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明 王海丽
名师押题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市学军中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是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团员、青年到荣誉军人福利院举行慰问活动,向英勇的老军人致以节日的问候;二是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园,听红军长征故事,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三是学校德育处、语文组联合举办了“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唱响爱国拥军壮丽之歌”主题演讲,抒发青年一代的爱国拥军情怀;四是学校八一文学社组织编写“致敬人民英雄,立志报国从军”主题专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隆重庆祝建军节。五是学校体卫艺处组织学生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金刚川》《跨过鸭绿江》,并开展了“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征文活动。
请从下列任务中选取一项作文,文意自定,文题自拟;注意文体特征;不少于800字。
1.以团支部书记“志军”的名义,给福利院荣誉军人写一篇慰问信。
2.以红军长征纪念园讲解员“榴花”的名义,写一篇解说词。
3.以学生“洪阳”的名义,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演讲活动。
4.以学生“艾军”的名义,给八一文学社主题专刊写一篇文章。
5.以学生“高军”的名义,写一篇抗美援朝电影的观后感。
立意指导
这是一道情境式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题创设的情境为:市学军中学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的写作任务是:1.写慰问信;2.写解说词;3.写演讲稿;4.写专刊文章;5.写观后感。
五项写作“任务”具有共同的立意: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回顾光辉的革命历史,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礼赞为缔造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辈,歌颂和平建设时期奋不顾身、甘愿奉献的人民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让英雄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赓续传承、砥砺奮进。
五项写作“任务”具有不同的选材与表达形式。
任务1:以团支部书记“志军”的名义,给福利院荣誉军人写慰问信,内容上要有节日的慰问与祝贺,要点赞荣誉军人对党忠诚、甘于奉献的精神风采,可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爱国拥军、立志从军报国的心愿。文体特征要鲜明,书信格式正确,运用第二人称,用语亲切,直抒胸臆。
任务2:以讲解员“榴花”的名义,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纪念园的解说词,内容可从纪念园的外景、造型写起,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在介绍“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图文展览时,应把描述画面与揭示意义结合起来,并点缀议论、抒情。
任务3:以学生“洪阳”的名义写主题演讲稿,应紧扣“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唱响爱国拥军壮丽之歌”这一主旨。行文上,可简要概述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与辉煌成就,重点要放在写身边的优秀军人事迹,反映他们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风采,在记叙中倾诉爱国拥军的热切情怀。演讲稿还要注重现场感、代入感,运用排比句营造氛围,借助反问句引人思索,平添艺术感染力。
任务4:以学生“艾军”的名义给文学社专刊写文章,要突出“致敬人民英雄,立志报国从军”这一主题。可以概括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来的丰功伟绩,弘扬人民军队的崇高精神,记叙自己熟悉的优秀军人的故事,表达自己热爱军人、立志从军报国的美好心愿。
任务5:以学生“高军”的名义,写一篇抗美援朝电影的观后感。行文要联系《长津湖》《金刚川》《跨过鸭绿江》的有关剧情,把“观”与“感”“叙”与“议”融合起来,重点表达“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这一要义,提醒自己要珍惜和平生活,心存爱国拥军之志,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佳作展示
佳作一·书信
致福利院荣誉军人的一封信
叶珊珊
敬爱的军人爷爷们:
你们好!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我代表我校全体团员,向你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95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那是一支信仰坚定的队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是我们永不会忘却的正义力量。
流年泼墨,将你们辉煌的功绩镌刻于历史的丰碑上,永不褪色。
忆往昔峥嵘岁月。大革命失败,为了挽救中国革命,紧要关头,革命先烈毅然投身作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便是那点点星火,燃烧片片原野,驱走种种害虫,而自己即使可能化为灰烬,也依然坚持奉献,依然坚定信念,跟随党的步伐勇敢向前。于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你们铿锵的脚步,解放战争中有你们英武坚毅的身姿,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你们坚韧不拔的身影。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亦有你们不可磨灭的功劳。
岁月缝花,织不尽我们对你们由衷的感激与爱戴。
曾走过绿荫花溪,也踏过风骨万里,你们用血肉之躯为国家和人民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高墙。我们幸得你们无私的庇护,才能快乐无忧地学习与成长。是你们用自己宝贵的年华换来了今日之太平盛世。
时光执笔,我们将替你们继续书写这盛世的华丽篇章。
历史奔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中华。如今的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的步伐向前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国家因为有你们而骄傲,我们因为有你们而有了奋进的动力。如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未来的路我们定不负你们所期!
值此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我再次代表全校团员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此致
敬礼!
校团支部书记:志军
2022年x月x日
【点评】
叙议结合,情真意切。这篇慰问信概括叙述了人民军队在血与火中诞生以及荣誉军人在革命战争中建功立业的史实,用“流年泼墨”“岁月缝花”“时光执笔”三个小段结构全篇,并生发议论,真情点染,字里行间蕴含着当代青年对荣誉军人和革命先辈的爱戴与缅怀之意。
佳作二·解说词
铭记历史 不忘英雄
郭昌东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红军长征纪念园。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榴花。红军长征纪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我市为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而兴建的。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纪念广场、纪念馆等组成。
进入纪念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入口小广场,广场上的主题雕塑“红军魂”高7.5米,象征着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已有75周年;底座长8.6米,象征当年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有8.6万余人。雕塑采用红色花岗岩材质,在白云蓝天绿树的掩映下,愈发显得巍峨、雄壮。凝视浮雕,似乎能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弥漫、枪炮隆隆、战马嘶吼、号角争鸣。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走进长征纪念馆,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其间共经过14个省,总行程约两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画为《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国民党军兵分多路夹击红军,逼着中央红军向大渡河方向靠近。面对河宽300米、水深流急的大渡河,当时的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突击队冒着触碰礁石、船毁人亡的危险,向大渡河对岸冲去,利用石阶死角掩护,抓住时机拼杀,硬是在敌人自以为坚不可摧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缺口,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计划。这幅画再现了“大渡河上孤舟勇,踩波踏浪杀敌寇”的豪迈场面。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谈到了此次强渡的深远意义:“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有可能被消灭。”
大家看,前面这座桥是按照真实的泸定桥高度还原的。可以看到,在泸定桥的下面,是万丈深渊,深不见底。我们知道,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对于当时的中央红军来说,夺取这座桥意义重大。正如老红军说的那样:“泸定桥,能否夺取,直接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面对被国民党拆掉踏板的桥,将士们奋不顾身向桥头匍匐攀爬,冒着枪林弹雨,在铁索上不停改变着爬桥姿势。正要接近对岸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了火,铁索被烧得滚烫,红军不顾熊熊烈火冲过去,以困难作动力,“飞过”泸定桥,力挫敌军。此次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也为长征的最后胜利做了铺垫。
这边展出的内容是四渡赤水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1960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过: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继续参观长征纪念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长征途中,我们党失去了许许多多优秀兒女,他们是英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
历史值得我们铭记,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我们也会永远铭记。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对信念的执着追求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敬仰他们,因为他们不怕牺牲、顶天立地,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勇往直前,迈步新征程!
尊敬的各位来宾,纪念园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您参观长征纪念园,重温那段峥嵘的岁月!
【点评】
讲述往事,礼赞英雄。这篇解说词从红军长征纪念园外观说起,由外而内,移步换景,重点介绍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讲解之中既有画面感,又有议论点染,凸了文体特征,升华了文章主旨。
佳作三·观后感
把功勋写在朝鲜的大地上
——抗美援朝电影观后感
吴佳佳
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雪山寒峻岭,巍巍葬忠魂!这是我观看系列抗美援朝电影后最直观的感受。
怀揣赤子心奔赴朝鲜。志愿军战士们义无反顾奔赴朝鲜战场,在战争、鲜血、炮火声中,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他们把功勋写在了朝鲜的大地上。
透过历史迷雾,我看到革命英雄在战场上英勇奋战舍生忘死的身影,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雪地里,战士们着单衣行军,饿了只能啃着冻得硬邦邦的土豆;我看到英雄杨根思,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他从容不迫地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无论前面是多么凶狠的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绝不后退,因为身后是国家和人民。
把功勋写在朝鲜的大地上,革命先辈们拥有钢铁般坚定的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你看《跨过鸭绿江》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的壮阔场面,向世界昭示着我们奋勇保家卫国的决心!影片中,第38军军长梁兴初忍着眼泪,字字铿锵地说:不能撤销38军的番号,前线的将士们对得起这个番号,飞虎山的石头能为他们正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革命先辈们昂首挺胸、正气凛然、意志坚定,任何困难都不能将他们压倒。
把功勋写在朝鲜的大地上,革命先辈们具有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虽九死其犹未悔。《长津湖》电影中,毛岸英化名志愿军司令部的“刘秘书”,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战士以持枪的姿势被冻成冰雕……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直至杀出重围,最后取得胜利,正是来自他们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
和平本不易,吾辈当自强。英雄的足迹,犹如夜空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着前行之路。英雄杨根思说:“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先辈的精神,像他们一样坚强勇敢,努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磨炼自身本领,追随先辈的脚步,报效祖国和人民。
抗美援朝,先辈们把功勋写在了朝鲜的大地上,既帮助了友邻,又保卫了祖国。他们的精神不会消失,他们的奉献我们会永远铭记!先辈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幸福的生活环境,吾辈青年当从先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愿我们都能努力向上,不负时光不负己心,不负英雄,不负祖国!
学生:高军
【点评】
精准选材,凸显主旨。这篇抗美援朝电影观后感把记叙电影内容与抒发主观感受结合起来,从志愿军战士“拥有钢铁般坚定的信仰”与“具有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两个方面展开评述,并“代入”当今青年的责任担当,富于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