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配置中心退药情况及PDCA质量控制的实践效果分析

2022-06-09 06:02:20戴丽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差错损耗药品

戴丽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依据国际标准以及药物的特性进行药物的配置的工作,包含全静脉的营养、抗生素与细胞的毒性等药物的配置,由专业培训后的医护人员与药学人员实施操作,其工作重点是确保实施静脉用药的安全性[1-2]。由于人员培训、规范操作、差错防治与管理经验等因素不当,易导致排药差错,使用药质量下降,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医疗纠纷。故而,实施有效方法改善PIVAS护理管理的质量至关重要。研究表明[3],常规管理缺乏完善的系统性,无法有效改善排药差错及退药的发生率。PDCA质量控制为全面且科学的管理程序,共分为P(计划Plan)、D(实施Do)、C(检查Check)与A(处理Action)四个部分,能实现管理中的无间隙衔接配药工序,且遵守循环往复的原则,进而降低差错,改善退药情况[4-5]。因此,本研究在PIVAS实施PDCA质量控制,以期减少退药情况,寻求更为安全的管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从2017年12月本院PIVAS入职的38名新护士开展研究,其中男3例,女35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34±4.23)岁;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2名,大专15例,本科及以上21例。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参照组,其中调配药物4 873袋,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实施PDCA质量控制设为观察组,其中调配药物4 952袋。选用前后对照法对比两组护士静脉药物的配置差错及退药情况。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专业医师进行排药单的开具并由医护人员送达PIVAS,该科室医务人员依照医嘱排药后再根据顺序出仓;相应医护人员领取药物后为患者提供治疗。观察组实施PDCA质量控制:(1)组建PDCA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由药剂科的主任及护士长等组成,工作经验皆较丰富,且受过专业的排药相关培训,通过考核后上岗。定期邀请PDCA质量控制管理专家实施专业培训。(2)P:①护理人员和待进行输液患者及其家属提前沟通,记录患者药物过敏等情况,了解其所需药物性质;②详细阐述输液目的,并对所用药物的名称、疗程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介绍,观察患者血管状况,对后期输液情况有所了解;③依据医嘱实施药物的三查七对,即输注药物的名称、有效期、生产批号、配药比例以及用法用量等,若含有患者的过敏药物、可疑医嘱以及配伍禁忌等状况,需立即向主治医师反映,进行相关用药的查阅。依照既往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定期举行相关培训,控制其排药的关键环节,减少工作所需流程,完善监督体系,且进行不定期的抽查。(3)D:①药物配置期间需实施药物查对,按照批次进行摆放以及贴标签等,确保操作均为无菌环境,达到用药的安全性;②配药期间需反复实施医嘱单、治疗单、药品总量以及注射单的核对,确保无错漏;排班相关制度进行充分完善,明确工作量与内容。易产生混淆的药品需进行提示牌的张贴,同病区的排药单需统一打印。③参照静脉药物的特性进行配置,合理实施配置顺序与时间,降低药物的丢失与浪费。加强工作的效率,同时达到用药的合理化。④规范相应的输液流程,降低交叉配药现象;非常用药物的配制方法与剂量需明确,指定专用护理人员进行高危药物的配置。安排配置相应药品需具有合理的出仓顺序,降低审核混乱现象。(4)C:①医护人员每天进行工作记录,发生的差错事件在每月实施汇总;②需定期进行工作抽查,分析检查结果,尽早找到科室里具有的问题,进行相应改善;③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并发放,收集PIVAS工作期间的不足,根据调查的结果,填写质量控制反馈表。(5)A:检查阶段利用多种形式将PIVAS工作里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讨论出相应整改意见,维持既往的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质量,实施改进措施后在下次的循环管理里对其整体状况采取实时追踪,该过程令整个科室的工作形成由下自上后,再由上自下循环系统[6-7]。

1.3 观察指标 (1)排药差错:比较两组退药及药品损耗情况。(2)选取本院自制PIVAS效果评估量表实施效果评估,内容有学习相似药品、规范操作、药品归类、考核及定期培训等,每项皆是0~10分,其中分值越低,则表示实施的效果越差。(3)选取本院自制PIVAS医护人员能力考核量表实施能力评估,内容有凝聚、执行、解决问题及沟通等能力评分,每项皆是0~25分,分数越低,则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越差。

2 结果

2.1 退药及药品损耗情况 观察组退药、药品损耗及总差错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退药及药品损耗情况比较[袋(%)]

2.2 PIVAS效果评估量表相关指标 观察组PIVAS效果评估量表相关指标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PIVAS效果评估量表相关指标比较分)

2.3 护理人员能力考核相关指标 观察组护理人员能力考核相关指标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能力考核相关指标比较分)

3 讨论

PIVAS为临床的辅助科室,主要保障各科室的治疗质量以及用药安全,对PIVAS实施管理有助于医护人员顺利排药。考虑到PIVAS管理受诸如频繁药品包装更新、配置相关制度欠缺、考核制度不完善、责任心较差、环境嘈杂、操作的流程不熟悉以及退药的处理不当等因素的干扰,故在排药期间实施PIVAS有效管理来增强药品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据张虹等[8]研究,总结PIVAS工作产生低质量的相关原因,实施PDCA管理,运用个性化措施持续改进,医院PIVAS配置的速度显著提升,配置退药率与药品的损耗率明显降低,PIVAS工作质量大幅度改善,基于此,本文旨在探寻PDCA质量控制管理在PIVAS的实践效果及退药情况。通过本院自行拟定的PIVAS效果评估量表,从学习相似药品、规范操作、药品归类、考核以及定期培训等考察护理人员PDCA质量控制知识的掌握度,并侧重于提高护理人员凝聚、执行、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等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退药以及药品损耗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由此可见:在PIVAS的管理中实施PDCA质量控制,能显著降低退药以及药品损耗情况,从而保障了排药差错的优良率。与王桂琴等[9]的研究结果呈较大的类似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IVAS管理效果评估与护理人员能力相关指标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可见:PDCA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利用计划(P)、实施(D)、检查(C)以及处理(A)四个阶段进行无间隙的连接管理,从而显著提高PIVAS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其研究能得到较佳结果原因,分为以下几点[10-11]:(1)给予护理人员实施专业化的培训,令其正确理解认识该模式,进而改善PIVAS的排药管理。(2)计划P阶段:对排药的差错相关状况进行统计,依照其差错的类型实施分门别类,进而找到导致退药及药品损耗等差错产生的原因。具体的原因有人员因素、流程因素以及药品因素,并实施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岗前培训、加强药品的管理及规范相关操作的流程等,进而减少排药的差错。(3)实施D阶段:定期的排药相关培训,分类较易出现差错的药物以及惯性思维导致差错的药品,从而增加专业性的分辨能力。规范排药的流程和核对等工作,排班与交接班的制度完善,复核选取双人实施,进而降低差错发生。药物相关禁忌证以及适应证进行明确,高危药品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审方的编批以及退药的核对进行重视,并实施定期的考核,达到减少排药差错的目的。易混淆的药物进行警示标识的设置,类似药物有效归类,重视新进的药物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以及执行的能力。(4)检查C阶段:上述的相关工作实施相应的效果检查及监督,设置考核制度与方法,把其评估所得结果统计到护理人员个人的绩效里,从而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凝聚力。(5)处理A阶段:在管理期间产生问题实施分析与总结,利用分析所得的具体问题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统计良好的措施,并在下次的循环管理里循环往复,从而对工作方法不断的改进,减少退药及药品损耗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PIVAS实施PDCA质量控制能有效降低退药情况,减少药品损耗,增强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执行的能力,在配置工作的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本研究的相关样本量较少,仍需实施大量相关研究证实后再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差错损耗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新闻传播(2016年17期)2016-07-19 10:12:05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