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论探析

2022-06-09 09:48刘朝阁王忠丽王方
理论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实价值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刘朝阁 王忠丽 王方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1 — 0016 — 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这就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新时代的历史地位,指明了该课程核心目的之所在,即是立德树人。如何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重要讲话的精神、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去落实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部署和期待,这是理论工作者、思政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围绕改革创新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取得了可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然而,从中也可以发现,学界对思政课特别是高校思政课的目的却少有问津,研究成果明显不足。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个基础与前提就应当是对课程本身目的的把握,唯有如此,才可以保证改革创新的方向。

目的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预先设想的行动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事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人类历史就是由人不断追求着自身目的的活动所组成的。从事一项活动,人预先会把行动目标设定好,人在行动前观念中就已经有了预期,这体现着人的自觉性。一方面,作为一种基于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因素,目的的确立受客观规律、现实条件的制约。人不能随心所欲地确立行动的目的,总是要依据已经具备的客观基础,不然其目的则无法顺利实现。另一方面,目的决定着行动的方向和采用何种方法。人类从事活动的目的性,也表明了人类对现有社会历史条件的超越,是一种主动改善、改变原有生活境况的自觉。而这种头脑中的意志活动一旦确立,就决定了具体的行为方向,同时也会纠正一些偏离目的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意识,“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2〕208这是要求我们,行动前一定要明确目的所在,在具体的行动中牢牢树立目的意识,围绕核心的目的去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而不能陷于方式方法的形式中,却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思想文化活动,政治性是其最本质的规定,其最根本的目的和使命是提高受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阶级出现、国家诞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政治认同的途径得以正式确立。作为一种维护阶级统治的治国理政方法,尽管不同国家的侧重点、方式方法、历史传统存在差异,而其最核心的部分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现政治认同。在中国古代这一项实践活动被称为“教化”,重视“教化”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基本国策。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从理论到实践对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成熟的理论,积累了实践经验。然而,以剥削阶级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是为少数人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具有一定的欺骗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以往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民的自我教育,变成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服务的一项工作。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宗旨,其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升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为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凝心聚力。

高校思政课是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个途径,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握高校思政课的目的须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的全局,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认识创设高校思政课的目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3〕478这就明确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整体布局、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意义。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目的当然要服从服务于这一使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哲学上讲,尽管整体统率主导着部分、决定着部分的发展方向,部分亦有自身特殊性,整体不能取代部分。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也有自身的具体的目的指向,不能用整体所替代。正是因为在思想认识中存在着模糊两者区别的情况,导致了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高校思政课的目的是从思想上把握青年这个特殊年龄段(拔节孕穗期)和群体属性,为社会发展储备人才和力量。同时,思政课应该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驾护航,引领高校其他课程开展教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把高校思政课的目的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在考虑整体目的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思政課所分担的任务,给予其合理的定位,才可以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落实、落小、落细。

从根本上来说,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质从出场就已经确立,其后只是在不同的时空坐标下以新的形式出场,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发展。从本质上说,无论以什么形式,都是为着维护阶级的统治而进行阶级的教育,也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准备精神条件。中央从顶层设计层面设置高校思政课程体现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既有提高人民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贯彻始终的根本目的,也有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党的中心任务的阶段性目的。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政课就被提上了日程,至今也有了70年的发展历程。70年来,中共中央、教育部的一系列文件体现着高校思政课目的的演化过程。了解这一发展过程,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思想理论工作者加深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目的的认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便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学校文化教育的任务和目的,要求“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以适应新中国工作大局的需要。1950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中重申了这一个教育目的,并增加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5〕7的论述,使高校思政课的目的进一步明确。这是与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尚待开展、思想认识多元、价值观念混乱、知识分子新旧并存的现状是紧密相关的。新生政权虽然从军事、政治方面取得了胜利,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主体由深受旧社会影响的人所组成,在思想文化领域新生政权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肃清旧思想的影响,扩大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展扫清思想障碍,成为当时高校思政课的一个极具紧迫性的目的。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思想理论领域的斗争并不曾停止,修正主义就是当时影响很大的社会思潮。修正主义只不过是假托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从实质上它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和危害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反对修正主义,抵制非马克思主义的渗透,让人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领域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成为当时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1958年4月,《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针对当时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因教学目的在实践中不够明确所带来的“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政治的教条主义和歪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修正主义倾向”,并提出“明确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改造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5〕33从当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反思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不能忽视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或称为思想改造,而应当使青年学生全面完整地学习马克思主基本原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实践,否则就失去其赖以存在的根基了。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教育部积极推动思政课的科学化建设,对高校思政课的目的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相继实施,有力促进了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学目的进一步明确。

1979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中再一次对思政课的目的加以审视,从知识掌握、思想武装、能力提升三方面对思政课在新时期要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即“使学生逐步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5〕76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对于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实现的目的进行了专门的、更为详细的论述,为“85方案”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并在少数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7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决定在高校开设思想教育课程,以回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199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思政课承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使命任务。2005年2月,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则进一步规范了思政课建设,在系统加强马克主义理论教育的总体要求下,又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对思政课具体的课程目的进行了论述,并要求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目的的研究。进入新时代,思政课的地位愈发重要。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清楚表明了党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目的。文件围绕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培养可堪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求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6〕。

从中央、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目的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目的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一个层次,而且其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层次。这种层次性的实质就是其中各种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从整体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标准、每门课程设置、专题教学设计四个维度对思政课目的进行探讨。

设置思政课体现着我们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主动,是党推动事业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里,思政课的目的性是我们党意志的体现,在于实现党对于思政课的期待。历史证明,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充分肯定其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等方面具有的重要地位,称之为核心课程、灵魂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为了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因此只能不断加强而不能削弱。在不同历史时期,尽管从课程名称、具体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存在着差异,然而,思政课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目的不曾改变,为了牢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衷不曾改变。思政课课程设置层面的目的是其之所以能够存在最为关键的目的,涉及到对其本身存在意义的追寻。正是因为思政课在把党和国家赋予其使命作为自身所要实现的目的,才使思政课的存在成为理所当然。这种目的所蕴含的崇高价值追求亦是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地讲课的一个内在源泉。

思政课教学作为塑造人的一种途径和形式,其本身有自己的塑造标准。在现实中,因为中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在一些文献中、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经常把高等教育目的与思政课教学目的混同,把高等教育目的作为思政课的目的。从理论上讲,两者目的当然有重叠之处,思政课教学目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立德树人、培养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这一人才培养的标准用作思政课的目的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倘若因此就忘却了思政课独特的本质性目的,则易失去具体的努力方向。思政课当然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这却不能作为其本质的目的,也是思政课所无法承担的。“作为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的目的是培养理论思维的习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6〕。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大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高校思政课最为本质的人才培育目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当然有理想信念教育、有道德观念教育、有政治方向教育,但这些并不能突显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目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易于掌握新技术、接受新思想,同时也易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思政课通过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就是为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便正确分析和看待一些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增强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有知识灌输,但其不应成为思政课的目的。对于研究生的思想理论教育,思政课设置了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即“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并用以指导科学研究”〔5〕159。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体现着政治性、政策性与科学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曾开设过不同的思政课,从早期的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到如今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名称和内容经过多次调整,但是,每门课程都具有特定的目的,承担着整体思政课赋予的一定责任。明确界定每门课程的具体目的,也是更好地体现其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其教材虽历经多次修订,但其基本的内容却一直是保持稳定的,如注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崇尚道德践履等,个中原因就在于其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帮助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课程目的。牢固把握课程的目的,为教材修订、教学实施提供了方向和保证。

所谓专题教学,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打破教材内各章节的逻辑体系,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生的现实问题,对教学内容重新整理,形成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专题教学模式。随着思政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专题教学正成为提高教学实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重要途径。课程内部的每一个专题都有特定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政课教师去把握和体会。设置专题是为了打通教学与科研的通道、丰富教学形式、解答学生疑惑,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坚持专题教学的目的性,才能保证教学中政治性、学理性、趣味性的统一,以免出现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在设计专题时准确判定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从学术上全面把握思政课的目的性,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解答理论中的根本问题,在实践中可以提升教师的自信心、增强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个根本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对思政课目的的追问,明确了思政课的目的性就有助于解答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涉及的是思政课塑造人才的标准问题。思政课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着眼于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培育新人是建国70年以来,思政课长期坚守的努力目标,寄托着党对青年的厚望。聚焦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思政课就抓住了自身用力、用心、用情的关键。“怎样培养人”是思政课达成目的的途径问题。确定培养标准,不必然带来预期培养效果。为了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学科、课程、教材、教师队伍等各方面建设都要系统推进、统筹规划,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各部分的建设目的保持清醒头脑,以免产生偏离。“为谁培养人”是思政课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性质问题。只要人们对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并高度重视思政课的目的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就可以清楚看到思政课肩负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才能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在思政课建设中,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方法有很多,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莫过于提升教师对所从事工作的自信,增强讲课的底气。理直才可以气壮,思政课教师自信心的建立有赖于对思政课目的的理性把握。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思政课目的没有全面的认识,对所从事的工作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清醒的理解,导致对课程教学信心不足。思政课的目的性理论不仅从政治上让思政课教师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各项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思政课及其教师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也从学术上让思政课教师认识到思政课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丰富的理论内涵。明确思政课的目的,教师从情感上加强了职业认同、课程认同、自我认同,从实践上对于具体的教学要求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奋斗的方向更加清晰,这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教学质量是衡量课程建设效果的最终指标。思政课不断改革创新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上。近年来,思政课有党和国家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的大力扶持,有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不断探索,思政课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显著增强。然而,思政课教学中依然有些难题需要破解,有些不良倾向需要纠正。首先,思政课目的性理论为教学提供理念支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纠缠、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博弈在思政课教学中是一个老问题,并对一些教师造成了思想困惑,从而制约了教学效果。目的性理论要求以学术讲政治、以彻底理论说服人,为教师提供了宽阔的理论视野、政治视野、教学视野。其次,思政课目的性理论为教学内容选取提供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载体,包括特定社会、阶级所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和教育者重新组织、编制的内容,其有效性体现在要求前者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先进性,后者具有精确性、透彻性、契合性〔7〕80-91。为什么思政课要强调“三进”工作,可以从思政课的目的性理论得到说明。思政课要实现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认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目的,必然要及时把反映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基本规定。同时,思政课教师对这一内容重新组织、加工,实现其从思想理论体系向教学信息体系的转化,变成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形式、话语体系。最后,思政课目的性理论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指导。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脱离教育目的的创新都是无意义的,甚至会危害教育目的的实现。当前,思政课教师为了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可谓不遗余力、花样百出,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有些还成了“网红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起到吸引学生关注,提高了课堂“抬头率”“出勤率”。然而,通过对一些所谓“网红课程”的观察,其表面热闹的背后存在着理论推理减弱的泛娱乐化倾向。思政课要让大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最终依靠其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思政课教学运用何种方法,是否使用,怎么使用新媒体、新技术,其关键在是否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对此,思政课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自觉。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N〕.人民日报,1949-09-30(02).

〔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21-27.

〔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01 — 03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1年度立项课题“新时代党史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研究”(TSSKL2021-039);唐山学院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的长效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现实价值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新媒体在高职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