫妇看管孩子,送行动不便的周老爹去医院治病等事,就无法使文章波澜迭起,也无法很好地吸引渎者的注意力。

二、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是指在写文章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赞颂某一人物或肯定某个事物,先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不表,或者先贬抑一番,之后再着力赞美那个人或那件事。这样,文章的故事情节就会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容易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刻画阿长的形象时就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先用大量的笔墨来贬低阿长,指出她的各种缺点,突出了“我”对阿长的不喜欢;而后借助她想方设法给“我”买来“我”期盼已久的《山海经》这件事,赞扬了阿长的热情、善良以及对“我”的关爱。作者的情感态度由“否定”变为“肯定”,由“厌烦”变为“感激”。整篇文章跌宕起伏,颇有韵致。

又如,某同学在《想到》一文中写“亲情”时也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曲折有致、精彩纷呈。小作者先叙述了记忆中的爷爷总是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使得小时候的“我”总是感到害怕。后来,“我”渐渐长大,习以为常,以为爷爷本来就是严肃的,一直把他视作可有可无的“路人甲”。之后,爷爷生病了,“我”鼓足勇气走进病房。他在“我”的面前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慈爱的一面。直到此时此刻,“我”才明白爷爷只是不善言辞罢了……“我”对爷爷的感情也从“讨厌”转变为“喜欢”。

三、铺垫蓄势法

铺垫蓄势,是指为了叙述某件事情、突出某个人物、突显文章的主旨等,先作一番铺垫和渲染,而后将笔峰突然一转,制造波澜,把故事推向高潮,使文章产生起伏错落之美。

例如,《项链》中的马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不甘贫贱的人,整天梦想着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在教育部长举办的舞会上,她特意新做的礼服、借来的项链,将她推向了虚荣心被满足的成功的巅峰。仓促离开舞会后,情势逆转。她发现项链丢失,最终不得不用十年的艰苦劳作偿还了债务。之后情節再次陡转。散步偶遇,被告知那丢失的项链是假的,根本就不值十万法郎。这一结局不仅使马蒂尔德目瞪口呆,也使读者大感意外,并为之唏嘘不已。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结局却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极大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又如,《名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位醉心“抽象派”和“立体派”绘画的人,在画展中花了大半天时间去选购名画。他选了许多幅都不满意,最后却对一幅白底黑点铜框的画大为倾倒。他问画展的工作人员:“这幅标价多少钱?”

“这是墙上的电灯开关。”

这段文字先蓄势,把所要描写的事物竭力抬高,再将笔触急转下跌,就好像拦江把水闸住,让水位提高了再使其跌落下去。“蓄势铺垫”是手段,“跌”是目的。换言之,“抬”是手段,“跌”是目的,抬是为了跌。在《名画》中,主人公在画展上选购名画,“花了大半天”时间,“选了许多幅都不满意”,这是蓄势铺垫。此时,人们都以为“他”最后选的一定会是令人“大为倾倒”的名画,然而谁也想不到他最后竞选了一个“电灯开关”,这是“跌”。这一衬一跌,不仅使情节陡生波澜,而且还使记叙充满了趣味。运用这种手法,能为情节增添喜剧性的色彩,让读者获得愉悦感。

总之,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同学们要注意打破思维定势,灵活地使用各种技法,使文章曲折多变、波澜迭起。

猜你喜欢
阿长波澜铺垫
波澜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阿长与沙县小吃
铺垫
画与话
下雪了
阿长买《山海经》
阿长买《山海经》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