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箫玥
文学是民族文化信息和意义的主要载体,作为特定的民族文化表述方式,作家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并且富有典型特征的人物,表达民族情感和文化诉求。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使得形象研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友好邦交的“胞泼”兄弟,邻国缅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缅甸著名作家吴登佩敏短篇小说《母亲》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聚焦于二战前缅甸的殖民社会,展现殖民社会视角下缅甸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儿子三类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了解自私软弱的父亲、羸弱坚忍的母亲以及成长中的儿子形象背后其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诉求。
吴登佩敏(1914~1978)是缅甸杰出的社会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是中国忠实的朋友。作为作家,他以短篇小说和政治杂文而著称。他的短篇小说描绘了陷于现实困境的普通人的遭遇,与鲁迅的小说类似,吴登佩敏的小说也是以极富感染力的手法描绘社会中普通人的情感、困境和挫折,因而能够深深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吴登佩敏的作品描写真实,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吴登佩敏一直主张“文学必须为人民,必须创作对人民有益的文学”。他笔触辛辣,描写细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不仅在缅甸深受人民的喜爱,国内学者在他的长篇小说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总理吴努曾先后两次为吴登佩敏的短篇小说集撰写序言,评价他是一名能够跻身于缅甸文坛以至世界文坛前列的作家。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无论是他的叙事技巧、写作风格还是对缅甸人民的感情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戏剧情节的能力,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母亲》选自于吴登佩敏的经典短篇小说集,小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缅甸殖民社会,作为深受东方父权专制思想影响的佛教国家缅甸,此时正饱受西方殖民者的摧残,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缅甸文学的人物形象也愈加的复杂和多元。作家在小说中描述了二战前的一个普通缅甸家庭风貌,用简单细腻的手法刻画三位家庭成员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过程,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作为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吴登佩敏总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于文学创作中,他将对客观现实的剖解与主观精神的展示融为一体,小说《母亲》中虽然只有一家三口的角色,但正是无数个小家才能反观整个缅甸社会,这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就已经足够反映了当时广大缅甸人民的生活现状,深刻地表达着作者对缅甸以及缅甸人民命运的思考。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波动,也没有出现复杂的人物群像,但是文中的三个人物形象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自私软弱的父亲
小说中的父亲被赋予了很多的负面形象。文中儿子直接用残忍形容自己的父亲,他酗酒,经常以粗暴的方式处理家庭关系,常常毫无理由地对母亲暴力相向,恶语相言,但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在英国官员面前的父亲又是十分卑微懦弱的形象。一事无成的他只好将自己人生的全部希望寄托于儿子,妄图让儿子改变自己的命运,父亲使人感到气氛的同时也让人无奈。他自私自利,常常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儿子,还想让儿子娶一个富家千金;他软弱无能,对英国官员卑躬屈膝,事业无成,耗尽家财。但他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试图改变孩子的命運,不愿让儿子如同自己一般失败,反对儿子上寺院学校,多远也要送到邻村读书,会指责儿子逃学,为儿子规划未来,会在得知儿子参与政治运动后大哭,归根到底,父亲始终深爱着孩子,并不是完全的利己主义者。文中用了很多直接的描写展现父亲的形象,显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坏人,吴登佩敏通过这样一个富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不仅只是塑造了父亲这角色,更通过父亲展现了殖民时期的社会现实。英国人成为缅甸的统治者之后,疯狂掠夺缅甸的经资源,以不公平的方式迫害底层群众。小说中的父亲作为一个土地测量局的办事员,承担着很多土地相关的工作,工作性质使得父亲不仅经常接触农民群众,还经常和白人官员打交道。通过父亲的角度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农民饱受殖民压迫、生活窘迫的社会现实,还对英国官员的丑恶嘴脸进行了讽刺。在夹缝生存的父亲是无比憋屈的,一方面不愿忍受英国官员的欺辱,一方面又无力抗争改变这悲惨的命运,只好将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于儿子,将不满的情绪宣泄于妻子,不免让人感到悲哀、无奈。在父亲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父权专制的影子,也看到了一个被殖民者的穷苦命运[1]。
二、羸弱坚忍的母亲
吴登佩敏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母亲这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位有韧性的女性角色。在家庭关系中,作为一名妻子,她聪明能干,亲自用织机为孩子缝制莎笼,她尽职尽责,全心全意照顾丈夫和孩子,即使面对丈夫的暴力对待,她也十分隐忍。作为一位母亲,她温柔善良,通情达理,会在孩子挨打后安慰开导,文中曾形容母亲从不打孩子,即使会打也一定不会怀着气愤的心情打,作者把母亲慈母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母亲的善良总是体现在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她总是耐心地回答儿子的每一个问题,生活节俭但会给邻居分食物,总是做食物分给寺院里的和尚和其他人,对于母亲的“大方”,没有人会怨她。文中还通过母亲和儿子的多次对话展现了母亲对孩子教育的循循善诱,在发现儿子撒谎后引导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让人感受到母亲的真诚善良正直的本性。这还是一个十分疼爱孩子的母亲,文中曾有多个场景描写,发现孩子生病的张皇失措,儿子远走家门的含泪相送,没有及时回家的生气失落,儿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母亲的喜怒哀乐,一个眼里包含着满满爱意的母亲形象映入眼帘。
母亲身上不仅具有缅甸普通妇女贤良淑德的品性,还透露着不同于传统缅甸妇女的性格特征,展现了不同于普通人的胆识勇气与格局,形成了现代与传统交融的文化性格。她从不反对儿子参加政治活动,在得知儿子参与政治运动时,对比父亲的大哭,母亲十分冷静,展现了在民族危难之际,以国为重的家国情怀。在儿子的择偶问题上,母亲一直持开放态度,坚持认为双方相爱才能结婚,相信爱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以家庭条件评判他人。文中,母亲虽然十五岁就结婚,但依旧表明这是通过自己的慎重思考决定的,这是一个独立勇敢的女性,一个有自己想法的时代女性,自己做选择并且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即使后面的婚姻生活充满了苦难,但她也能顽强面对,展现了广大缅甸妇女的抗争奋斗精神,凸显了他们坚忍不拔的伟大女性力量。身处一个著名的佛教国家,佛教的教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人生观念,母亲身上,不仅体现了不同寻常的时代特性,还能感受到缅甸传统民族文化的踪影,母亲喜欢看缅甸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木偶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在得知孩子偷跑去看戏后没有责骂,侧面表现了母亲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不难看出,在佛教气息如此浓厚的国家,佛教的影响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母亲身上交融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素养。
三、成长中的儿子
小说的情节主要反映了缅甸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但在反帝和维护民族文化事业方面却反映了全民族的利益和愿望,而小说中的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爱国青年,他积极投身反帝独立斗争,参与政治运动,加入了“我缅人协会”,展现了满腔的爱国热情,有鲜明的民族立场,但从儿子的整个成长经历来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成长性的人物形象,是适应时代背景的形象。儿子从一开始只愿意上寺院学校,到后面不断接受高等教育,再加上母亲的积极引导,造就了性格的变化和成长。在儿子的成长史中,母亲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母亲会在他犯错时耐心引导,会在人生很多面临选择的时候给予他支持,不可否认母亲很多重要品质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儿子也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母亲成就了儿子,儿子也从侧面烘托了母亲的伟大。初期儿子的人物形象呈现的多是一个极度的崇洋媚外者,对英国官员的到来十分感兴趣,甚至对官员的排泄物都充满好奇,认为与之不同,让人感到儿子幼稚可爱的同时又突出表现了一开始他崇洋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把英国官员在缅甸作威作福服的官老爷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我们年轻一代是在崇拜和赞赏那些白人官员中成长起来的。”文中直截了当指出了儿子的成长背景,这是一个风云变幻,局势动荡的社会,1824年、1852年、1885年英国通过三次侵缅战争一步步吞并了缅甸,开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儿子便是在这西缅文化冲突的复杂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子虽然初期幼稚崇洋,但现实逐渐让其看清了所谓的西方文明的真实面貌,最终慢慢成长为了一个革命者,成为了民族斗争中的中坚力量。作者通过对他生活经历的表述塑造了殖民之下生动真实的缅甸人形象,展现了人物的成长性,特别在家与国的矛盾选择中,从一开始认为爱国的话就无法孝敬父母,二者不可兼得,甚至自私地觉得摆脱父母是一件好事,十分极端,到后面母亲去世后的幡然醒悟,心理活动的波动起伏,表明了内心的空虚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文中的儿子从小机灵好动,偶尔耍点小聪明,偶尔骄傲自负,偶尔自私冷漠,会逃学,会撒谎,他不完美但却真实。他会为了维护母亲而偷偷捉弄父亲,他聪明有才,富有理想抱负,他会为大家而舍小家。儿子这一人物形象是进步势力代表,表达了当时广大缅甸人民的美好愿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有着先进思想、积极进取的青年,缅甸的未来才充满光明和希望。
小说《母亲》描绘的是二战前殖民时期缅甸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对错综复杂的生存环境、贫困动荡、宗教气氛浓厚的国度下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阐述。三个典型人物代表了乱世中的受难者、苦难中的奋斗者、黑暗中的前进者意象,三者互相成就。在这其中,母亲的形象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作者对母亲细腻深入的刻画,不仅交织在母亲与父亲、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展现中,更是在母亲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之中。如果说文中父亲负面形象的刻画更多是形成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母亲的善良,而儿子的形象则更多从第三者的角度深化了母亲伟大的形象,展现了儿子与母亲深厚的情感。文中曾描述母亲的爱给了儿子力量,在母亲去世后,儿子深感世界上缺少了一位伟大的女性,給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不仅仅是赞扬一名伟大母亲,更是在歌颂千千万万个像母亲一般伟大的女性,吴登佩敏从男性的视角对缅甸妇女的生活经历有着细腻的观察,升华着对女性人生的思考,寄托了对女性人生的期望与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精神内涵。
四、总结
文学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一部作品的产生,与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气候、民族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缅甸作为一个佛教国家,每一个家庭都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母亲这样的形象不足为奇,作者将母亲形象置于广阔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对缅甸女性的命运进行思考,展现了一个有着苦难但坚强勇敢女性的心理世界和情感生活,突出了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在母亲身上,无不闪烁着劳动妇女勤劳、坚韧、顽强的品格。吴登佩敏在作品中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小说透过父亲描绘了二战前缅甸殖民社会的悲惨现实,对苦难同胞的表达了深切同情。1885年英国兼并缅甸后,缅甸各民族就进行了各种顽强的反抗,到了二十世纪初,缅甸较发达的殖民地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自此,近代意义上的缅甸民族开始形成,新的社会阶级力量开始出现,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兴起。进入30年代后,随着“我缅人协会”的兴起和发展,缅甸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绪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缅甸传播。小说中的儿子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成为了“我缅人协会”精英团队中的一员。作者在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感叹人生,伴随着历史的真实塑造了儿子这么一个典型人物形象,儿子这个形象实质上是表现了缅甸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寄托了作者对缅甸光明未来的期盼,流露出深厚的民族情感。在作者的笔下,三个人的命运和情感放到了家国环境中并加以放大,生动展现了殖民时代缅甸人民的命运,母亲的形象更是深化于时代背景,突出表达时代女性的意识,丰富了女性角度的内涵。面对人民深受外来殖民主义侵害的现实,作者用尖锐的笔触给予世人深刻的警示,还将自己反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愿望融入到人物形象之中,让我们对二战前的缅甸社会有了更多深入的发现和思考[2]。
鲁迅在谈及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时,曾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前途的灯火。”一个富有时代使命感、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作家,总是将自己置于时代的前端,时刻警醒于时世的变化之中,通过研读吴登佩敏的作品,不难发现,他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小说《母亲》中三位主人公的性格、思想、信仰、情感的脉络清晰可见,沿着这条脉络感受到了他们面对生活艰难的挣扎、坚决的选择、美好的憧憬。小说中作者对缅甸被殖民的悲惨现实深感无奈,对底层劳动人民深表同情,我们透过父亲直击殖民者的丑恶嘴脸,洞察百姓苦难人生,从母亲身上寻找女性力量,在儿子身上跌跌撞撞探寻前进之路。吴登佩敏在这篇小说中虽然简单地只简单地勾画了三个人物的形象,但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凝聚了对缅甸殖民社会和女性人生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甚至没有具体的外貌的描述,我们不曾了解他们的名字,不曾记得他们的容颜,但就是这么简单三个母亲,父亲,儿子的形象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殖民社会下真实的缅甸,仅仅三个人就能代表了背后千千万万个缅甸民众,引发了读者对二战前缅甸殖民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谋,姚秉彦.缅甸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尹湘玲.20世纪缅甸文学研究[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