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容
摘 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其心理与智力水平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变,在此期间有必要设计更具优势的教学环节保障其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高年级的数学课程在难度上有所提升,可能对学生的连贯性学习过程造成一定的障碍,基于此,可以利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方式,科学设计分层练习作业,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特性化的辅助学生巩固数学学科知识,本文以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为切点,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方法做简要介绍。
关键字:小学数学,分层联系,作业设计,素质教育
一、新课标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分层作业设计意义
小学高年级这个时期,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都是相对紧张的时段,在此期间,各学科的学习难度在实质上有所提升,学生又面临著成长心理转变与升学考试的双重压力,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惑,难以理解,畏难等丰富的情绪困境,导致抗拒学习,成绩下滑等不良后果。基于此,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分层作业有助于从学生个体情况出发,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为学生合理规划阶段性学习目标与任务,同时也能为学生营造一种受到教师关注的良好心理体验,对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力度有所帮助。
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作业形式较为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部分教师出于对成绩的关注,在作业设计方面倾向性过重,对考点知识反复出题,其它知识则忽略不讲。其次,作业内容传统,主要以课后习题与各种练习册为主,题型与知识点大同小异,不能为学生带来举一反三的创意性启发。最后,作业设计欠缺对学生的关注,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以成绩为导向,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个人的学习难点与兴趣倾向关注度不足。
根据新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人属性,因此,分层式的作业设计与当下的时代需求和学生的个人需要契合度极高,通过学生实际学习程度将课堂新授知识以作业的形式分层布置,针对每一个层次学生的薄弱点突破,又为程度优秀的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拓展与拔高,使得作业设计的重点从提升学科能力转移到辅助学生学习上,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分层练习作业设计的实践方法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方法可以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作业设计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对同一堂课程或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完全相同的概率极低,基础这种情况,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时应通过课堂表现,问题回答等情况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做初步的了解,再基于这种了解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北师大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中“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分三层设计作业,第一层为基础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全班同学都对此有所掌握,即认识长方体,了解其单位换算方式与表面积计算方法。第二层对基础内容有所深化,作业设计可以将表面与体积关系联系起来。第三层则是思维的拔高,可以以教室中的图形为例,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以长方体为切点的对不同形状图形表面积的深化探索。通过该层级性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实现针对性的教学。
其二,作业设计应重视学生选择。现阶段的作业设计可以跳出传统纸面作业的窠臼,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资源设计如课外视频问答,知识点小游戏,绘制思维导图等多元化的作业形式,结合学生的爱好与选择,为学生个体提供更容易让其接受的作业类型,将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到深的用不同作业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增强作业趣味性,对学生主动完成作业有激励作用。以北师大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中“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设计闯关游戏,按知识点从简单到困难设计关卡,如第一关可以是选出是分数的一项,而最后一关可以是分数的乘法运算。
其三,作业设计应强化评价反馈。当前的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不具备上一代的过于敬畏的心理,教师应该结合实际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为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辅助其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架构,避免采用训导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进而消极对待数学作业订正。
结语
现阶段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化,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也从单纯的学科能力提升转变为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多维化塑造,表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即为合理平衡全体学生的综合属性与个体学生的专属特性,要提升全体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遇到的难题障碍,利用分层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环节,使得教师对不同层级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科能力强弱项一目了然,进而动态的制定教学计划,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更适宜自身情况的学业进步,整体性的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学科能力提升。
参考资料
[1]王金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分层练习的途径[J].情感读本. 2017,(02)
[2]曹斌国.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分层练习的途径初探[J].学周刊.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