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目标中提出明确要求:幼儿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因此,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幼儿日后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现状
合作活动参与意识有待提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可知,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大班幼儿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特别注重自己的感受,常常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因此更倾向于独自活动,合作活动中的参与性不强,合作意识薄弱,仍有上升空间。
合作情緒问题层见叠出 在大班幼儿的交往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幼儿会因为想法或者材料出现冲突矛盾,甚至出现较大的情绪反应。教师一般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只是以简单的互相道歉的方式来平息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从出现合作问题的根源去寻找缘由,就会出现同伴合作中不断产生问题、发生矛盾、教师无效解决的不良循环,因此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以及合理化解合作中情绪问题的能力就会较弱。
合作能力水平发展不均 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合作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会存在高低不同。一些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容易占据主动地位,能够根据自身或者同伴的想法协商、分工完成任务,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比较被动,参与感就比较低,相对来说合作的情感体验也不会愉悦。
合作式项目活动的实施途径
项目活动不同于传统活动模式,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在亲身经历,获得多元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他们开始尝试与同伴商量、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习梳理问题等。集体操作中,我们主要借助幼儿毕业典礼,以项目活动的形式,通过“发现问题—经验准备—实践操作—分享展示”四步递进促进幼儿合作认知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合作情感的体验,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出适宜幼儿的共情策略,以多元的评价方式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并运用习得的技能与人协商、交流完成任务,实现最终的目标,最终使得合作能力有所提升和发展。同时,在项目行进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跟进与优化共情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图1)。
活动的开展,幼儿充满了兴趣与疑问。毕业典礼活动有哪些环节?幼儿得知可以自主承办毕业典礼活动时,异常兴奋,极度热情。但要策划毕业典礼首先要知道毕业典礼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每一个环节如何具体操作。对此,教师通过激发幼儿的已有活动经验,对于已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分享,同时也有很多幼儿提出“我们毕业时也要一起唱毕业歌吗?”“我们要在哪里举办活动呢?要布置成什么样子呢?”“毕业典礼会不会有礼物呀?”等问题,对自己疑问的、想要去探究调查的问题以图画、前书写的形式进行记录,最终将其进行装订整理,形成活动问题手册。然后,再将幼儿的问题手册通过集体归纳与梳理,将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合并与划分,最终将毕业典礼活动的筹办工作划分为节目设计组、场地布置组、海报宣传组、礼物筹备组。不同组别的设定,给幼儿创设了合作的情境,幼儿根据任务目标的不同以及自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加入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活动。
分析活动实施,延伸合作经验 分析活动的组织要素可以发现,活动为任务指向性活动,目标性较强,需要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才能完成,幼儿个体难以独自完成活动的组织承办。因此,需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合作机会,机会的增加也为共情策略的探索和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幼儿加入不同任务的小组之后,对于如何才能高质快速地完成任务进行了深入分析,知道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路径,但幼儿对于合作的认知并没有形象化感受。
例如,在确定任务小组之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小组加入时,豆豆最先选择场地布置这一组,但后面再有幼儿加入时,他却不愿意,他觉得自己一个人也能完成,不想和其他幼儿一起。由此看出,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尚处在初级阶段,合作习惯和方法都比较缺乏,甚至不愿意合作。在对幼儿进行更深一步访谈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合作存在着一定的片面认知,认为合作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对于任务的完成并没有什么帮助。对此,我们依托本园的“共情交往”课程,借助丹尼尔的共情视频,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懂得有些事情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通过同伴合作完成,从而理解合作的意义,对于合作有了初步认知,能够为完成同一目标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索合作的方法,最终能够感受合作完成一件事情的快乐和成就感,对于接下来亲身参与小组合作活动产生更多的期待。
操作任务清单,支持合作探究 在根据活动要素划分任务清单,形成任务小组之后,幼儿对各小组的任务单进行再次细化,具体分工。节目设计小组中的幼儿根据“毕业典礼我想表演什么?如果让你来选择,你想表演什么节目?”的问题进行讨论。在确定节目之后进行二次分组,通过对前期合作经验的内化,幼儿决定筛选节目成员,制定合作计划,竞选组长,队形编排,对小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促进了合作的形成,也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展。例如,在队形编排的过程中,小组长通过收集组员的不同意见,通过协商交流,不断地进行验证操作,最终将设计图进行呈现,且依据此图开始了节目的排练。
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各小组间的任务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联系,涉及两组间的协商与合作。这给予了幼儿更多合作交往的机会,通过将小组内合作的策略运用到组外,为幼儿合作技能的运用与经验整合增加提供了机会。毕业典礼活动的完成需要各个小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每一小组有自己的任务量,以任务单来驱动幼儿,定期会有针对任务完成情况的交流与展示,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将幼儿在合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不断发现合作问题,解决合作问题,以此来推动合作,促进毕业典礼活动的开展。
展示探究成果,多元合作评价 毕业典礼是对幼儿探索结果的完美展示,活动得以活动圆满进行,使幼儿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自我价值得到凸显,获得了积极的合作体验,不仅对于毕业典礼活动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积累了经验,也获得了积极的合作体验。
此外,作为大班幼儿,有了被肯定、被赞扬的需求。教师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对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对于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赞扬,能够使其产生愉悦的合作体验;对于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寻找解决策略,能够帮助幼儿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得以迁移运用,提升合作水平。及時性评价能够帮助幼儿强化当下的合作经验、帮助教师优化调整共情策略,同时通过项目活动对幼儿合作能力的促进也需要运用专业的检核方法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中教师通过“小卡车竞赛”游戏、《幼儿合作情感量表》对幼儿在活动前后的合作能力、合作情感进行测评,通过前后测的对比发现幼儿的合作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递进共情策略 提高合作水平
项目活动中的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及合作活动的进行并不是令行如流的,在对幼儿进行合作情感测量时,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能选择好的方法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吗?什么方法?请举例具体说说”。这一阶段的幼儿,他们的情绪外显,合作中遇到矛盾冲突很容易表现在脸上,通过递进共情策略进行移情训练,能够帮助幼儿进一步识别更为复杂的情绪。因此,我们引导幼儿以角色扮演方式,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同伴的感受,并通过正确的对话方法,真正做到悦己达人,促进合作的达成。
表情认知—情绪识别 观察到幼儿在合作活动中很容易忽视对方的感受或者情绪,对于同伴情绪的识别的敏感度很弱,发现不了合作问题,也就导致了合作的不愉快。而通过面部的肌肉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是情绪外部表现最主要的方面。幼儿很容易会将自己的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进行外显,且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识别基本情绪表现的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幼儿六种基本情绪(愤怒、厌恶、恐惧、高兴、悲伤和惊奇)的训练,让幼儿理解每种情绪所表现出的特征,正确认识相应的情绪反应。
情境创设—情绪理解 幼儿对基本的情绪表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呢?对此,我们以视频透析的方式,将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反应拍摄成视频,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视频,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几种情绪表现,并能对不同情绪的表现、感觉做出区分。将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视频的学习,幼儿更能够带入情绪去理解别人,通过观察同伴情绪表达,探讨同伴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幼儿觉察同伴情绪,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和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幼儿对于同伴的情绪觉察的敏感度有所提高,但是如何更好地与同伴幼儿共情对话,需要逐步尝试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开始探索解决策略。
共情小屋—情绪表达 情绪问题的解决是首要处理的,在班级里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出温馨、隐秘、柔软、漂亮相对安静又半封闭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能大胆尝试探索的心理环境,使其成为真正属于他们的、可以自由表述和游戏的地方。幼儿在此空间中可以与娃娃、录音鸭等玩具材料进行情绪的分享,也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互诉悄悄话,以此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在图书区陈列丹尼尔的情绪故事绘本,以丹尼尔具体的故事情境来让幼儿感受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消极情绪的表现和影响,同时会在共情屋进行故事表演,在表达和模仿体验中感受消极情绪对人发展的负面作用,同时将生活中发生的情绪故事情景再现,以讨论、讲述、总结的方式,对情绪的产生原因、感觉等进行归纳,在提取经验的过程中也逐渐练习了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经验迁移—情绪调节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一步深化幼儿对情绪的认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展开合作,掌握更多的合作技能,在满足自身交往需要的同时也将合作的策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共情交往的能力。幼儿将所学到的内容运用于项目合作中,逐渐关注同伴的情绪,能够在觉察到同伴情绪时用合适的方法去表达。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的实践经历。
项目活动四步骤的实施逐步帮幼儿奠定了合作的认知,创设了更多合作的机会,掌握了必要的合作技能。通过递进共情策略,进行移情训练,幼儿进一步地去识别更为复杂的情绪,以角色扮演方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体验同伴的感受,并能运用适宜的方式去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了合作活动的高效完成。在活动的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实施的经验对共情策略进行进一步提炼,使其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且运用起来更为方便、有效。
【本文系2021年杭州市拱墅区教科室主任专项课题基于“‘项目共情+’,推进大班合作的共情策略研究” (立项编号:R2021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