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湖北在全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近日,湖北省委召开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開展此项实践活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力量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是喜迎党的二十大、着力营造“三个环境”的具体行动。党员干部下到基层,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得人心、暖民心、筑同心的好事实事。
下基层,不是“为下而下”走形式,不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必须与基层同理、与群众共情,实现情感和心灵上的到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人民的公仆,要有人民视角、人民情怀。深深扎根人民、始终信仰人民;无限热爱人民,矢志造福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引领人民……党员干部必须坚持至深、至浓、至热的人民情怀,始终“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积极到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打不开的地方去。拥有这份情怀,是与人民群众共情的前提与基础;拥有这份情怀,才能交上“掏心窝子”的基层朋友,才能把基层情况搞清楚、弄明白。
换位思考非凭一时兴致。与基层同理,就是要与基层党员、群众持续地感同身受,能站在基层的客观立场上看问题,从他人的角度或主观世界出发,于同理的情感和行动中进行彼此的融合。党员干部下基层,需要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能收获什么,时刻保持与群众的沟通互动,了解他们的诉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做好详细记录,将这些基层的问题、群众的心声带回来,结合工作职能和实际需求给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听不如看,看不如干。“基层是最好的跑马场”,党员干部走出去、沉下来,同群众打成一片,这既是践行群众路线让“脚下沾泥”的好时机,也是提升我们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好机会,更是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式。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干,与“百姓师父”同吃同住同劳动,遭遇困扰群众的真实难题,才能将心比心,从而把在群众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帮助、服务他们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共情才能共鸣,共鸣才能同心,同心才能共振。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问计问需于人民,设身处地为人民,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56287A2A-30D7-47A3-85A2-7671DAA78C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