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秋
摘 要: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师专业水平高低决定了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办和民办、城市和乡村的幼儿园教研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广西H市市直和各县区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现状,分析各片区幼儿园教研活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教研活动活动 现状
2018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各级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充实教研队伍,落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加强教研活动、区域教研,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2019年,广西H市教育部门出台《广西H市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持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成功破解“入园难”,基本满足全市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截至2020年底,广西H市共有幼儿园434所,比2010年增加了4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5所,比2010年增加了8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14所,比2010年增加了214所。适龄儿童在园人数8.047万人,比2010年增加4.02万人,人数翻了一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6%,比2010年增加了37.37%。在解决了群众“有学上”问题之后,紧接着就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如何快速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成为当下破解教育民生难题的关键问题。
教研活动是由幼儿园的保教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为解决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所有研究活动的总称。它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关系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一个地区幼儿园教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教育质量好坏。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广西H市市直和各县区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全市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现状,包括各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频次、方式、效果及需求,发现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方法和途径,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存在问题,分析和总结教研工作的优秀经验,为当下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理论研究做有益补充。
2.实践意义: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广西H市各片区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帮助幼儿园发展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提升教研活动成效,为一线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提供有效借鉴。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用调查软件“问卷星”,通过在线填写问卷的方式,向广西H市直属幼儿园及H县、Y城区、G城区和T区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转发问卷链接,共收到有效问卷758份,其中公办幼儿园591份,民办幼儿园167份。城市公办园189份,占比24.93%;城市民办园6份,占比0.79%;县镇公办园324份,占比42.74%;县镇民办园79份,占比10.42%;农村公办园78份,占比10.49%;农村民办园82份,占比10.82。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百分比统计和在线SPSS软件统计,进行单项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主要了解广西H市片区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的三个方面内容:1.市直和各县区幼儿园教研活动工作的开展情况;2.教师对教研活动基本认识和态度;3.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需求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对个别县区和幼儿园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该县区或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情況,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策略。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广西H市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基本现状
1.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清晰
(一)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本质特征,却对教研活动范畴的认识存在偏差
教研活动的本质在于“研”,只有开展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问题,进行研究,研讨,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是有效的教研。从调查来看,93.4%的教师都能准备把握住教研的本质特征,赞同教研活动就是“一起研讨,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但是,除此以外,有52.77%的教师也选择了“一起备课”;69.79%的教师选择了“听课、评课”和69%的教师选择了“接受培训”。可见,教师们对教研活动形式的把握还是处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式”教研。
(二)教师对教研活动和教研员的价值持肯定态度
调查显示,有69%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24.93%的教师认为“有帮助”,5.15%的教师认为“不太有帮助”,仅有0.92%的教师认为“没有帮助”。可见,大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价值都持有肯定的态度。在小部分认为教研活动对自身发展“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教师中,有人认为现有的教研活动过于形式化,教研过程都是领导的“一言堂”;个别民办园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听课”和“说课”,对自己没有帮助,有点浪费时间。在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的民办园,很多民办园迎合家长的需求,偷换概念,变相进行“小学化”教学,根本不会组织教研活动。即使偶尔有教研活动,也是观念陈旧的听课和评课,很少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在关于教研活动参与者与教师获益相关的调查中,要求教师对“高校专家、各级教研员、本园领导、其他幼儿园的 老师和退休老师”五个类别的人员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各级教研员得分最高,其次是高校专家和本园领导。教师对教研员参与教研活动带来的益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访谈中进一步显示,教师认为教研员对一线教学情况更了解,对理论也有一定的把握,更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地位不凸显,主体性不强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保教人员,一般在教研活动之前,组织者要先征集教研活动的主题,确保教研活动的内容来源于教师的实际教学,并在活动开展前通知活动参与者做好相关准备。其次,教研活动中要配备1名以上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主持人(教研员、园领导、保教主任或年级组长),教师作为参与主体要充分地参与研讨,才能激发教师们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共同解决问题。然而调查显示,在教研活动中,很多教研主题都是来源于学期初的规划,由园领导根据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或工作需要确定教研主题,教师少有选择教研主题的权利和自由;教研活动开展前,也没有事先要求教师做好相关准备;活动过程教师根据研讨的内容临时发表意见,很多老师“害怕”发言,担心讲错,没有营造起轻松民主的研讨氛围。
3.各幼儿园教研活动频次差异较大,总体偏低
调查显示,全市幼儿园每学期开展1—2次教研活动占比41.6%;每周开展一次的占比23.88%;每半月开展一次的占比13.46%;每月开展一次的占比17.41%;无教研活动的占比3.56%。可见,接近半数的幼儿园教研活动频次较低。市直和城区公办园教研活动力量相对强大,教研活动频次趋向合理,教研活动理念相对先进;县镇和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力量薄弱,教研活动频次低,教研活动时间缺乏保障。
通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幼儿园的性质与教研活动的频次并非呈正相关,继而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频次都涵盖了“每周一次”到“每学期1—2次”的范畴,说明教研活动频次不存在城乡差异,而与幼儿园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相关。在单独抽取选择“无教研”的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其基本属于T区的幼儿园。
经过对T区学前教育专干访谈发现,“无教研”情况在民办幼儿园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当地师资水平和教育观念,民办幼儿园很少主动开展教研活动。T区每学期会鼓励民办园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全市示范园开放周等活动,以帮助民办园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4.多数幼儿园教研目的不够明确、内容还不贴近实际
幼儿园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关于儿童发展和幼儿园教研的新理论,不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学领域普遍的本质性问题,也不是为了获取教学活动之外的任何事物。1幼儿园教研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为教学实践提供合理解决策略。在教师主体性难以体现的背景下,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被赋予了背离自身的其它目的,如为了完成幼儿园制定的保教计划、为了完成单位绩效考核指标、幼儿园课题研究的需要、上级部门的任务等。没有根源于教师自身需要的教研目的,偏离了教研活动本身意义和价值。在参与调查的大部分乡镇和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教研活动原本就“稀缺”,教研内容更难以做到关注教师日常教学问题。它们大部分教研内容来源于园领导做出的决定。
调查显示,有86.15%的教师反映幼儿园的教研内容“开学前已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开学后按计划执行”;有58.31%的教师认为教研内容会“根据幼儿园实际出现的问题生成”;33.7%的教师选择了教研内容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临时任务生成”;29.42%的教师认为教研内容由“教师轮流制定”;还有7.65%的教师认为教研内容还有其它来源途径。可见,教研内容来源的主要来源于计划。
5.大部分幼儿园教研形式传统,教研深度不够
访谈发现,教研主题的确定和教研内容类似,在市直和城区幼儿园,特别是城镇优质园的教研主题多数来源于教师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Y城区某示范园开展“如何与家长沟通”主题系列教研、某市直幼儿园引进了一套新的教具,围绕如何使用和发挥其教育价值,组织全园教师进行研讨。先请专家做理论培训,再请教师实际操作,提出问题和反思。教研形式涵盖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与研讨、活动观摩与评价等。反观乡村幼儿园和大部分民办园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一两次的研讨活动难以做到延续性,教研形式也基本以集体备课和观摩为主,形式单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不大。
6.专业引领不够,教研需求得不到满足
调查显示,教师希望在业务上获得指导,希望能有教研员去幼儿园观摩指导、参与本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答疑解惑等。
但在全市僅有H县有2个专职教研员的艰难情况下,全市大部分幼儿园都只能依赖本园的教研力量来开展教研活动。在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组建以后,每学期,广西H市会举行“示范园开放周”“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但这些活动以观摩为主要形式,缺乏研讨和研究,不能归之为教研活动。专业指导团队缺乏,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7.个别县区持续开展片区教研积累了丰富经验
虽然调查显示全市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也惊喜地发现,个别县区长期以来,持续开展片区教研活动,为乡镇幼儿园教研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H县本着积极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加强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和促进各乡镇学前教育交流的目的,设立了六个幼儿园教研协作片,分别包括:东一片,东阿片,廉州片,北片,西片,示范园片。每个协作片设召集人,负责组织该片区教研活动。自2013年以来,各协作片以研究幼儿园课程资源和教法为重点,以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主要形式,每学期负责两个乡镇的送教下乡活动,县城示范园骨干教师选送优秀课程,不断完善幼教教研网络、增强教研力量,切实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全县幼教教学的整体水平。尽管H县的教研协作片教研内容和教研形式还比较单一,但是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由行政力量推动片区教研开展,却走在了广西H市的前列,为解决乡镇幼儿园师资薄弱问题和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思路。
(二)对广西H市幼儿园教研活动现状的反思
1.幼儿园教研观念落后,教研体系不健全
教师对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认识决定着他们参与度和积极性。调查显示,虽然有69%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市听课和评课,有80.61%的教师认为公开研讨课这种教研形式对自己的专业提升最有帮助。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传统,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简单等同于“上课”,归根结底,是落后的教研观念所致。研“游戏”、研“材料”、研“指导策略”等内容没有深入教师心中,和教师教育观念也有很大关系。同时,调查显示,尽管个幼儿园有多种教研制度,如听评课制度、教研组建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专题研究管理制度、教研评价制度等,但没有相应的落实措施和考评制度,基本上以教师和园领导的总结评价为主。有85.36%的老师反映本园教研成果以“教研活动记录”呈现,很少能形成课题论文、教学设计、或体现在教学日常中。访谈发现,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多为园领导、保教主任和年级组长,参与教研的多为主班和配班老师,保育员基本不参与,他们成为幼儿园教研活动长期被忽视的群体。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的工作方向。教研内容偏重聚焦教学,较少关注“一日生活活动”和“游戏”,教研活动的组织缺乏保障和支撑,教研体系不健全,也导致了教研现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教研员数量严重缺乏,教研指导团队力量薄弱
除了幼儿园层面上的问题,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研机构层面上,幼儿园现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前教育教研员数量严重不足。但这一问题也不是广西H市独有的现象。2019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教科院对“三区三州”的调研显示:在区县层面,197个县级教研机构中只有45个有学前教研员,仅占23%。在设有教研员的区县,19.2%的教研员没有幼儿园工作经验,29.3%的教研员为非学前教育专业。2021年中国教科院对1125名学前教研员的调查显示:专职教研员仅占27.4%,兼职教研员占72.6%的高比例,其他学科或岗位兼任学前教研员的占28.5%。(刘占兰.加速提质,建好教研指导责任区.[J].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1日第3版)因为涉及编制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没办法在短期内解决。广西H市目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只有2人,全部在H县,其余县区仅G城区有1名兼职教研员,市级1名兼职教研员。相对全市434所幼儿园的庞大数量,这样的“配置”简直杯水车薪。这些兼职教研员本身工作繁重,所在单位很难支持她们工作时间到幼儿园现场指导教研,她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教研工作。调查还发现,兼职教研员是一份“无薪”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在选拔兼职教研员的时候老师们关心的是“工作量大不大?”,有的骨干老師直接以“本园工作任务都没办法完成,无法接受更多的任务”为由拒绝参加选拔。这间接导致了选拔出的兼职教研员资历尚浅,如广西H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在增补成员时,遇到了优秀教师不愿意报名,报名的教师大部分是中级职称都还达不到的年轻教师的尴尬局面。同时,因鲜有提升学习的机会,兼职教研员自身水平也受限。
3.幼儿园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大部分每学期只开展1—2次教研活动的幼儿园,都以“优质课比赛”等听课、评课的形式进行。这些教研活动脱离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如很多新手教师不知道如何缓解小班入园焦虑、如何组织区域游戏活动和针对不同年龄班级投放游戏材料;青年教师不知道如何突破职业瓶颈,如怎样才能科学进行幼小衔接;中年教师不知道如何克服职业倦怠等。这些实际的问题都难以在几次听课和评课中解决。关注游戏、关注儿童已成为当下学前教育的主旋律,而听课和评课这些传统的教研模式却依然占主导,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研活动形式内容的双双落后,不能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的真问题,教师参与性不高,教研效果不佳。
(三)对广西H市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建议
1.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幼儿园教研管理体系
传统、落后的教研观念显然已经阻碍了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学前教育倡导突显儿童主体性地位的今天,教研活动却因循守旧,忽视教师的需求,看不到教师的教育背景、教育观念和已有的经验。脱离教师的经验和需求,“自上而下”地开展教研活动,效果甚微。只有深刻把握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本质,理清教研目、内容、过程及评价,突显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现和解决保教工作中的真问题,才能真正开展好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本质特征是“研”,即要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过程才能称之为“教研”活动。专家讲座、业务培训、常规检查、非研讨式的技能评比,因缺乏实质性的研究活动,都不属于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师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保教工作的有效性。幼儿园教研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为保教而“研”,在保教中“研”,因此教研内容必须来源于教师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研形式包括传统的备课、说课、观摩研讨活动,还包括专题研讨活动、案例分析等。
同时,构建完善的教研体系,是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幼儿园教研的管理体系,由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牵头,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形成组织机构,划分责任片区,选聘片长,均衡布局,兼顾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各幼儿园要建立本园的教研管理体系。从园长、保教主任到年级组长,层层落实责任,保证本园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投入,构建优秀而完备的教研指导团队
教研水平的高低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质量息息相关。
提升教研质量水平离不开才、财和物的支持。在现有条件下,构建学前教育教研指导团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推出细化落实《关于北海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若干意见》的配套实施方案,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尽快组建全市范围内的教研指导责任网络。二是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每年划拨50-100万元作为学前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的专项经费用于责任区师资培训、研究活动、硬件改善、考核与评比,为责任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提供专业支持。在现有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编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扩充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的队伍。面向全市幼儿园招募有责任心、有职业理想、业务素质过硬的园长或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作为鼓励,在职称评比、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上给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的权利;充分发挥市级和各县区幼儿园名园长、名师的引领作用,将责任区内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纳入工作室,并承担相应责任区工作,鼓励他们在区域教研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此外,每学期教育局行政部门学前教育专干和学前教育教研员要深入责任区进行联合调研,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与指导。
3.创新方法,结合本区域实际开展教研活动
因城乡幼儿园、公办和民办园、示范园和达标园之间的教研水平差距较大,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教研形式。需要各区域改变惯有的传统教研模式,立足本区域实际情况,摸清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优势,探索适合本区域本园的教研模式。如H县可以延续十多年的经验的“教研协作片”模式,适量增加教研员指导次数,将教研协作片作为新教师成长的阶梯。
G城区多年来探索出了以集团化办园带动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路径,短短5年间,已经培育1所集团园通过省级示范园评估,1所通过市级示范园评估,成效显著。G城区可以继续以集团园联合教研的形式,充分发挥龙头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集团内探索教研共同体模式。通过集团化教研共同体,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专业氛围,在实践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激发教师们的学习热情,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责任感与专业意识,努力培养其学习品质与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园所团队整体素质提升的双目标。H城区第一幼儿园在探索“公带民”教研共同体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避免出现“重展示、轻反思;重研师、轻研生;重教学、轻游戏;重形式、轻内容;重物化结果,轻文化建设”等误区,积极发挥Y城区龙头园的辐射作用,组建并扩大本片区幼儿园教研共同体,通过共享资源、合作教研促进整个城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推动我市学前教育质量向均衡和优质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罗辉,罗丽丹,张开震.幼儿园教研活动现状及反思[J].新教师,2019(1):216-217.
[2]王丽娟.幼儿园教研的目的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3):61-63.
[3]包兵兵.以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学前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基于贵州省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建设现状的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6.
[4]李敏. 学前教育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现状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