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智远 邵俊涵
宋名臣包拯曾在端州(今肇庆)任知州,民间也存在许多其人其事的典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示肇庆民众对宋朝名臣包拯在肇庆活动事迹的认识程度,发现目前肇庆包公文化的现状与潜在的不足。辅以正史中包拯在肇庆其人其事的史料发掘整理,以期丰满包拯的历史人物形象,使其更具历史厚重感,加深民众对肇庆包公形象的了解,更好地传播肇庆包公文化。
一、正史中的包拯
包拯,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卒于公元1062年,为宋朝名臣,从政26年,64岁辞世,谥“孝肃”。康熙《肇庆府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寻拜监察御史疏请选广南知州,寻又奏请广南添差职官章,再上从之官至枢密副使,今载祀典。”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包公曾在端州(今肇庆)任过职,很好地处理了民生的问题,并在这里留下了他的丰功伟绩[1]。
从史料了解到,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在任约三年。包拯在位期间,创建了很多建筑,对端州地区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道光年间《肇庆府志》卷七建置三坛庙中,有这样一句话:“文昌祠,一在城西景星坊,宋郡守包拯建。”在卷五建置一廨署中:“丰济仓,在府署仪门外东偏,共厫一十七座土地祠,东为米仓。旧在府西米仓巷,宋建康间郡守包拯建。”另外,在道光年间《肇庆府志》卷八古迹中,“嵩台驿,在城西,包拯建。”“星岩书院,在城北门外宝月台,包拯建。”“濂溪书院,宝光寺在城东临江,包拯建,后改天妃庙。”“清心堂,枕书堂。清心堂在府东,枕书堂在西,皆知军州包拯建。”从这些史料当中可以看到包拯规划端州新城,增建基础设施;修建丰济仓,以备饥荒;发展当地教育等。
在道光《肇庆府志》卷二舆地二山川中,“包公井在府厅之东。宋康定间,郡守包拯所凿,其水清冽。府志。明董源记,宋仁宗朝,包孝肃公以知扬州天长县徙知端州,病民之汲于江,作七井以便其用。其一,在府治内,后人以其水清冽比公之介,名之曰包公井。距府治西岳庙旁,则其第二井也。其三在县学前街南,俗谓之义井。其四在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自广济而转城北门之左,其第六井也。自城北门而复主帅堂之前,其第七井也。”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包公井是有史料依据的,同时也反应了包拯在端州任职期间,为百姓着想,通过修建水井来改善水质,应对民间的疾病问题。
在道光《肇庆府志》卷二舆地二山川中:“东沙洲,一名中心州。在城东四十里羚羊峡口外,江中即宋包拯掷砚处。”那就是我们熟悉的“不持一砚归”的典故,尽管这个故事具有浓厚的传说色彩,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包公形象深入人心,也反映了包公的清廉耿介、正直无私;另外,在康熙《肇庆府志》中,收录了包拯的一首题为《书端州郡斋壁》的诗,他在诗中认为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2]。
清朝时期,丁柔克著有一部《柳弧》,其中卷三谈到了包公为官清廉:“孝肃(包拯谥号)曾任广东肇庆府,府名端州,出端砚。孝肃终任,无一砚,濒行,舟中见一砚,诧问之,盖夫人所代购者也。孝肃怒沉于湖,至今名沉砚湖。”这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之后又有了《包公掷砚》这一出戏,以端州为背景的包公戏剧形象就变得更加丰富了。从以上的材料可以看出包拯在端州的丰功伟绩,同时再加上相关戏曲的传播,使得包拯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问题探究
为了初步了解肇庆广大市民对包公其人其事的印象,小组成员首先对包拯其人其事进行了如上一部分的了解。与此同时,课题小组制作电子调查问卷,并收到了88份有效填写的问卷。这次电子调查问卷的受访者主要是肇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在这88份调查问卷中,受访者在肇庆居住的时长为四年以下的有84%。另外,有63人表示曾参观过肇庆的包公祠,占了受访者中的71.59%,这表明,及时大部分受访者并非肇庆本地人,但对包公在肇庆的事迹已有初步的了解。
与此同时,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对包公其人其事认识的主要途径有:戏剧或影视作品的比例是76.14%,课堂的比例是69.32%,民间传说的比例是63.64%,文学作品的比例是52.27%,杂志的比例是14.77%,其中从戏剧或影视作品、课堂和民间传说等非书面信息传播途径占多数;另外,从受访者们对包公形象评价的关键词来看,主要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等正面形象。在电子调查问卷中,对于包公处于哪个年代这一问题,有90.91%的受访者选择了宋朝,即正确答案,这证明了大部分的受访者具有对包拯基本情况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两次的纸质版的问卷调查:一次是在肇庆包公祠广场;另一次在肇庆某所小学。在包公祠广场的调查中,主要受访者为肇庆端州本地人,职业范围广,对包公形象表述集中为大公无私,铁面无私,公正。其中,在受访者里面有24名在对包公了解程度一栏中选择了“一般了解”,比例占到82.76%。在包公所處年代问题的回答中,有80%的人选择了宋朝。这两项数据基本吻合,说明受访者对包公还是一些基本的了解,但不够深入全面,缺乏从官方文献记载的角度认识包拯其人其事的途径。
在小学的调查中,受访者主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大体上对包公事迹也有基本的了解,但对包公形象表述不尽相同。另外,在是否去过肇庆的包公祠一题中,表示去过的学生仅占了55.26%,没有去过的高达44.74%。作为了解包公的一个物质载体——包公祠,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去过,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小学的生源以及学校和包公祠的地理位置不难看出,推动小学生认识包公仍任重道远。在老师是否讲过包公的事情这一项中,有78.38%的学生选择了“是”。这说明课堂作为一个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让学生了解包公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3]。
三、肇庆包公文化现状与发展初探
肇慶市人民政府在2021年11月5日发布的《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文化遗产保护部分提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宣传,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效益。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在这大背景下,包公文化作为肇庆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和利用。
在问卷调查的时候,与曾经参观过开封和合肥两地包公祠的受访者交流得知,他们此前并没有听说过肇庆的包公祠,这次是他们第一次参观肇庆包公祠。不难看出,肇庆包公祠在外地知名度仍有待提高。由此,如能将肇庆包公文化的完整脉络进行梳理整合,结合开封与合肥的包公文化形成联动,其文化价值能够得到一定的发掘和拓展。
市民:那时候要发展包公文化,要建设一条街,但我觉得在包公文化资源不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多建一些复古的建筑,给一些人做生意,卖一下水果,卖一下伞,吸引人来玩。
组员:就是缺少那些档口,一个文化的载体。
由于调研组能力有限,没有采集到更多肇庆市民的意见,但结合目前包公祠附近的商业状况和文化氛围,的确是不尽人意。针对肇庆包公文化现状,小组队员以肇庆包公祠作为观察对象,发现了包公祠紧邻的包公文化园内,有包公文化创意产品出售,如纸扇、钢笔、字画等。依托包公文化进行文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无疑是宣传与变现,实现包公文化持久发展的一石二鸟之计。但在调研时发现,包公文化园内人流稀疏,在肇庆相关的公众号平台和网络商店也未曾见到相关的宣传。
在包公文化的具体内容上,认为需要进一步强调包拯在肇庆的其人其事在正史中的记载,通过将包公祠内的历史文献依托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从而拓展宣传渠道,提升肇庆包公祠的知名度,以具体的、具有历史感的包公形象给读者进行展示,逐步丰富受众对于包公形象的立体认识,加深印象。其中,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采取增加包公文化教育内容这一措施能够从德育的角度提升肇庆地区民众对于包公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四、总结
通过对肇庆市包公形象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辅以史料收集与整理,发现目前肇庆地区的大部分民众对包公的了解十分有限,包公祠的对外宣传工作也有待提高。许多民众对于包公的认识渠道基本集中在文学领域,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比较欠缺,印象并不深刻和具体。针对以上从调研得到的现状,认为初步可行的建议主要有加强宣传工作以及强化包公文化内核的真实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学校教育中包公文化的内容,提高教师队伍对于包公文化的认识,从而实现长远的文化发展和传承,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在人民日益追求精神文化的当下,做好包公文化的内在强化和宣传工作,不仅能够提升肇庆市民的文化自信,也能通过文化产业反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屠英.道光肇庆府志[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康熙肇庆府志[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3]林坤玉,刘惠莹,陈燕桃,等.利用多媒体推广肇庆包公文化[J].文教资料,2017(24):71-72.
基金项目: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201058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