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对岭南古建筑而言,反之也成立,满洲窗是建筑之眼。
关于广式满洲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受满人的生活习俗影响,与清代广州駐防八旗有关;也有人认为满洲窗应写作满周窗,表示包括窗户中心的画芯和旁边的衬底小格都用玻璃镶嵌之意。
中国传统的木门窗扇是在棂芯处粘贴草纸,但草纸透光不透明,且轻薄易损。18世纪到19世纪,广州成为玻璃画的重要生产地,套色蚀刻玻璃技术大概在此时引入广州。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广州的能工巧匠们用西方彩色玻璃材料替代草纸,镶嵌不同形状的小块玻璃在窗格木槽中,西方彩色玻璃与中式木格窗扇形成绝佳的配合。
玻璃的颜色大多采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为主;画芯作为满洲窗的视觉中心,题材内容以书法、人物、花鸟、鱼虫、青铜器、吉祥图案为主,通常以木质棂条构成,包括直子衬底和曲子衬底,但更多为曲子衬底,曲线采用分段拼接形成,灵动如弯曲的绳子。地道的满洲窗摸上去玻璃要稍微有些晃动,这是为了给衬底的热胀冷缩留空间,工匠不会把玻璃嵌满衬底的凹槽。
满洲窗作为中西合璧的产物,自19世纪便受到富商们喜爱,从西关荔枝湾一带开始流行。19世纪至今,广州越来越多设计者将满洲窗融入于设计当中,如广州博物馆、白天鹅宾馆等。(摘自《广州日报》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