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芳 莫丽梅 李翔
【摘要】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论述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育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育的背景、路径,提出建立“1+X”农产品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机制、在培训中融入新乡贤精神、采用混合式培训模式、明确“政校企行”四方的任务等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育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 政校企行协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8-0004-04
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指导纲领。乡村兴则中国兴,人才兴则乡村兴,培育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乡村社会进行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空心化、青壮年逃离乡村等问题的出现。如何让青壮年人才回归乡村、发展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具有坚守乡村文化理念、传承乡村文明、新乡贤精神等精神特质,掌握较强电子商务技术技能,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
一、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背景
(一)政策要求
由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任务,这是我国首次把“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写入国家文件。文件对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中职学校应依托本地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研发和完善农特产品店铺运营、农产品商品摄影与美工、农产品包装、农产品直播带货等课程的步伐;加强对具备相应条件的当地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合作社社员、退伍军人等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注重训后的指导服务,提高电商创业就业的转化率,加快乡村经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另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应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不断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载体及师资、准入标准、认证体系的建设,着力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具体方式,即开展“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随着各类文件的出台,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提上了乡村振兴的日程。
(二)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防止已脱贫的农民再返贫,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致富路,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前乡村经济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农产品销售,而农产品的销售离不开电商渠道,但我国农村电商尚处在发展初始阶段,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电商专业人才、农产品电商销售档次有待提升、电商平台销售模式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在我国推进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如果某一村庄拥有能够进行电商创业的人才,便能够带动该村农民走上电商致富的道路。也就是说,抓好一个农村电商创业典型,即可带动一群农民、搞活一方经济。实践充分表明,发挥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调动农民群众的发展动力,提高村民的电商意识和创业能力,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三)培育现状
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是我国近年新出现的特有现象,国外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研究成果也几乎为零,仅有网络上的一些关于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的典型案例的相关报道。目前,关于农村电商创业的研究,主要倾向于探索电商扶贫模式,专门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研究还非常少,而且据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四)理论依据
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育需要多方协同完成,目前主要依靠“政校企行”四方协同,即县域政府、职业院校、各类相关企业、电商行业组织四方采取战略协同、需求协同、组织协同的合作模式。其中,战略协同是指职业院校和县域政府二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协同,院校和政府有共同合作的愿景,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上达成共识。需求协同是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县域经济、企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学校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双方要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互换、提升,推动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组织协同是各方协同推进育才工作,是承载协同育才全过程的组织模式,主要依靠农村产业合作社、电商创业实训基地、合作研究中心、线上线下技能学习平台等行业组织,搭建协同合作的桥梁,实现“政校企行”四方联动推进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育。
二、培养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路径
作为广西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广西物资学校电商专业早在六年前便开始了农村电商培训、农产品电商项目孵化等实践研究,逐步探索出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培养一个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需要经历从电商新手到电商能手再到创业带头人的成长阶段,才有勇气、有能力、有资源進行农村电商创业,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在开展实践研究过程中,广西物资学校协同其他职业院校、县域政府、各类电商相关企业、电商协会建成了智慧农商服务中心,以“三层递进,精准服务”的模式推进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育。所谓“三层递进”即“新手→能手→创业带头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递进的关系;“精准服务”即针对每一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不同,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服务。
(一)培育农村电商新手
农村电商新手是由当地政府组织召集的各村、乡镇等有意愿学习电商知识和技术的民众,主要是当地返乡青年、农民、个体户、企业员工或管理者、政府工作人员等。由于这些“新手”在学历、年龄、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而且缺乏基本的电商知识、电商创业能力,因此对农村电商新手的培养,广西物资学校主要进行知识、技能的普及性培训,由学校教师开展线下集中培训、线上分类培训。4F16352E-C69C-4247-B9DC-B0583A7A70A0
(二)培育农村电商能手
培育农村电商能手需要学校、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共同參与。在具体工作中,政府主要负责召集新手培养阶段的参训学员,或本就具有电商基础的民众参与能手训练,并提供一些便利政策。行业组织在其中起桥梁作用,主要联合农商企业、平台企业与政府、学校共同开展能手培训工作。职业院校教师则与企业运营导师共同组成培训服务团,对学校运行的农产品电商项目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反复对学员进行电商项目操作培训,帮助学员孵化农产品品牌,培养电商技术能手。
(三)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
农村电商能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实践,在资源获取能力、实操能力等方面都有提高后,才具备了农村电商创业的能力。此时,当地政府可以逐步组织电商能手、当地民众共同开展农产品电商创业运营实践。在此基础上,“政校企行”四方继续在资源、技术等方面对电商创业者予以帮扶,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期碰到的种种困难,带领创业者逐步打开农产品销路、提高农产品销量,将农村电商创业者培养为创业带头人,然后特聘创业带头人为服务团的企业运营导师,反哺乡村振兴电商人才的培育。
近年来,广西物资学校智慧农商服务中心按照“三层递进,精准服务”的模式,探索出农村电商普及性混合式培训、农产品电商运营技术技能精准指导、农产品品牌孵化导师制等培养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有效举措。如今,这些举措已成功得到推广应用,助推防城港东兴市、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柳州市柳城县等地,依照“新手→能手→创业带头人”的模式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在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提升了当地自我造血的能力,解决了因学校提供的培训服务周期短、服务不深入而导致服务模式单一、成效不显著等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效。
三、培养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策略
(一)建立“1+X”农产品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机制
农产品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响应国家关于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改革的号召,而建立起来的农村电商领域的专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机制。在运用该机制过程中,广西物资学校与相关企业、行业形成合力,结合国家的相应标准,并综合运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以“精、深、新”为理念重新制定了证书标准,然后在充分调研农村电商产业需求、对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聚焦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品牌运营、农产品供应链及营销渠道管理等核心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点考查。该机制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在知识设计上,主要针对电商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最新的思路、流程、方法、技巧等;二是在技能考核上,主要以电商实际工作应用为场景,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考查,并根据实际需求拓展技能范围、拔高技能水平要求。
“1+X”农产品电商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三个等级,分别是“1+X”农产品电商运营初级证书、“1+X”农产品电商运营中级证书、“1+X”农产品电商运营高级证书。其中,初级证书对应农村电商新手的培训,中级证书对应农村电商能手的培训,高级证书对应农产品电商运营项目的创业孵化及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训。
1.“1+X”农产品电商运营初级证书的考核
“1+X”农产品电商运营初级证书的考核对应的是农村电商新手培训,其考核内容主要有:一是农产品电商日常运营,包含农产品营销渠道日常维护、农产品上架与维护、农产品订单管理;二是农产品客户服务,包含农产品客户问题解答、农产品交易促成、农产品订单纠纷处理;三是农产品营销执行,包含农产品平台营销执行、农产品社交媒体日常运维、农产品直播与辅助执行、农产品短视频发布与维护。农村电商新手只有完成以上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1+X”农产品电商运营初级证书,才能开展农产品电商日常运营、客户服务、农产品营销执行等工作。
2.“1+X”农产品电商运营中级证书的考核
“1+X”农产品电商运营中级证书的考核对应的是农村电商能手培训,其考核内容主要有:一是农产品电商运营,包含农产品市场调研、农产品开发、农产品运营规划;二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包含农产品采购管理、农产品库存管理、农产品配送管理;三是农产品网络营销,包含农产品平台营销、农产品社交媒体营销、农产品直播营销、农产品短视频营销。农村电商能手只有完成以上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1+X”农产品电商运营中级证书,才能开展农产品电商运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工作,方可逐步开展电商创业。
3.“1+X”农产品电商运营高级证书的考核
“1+X”农产品电商运营高级证书的考核对应的是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训,其考核内容主要有:一是农产品品牌运营,包含农产品品牌定位、农产品品牌传播、农产品品牌维护;二是农产品营销策划,包含农产品营销方案制定、农产品营销方案优化;三是农产品渠道管理,包含农产品渠道规划、农产品渠道维护、农产品渠道拓展。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只有完成以上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1+X”农产品电商运营高级证书,成为合格的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才能开展农产品品牌运营、农产品营销方案制定与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管理等工作,才能有效解决电商创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带领当地民众走上创业致富道路。
(二)在培训中融入新乡贤精神
新乡贤是指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人。他们不但有德而且有为,一方面自觉遵纪守法、和睦邻里,为乡村的和谐稳定作出较大贡献;一方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乡贤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扎根于中国乡土的本土文化。然而,在商品文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乡贤精神渐渐沉寂,鲜有人提及。忽视乡贤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失去一个有力抓手。因此,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暨“新乡贤与新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国研讨会提出“新乡贤”一词;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新乡贤引领下的农村建设”。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开展新乡贤评选活动,选出了一批具有新乡贤精神的榜样人物,助推当地农村发展。4F16352E-C69C-4247-B9DC-B0583A7A70A0
在推动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培育过程中,只讲技能培训而忽视当地文化的滲透和先进思想的引领,很难让返乡青年或当地大学生热爱家乡、留在家乡、扎根家乡,更别说带领家乡发展了。所以,在对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进行培训与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讲解电商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培训中融入新乡贤精神。这不仅能提高学员的电商创业能力,还能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员留乡创业的斗志。
(三)采用混合式培训模式
混合式培训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依据培训需求与培训对象的特点,将线下培训与线上学习相结合、培训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地位相结合、完成学习与生活工作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使学员进行生产总结、经验分享及实践创新,以期达到最优的培训效果。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育,不仅需要系统化的培训,还需要长时间的农产品电商运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孵化电商项目,提高培育对象进行农产品电商运营项目孵化和运营,以及指导更多农村青年开展农产品电商运营的能力。而开展长期稳定的培训与项目跟踪,仅依靠面对面的线下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线上平台,开展线下、线上混合式培训。目前,广西物资学校使用的是“i博导”线上电商教学App进行线上培训。i博导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电商知识内容、视频与课程,还可以实现线上的沟通交流与指导。
(四)明确“政校企行”四方的职责与任务
实施“政校企行”四方协同共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需要当地县、乡(镇)两级政府和职业院校、各类电商企业、电商行业协会四方发挥各自优势,承担起不同的职责和任务,才能实现四方共育的效果。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是组织当地符合条件的青年农民、个体户等参与相关培训,并给学员或学生开展农产品电商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职业院校的责任主要是负责培训内容的梳理、培训工作的开展,以及落实农产品电商项目的孵化;企业的责任主要是为学员或学生提供农产品电商项目的运营方式与实操指导;行业协会的责任主要是融合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力量。
广西物资学校作为广西电商协会副会长单位,与相关协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践中,学校首先以协会副会长的身份与县域政府、农商企业深度沟通交流,明确了学校方面的责任,然后根据政府提供的学员情况与需求,设计培训内容,按照政府要求开展普及性培训,并在培训中不断发掘潜力学员,引导他们进行能手培训。在能手培育中,学校联合企业导师手把手对学员进行指导,并且提供真实的项目给学员反复操作,训练出电商能手;同时鼓励能手开展合作创业,以当地的农产品、农旅项目为基础,吸收当地的民众共同创业,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协同政府、企业、行业不断提供资源与技术指导,帮助能手成长为创业带头人。
近年来,广西物资学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着力构建“政校企行”四方协同育人模式,采用“三层递进,精准服务”路径,共同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解决了广西电商示范县农产品电商运营人才稀缺问题和农村电商培训瓶颈问题,以及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方式单一、过程艰难等问题,同时为农产品电商运营人员、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和农产品电商运营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提供了职业院校、政府、培训机构均可模仿和实践的路径,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目前,该模式已获得广西多个县、广西电商协会等的借鉴推行,而且学校于2021年加入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这一成果经验得以在更多中职学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冷玉芳.振兴乡村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20(6).
[2]宋美琴,邓庆文,廖克平,等.广西涉农高职院校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状[J].现代职业教育,2022(6).
[3]郑玉邦.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农家参谋,2021(24).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政校企行四方协同共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21A0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冷玉芳(1985— ),教育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农村电商、电商课程教学;莫丽梅(1979— ),工程硕士,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电商师资培养;李翔(1986— ),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跨境电商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
(责编 蒙秀溪)4F16352E-C69C-4247-B9DC-B0583A7A70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