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艳梅
摘要: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强调培养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顺利消化化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化学教学目标。创新化学实验设计、优化实验内容,是当下化学教学的重点。就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而言,部分教师虽已经尝试创新,但课堂氛围仍旧枯燥单调,学生活力不足、兴趣有限,制约了高效课堂的建设。为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就如何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具有晦涩、深奥、抽象的显著特点。学生必须“吃”透化学知识点,掌握其本质,提升学习技能,才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消化化学知识,强化学习目标。当下化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创新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多样化实验方式,让高中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对化学知识进行有效探索,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不够重视实验教学
由于实验教学不在考试范围内,因此大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授理论知识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对枯燥的教学内容产生排斥心理,无法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化学实验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如果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即便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就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设施不够完善,很多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即便用心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教师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灌输理论知识上,旨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大量的知识,而忽视甚至跳过了课前导入环节。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认为课堂导入并不重要,由于这种认知偏差的存在,导致化学教学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课前导入环节相当于课堂教学的开头,良好的开头能够令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保障。
例如,在教授“过氧化钠性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相应的课前导入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脱脂棉中包入过氧化钠,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棉包上滴水,并卷一个纸筒对棉包吹气,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学生经过思考之后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在操作之后学生会被眼前看到的现象所震撼,因为棉包居然燃烧起来了。此时,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激发,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二)引导学生操作实验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对实验进行探究。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特点,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避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无法真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原理、二氧化碳性质、乙酸制取等实验教学时,若是学生没有真正动手操作实验,只通过观看教师进行实验示范,就无法快速地理解相关的化学概念,无法真正掌握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此外,部分座位远离讲台的学生难以清晰看到化学实验现象,也会使化学实验教学成效直接受到影响,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鉴于这部分内容并不是很难,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复习完相关理论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验能够引发学生在操作过程进行思考,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也是一项有效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使其化学实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进行浓硫酸和稀硫酸分辨方法的探究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操作空间,让学生对不同浓度的硫酸的检验方案进行思考和辨别。由于学生此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开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操作。比如,有的学生会想到将两种硫酸滴在白纸上,然后取出一些蓝矾放在滴了硫酸的纸上,对硫酸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有的学生会想到利用含水量对浓硫酸和稀硫酸进行辨别。站在化學的角度上看,这两种实验方法都是可行的。所以,在学生提出这些设想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利用相应的材料进行化学实验。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以下实验:对浓硫酸和稀硫酸进行加热,然后看看试管出口有没有白雾。如果有的话,就说明该液体是稀硫酸;如果没有任何变化,就说明该液体是浓硫酸。而实践发现,在加热的时候,两种硫酸都会出现白雾,所以仅靠观察白雾是没有办法区别这两种硫酸的。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提出新的方法,即利用沸点进行硫酸辨别。在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进行了观察与思考,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在高中化学教育体系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学教师应该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化学教师还应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创新实验形式,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在实验之中,吸收化学知识,消化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让学生深入化学世界之中,了解化学之美好,爱上化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萍.高中化学实验教育教学功能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21(0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