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充分发挥问题导向法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深度学习视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希望,小学教育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数学具有重要性与难度性。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有着其他学科没有的独特优势,占据了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数学不需要像语文、英语一样大量的背诵,也不用同美术、音乐一般发挥灵感。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数理能力的科目,能为其他科目的学习与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数学是从小学到大学阶段中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也是物理、化学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于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推动下逐渐提高学科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思想课堂提问策略
1、转变固有印象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印象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很难使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为了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也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圆》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问题可以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生活与数学有效结合。如:“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的轮胎是什么形状的?”很多学生脱口而出:“是圆形”。然后再提出:“如果将自行车轮胎换成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可以吗?”学生不假思索的答道:“不可以。”然后让学生合作探讨,探究圆形的原理。在问题驱动下,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能展开积极的思考与讨论,为深度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深度学习形式下,转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提高,深刻掌握数学原理与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
2、確定教学重点
数学问题应当分清主次,有条理、有目的地提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提问,很容易打乱学生的思考节奏,而基于一定的教学计划,有秩序地设计提问环节,学生的思考过程会更为流畅。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会首先提出核心问题,然后再围绕着核心问题不断拓展问题内容,深化问题层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抓准新知识的核心要素。
例如,在教学《比》的知识点时,笔者提出了核心问题:“‘比’是什么?”这个问题贯穿了本堂课的所有教学过程。首先,笔者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按照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比”的概念,有的学生尝试从分数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比”转化成了几分之几的形式;有的学生尝试将其代入生活中的事物,解释“比”的具体意思。与此同时,笔者在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将问题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提出了“‘比’可以是什么?‘比’究竟是什么?”等问题,保证每一个问答环节都与核心问题密切相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比”的知识点与学过的小数、百分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拓展教学深度。
3、预留思考时间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师都承担着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没有为学生预留充沛的时间去探究问题,催促他们马上给出答案,此种提问方式不仅无法促进学生发展,还极易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形成错误印象。针对此种情况,任课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充分了解所编写的教案,设计好所要讲解的课程内容,并对其中的难题了如指掌,只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在提出教学问题后,要做的是预留时间,使学生去独立探究,而不是立马给出问题答案,而学生会在教材文本中找公式,并结合公式一步一步地去计算,这一环节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也为培养核心素养打下基础,此外,教师也可激励学生相互讨论,要求他们对比结果,交换建议与解题思路,最后由教师给出最终正确答案,为其指出思维误区。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这一内容时,可先要求学生说出周围常见的圆形物品,为给出答案,学生就会转动大脑进行思考,踊跃地联系生活实际,以此为基础,教师可选取硬币进行举例,要求他们计算出硬币的周长,激励其在课堂中交流讨论,根据学生所提出的办法,教师可以用一条细绳围着硬币绕一圈,再将细绳放在直尺上进行测量,最后再告诉他们,细绳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此种提问式教学能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也能使其迅速理解课程内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提出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问题,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些有趣的教学内容,也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将目光放在黑板上,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动力被调动起来,他们也能完全进入学习状态。
三、结语
总之,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实际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提出思考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必须要着重做好备课工作,合理设计提问环节,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彦珠.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教育,2019(22):77.
[2]蒋云英.小学数学提问艺术分析[J].魅力中国,2020(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