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只要还能干一天,就不会离开孔庄

2022-06-09 21:44李艺琳
中华儿女 2022年4期
关键词:李健语录车站

李艺琳

想到达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孔庄车站,需要乘坐轨道车行驶近一个小时。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谷,车站建在“U”字型曲线上,站在站台中央往两边看,一趟停在车站的货车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车站办公室里,一位眉眼和善、热情耐心的老师傅正在整理手中台账,同时一遍遍叮嘱身边年轻同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他是李健,这位生在孔庄、长在孔庄的“铁二代”,已在这里工作三十三年,把半生心血倾注于此。

两代“孔庄铁路人”的坚守

认识李健,要先从认识孔庄车站开始。

孔庄车站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太焦线黄金通道的“南咽喉”,也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唯一不通公路的站区,每天仅有一对慢火车供职工通勤。远离城镇、交通不便、饮水难、买粮买菜难、就医难……在孔庄,好像除了与寂寞为伴以外,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正因如此,孔庄被当地政府定为不适合居住的地方,附近孔庄村老百姓也因为环境恶劣,基本已搬到山外。

“三面环山一道沟,一溝污水谷里流,风吹石头四处跑,想听歌曲自己吼。”这句孔庄人流传已久的顺口溜,李健打小就会。作为孔庄车站第一代铁路职工,李健的父亲李献忠从1961年孔庄车站投入使用就守在这里,一守就是28年。父亲退休后,李健继续守在这里,作为孔庄的孩子,出生、工作、娶妻、生子……李健人生中几乎所有大事都与孔庄有关。

由于地处晋煤外运黄金通道,作为晋煤外运必经之地、太行山南北运输重要节点,孔庄车站每天接发列车154列,平均每9分钟接发一趟,每年近7000万吨煤炭由这里“流”出山西,源源不断向全国各地输送能源,各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常年累月倒班、精神高度紧张和严重的睡眠不足,给李健身心带来巨大压力。

有一年,正在工作的李健突然发现腿不听使唤、动弹不得,但接送职工每天进出车站的只有一趟慢车,为了不耽误病情,同事们想尽各种办法,最后联系上调度,才紧急停靠了一列货车,将李健送往医院治疗。“那天大家背着我,一路跑着赶车,把我送到医院。”提起那天的事情,李健仍记忆犹新。

然而,即使这样艰难,自1989年参加工作、从父亲手中接过信号旗以来,李健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施工盯控,坚持认真梳理各类台账,保证列车从站区平安驶过——一干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如一日,不管是高温酷暑,还是天寒地冻,李健雷打不动站好施工盯控这班岗。夏天气温高,衣服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施工结束后,他的衣服甚至可以拧出水。冬天山里风雪大,几个小时工作下来,李健常常头上、身上都落满雪,每次回来都变成“雪人”。遇到凌晨施工,他出发前,用凉水洗把脸,投入到紧张工作中。

“没有水,我们就自己下山挑,没有菜,我们就自己在院子里种。别看我们站小,责任可不小,苦点累点不怕,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和热情对待工作才行,要对得起身上这份责任。”李健这种对待工作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百般磨砺的坚强意志,使他得到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肯定。他无怨无悔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铁路事业,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孔庄,充分体现铁路人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不能让车站这样“苦”下去,我们要改变

年轻时,李健有机会更换工作岗位走出孔庄,但当他知道一名叫陈建立的职工双亲接连生病,卧床无人照顾时,毅然将这次机会让给了陈建立。

在孔庄久了,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李健都觉得亲切,“后来我渐渐明白,我属于这里,我舍不得孔庄”。与此同时,一个更加强烈的念头浮现在李健脑海中:不能让车站这样“苦”下去,我们要改变!

有一年中秋节,李健和站长一起值班,靠着车站仅剩的一棵白菜,两人度过人生中难忘的一个中秋节。也是从那时起,李健萌生了自己种菜的念头。他带领年轻人在车站附近开垦出一片荒地作为小菜园,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在李健组织下,大家还一起下河摸鱼来改善伙食。没过多久,新鲜的蔬菜和鱼端上职工餐桌,大伙纷纷竖起大拇指。

李健还把目光投向生活其他方面。山里缺水,为了方便其他上班的同事们,下班后,李健组织大家用扁担挑着两个桶,走崎岖的山路去河沟里挑水,直到把食堂水缸挑满,才算完成交班。久而久之,这成为一种习惯。

看病缺少医生,他一有时间,就翻阅中医药书籍,找到当地医生虚心请教,带领青年们上山采摘山草药,在医生指导下作为应急药品备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站药品紧缺的问题。

2007年冬天,大雪纷飞,李健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车站党支部书记求助调度员要了一分钟的货物列车停点,几个人顶风冒雪用门板把父亲抬到机车前,但由于车门窄,进不去,只好把父亲又抬上了货车,几经周折送到医院,还是因为时间太久,耽搁了病情。九个月后,父亲在医院去世。

1994年,李健的女儿李子玉出生。5岁时,女儿40度高烧不退,山里没有医生,也是从调度台临时找车停靠,才将女儿送往医院。李健的妻子戴晓明当时也在孔庄工作,组织上得知情况后,将戴晓明调到离家近的车站,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而李健不忘父辈嘱托,毅然决然留了下来。

2016年,女儿就业后,戴晓明决定再次“随夫从军”。她深知丈夫责任在肩,主动向组织申请再回到孔庄车站。工作之余两人互相照应,李健就能更专心。

对李健而言,孔庄车站三十多年的安全生产成绩促使他坚守,不言放弃,父亲临退休前把信号旗交给他的那一刻,注定了他永远属于孔庄车站,做一名坚守太焦“咽喉”的哨兵。对车站倾注三十多年的感情,无论如何,他也割舍不下。88C6A9D1-8521-41DA-A8C0-C4F2B23135CC

做青年的带头人

剛参加工作时,李健好像浑身有着用不完的劲。作为一名外勤助理值班员,他在工作中坚持标准化作业,认真接发每一趟列车,盯控每一个信号,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获得时任孔庄车站站长、党支部书记张瑞海肯定,也获得团员青年好评。就这样,李健被推选为孔庄车站团支部书记。

担任团支部书记后,李健劲头更大了,下决心要“趟出一条路子”。一有时间,他便组织带领团支部的青年开展攻坚活动,“小菜园”变成大家的“开心农场”,采用各自包保的办法,让每名青工认领一片地,休班时浇浇水、施施肥、锄锄草,大家在劳动中感悟生活道理,丰富工余生活,一起谈理想、聊未来,原本单调枯燥的孔庄生活,竟也过得有滋有味。渐渐地,孔庄青年的故事在太焦线上流传开来。上级团组织经过调研走访、了解情况,对孔庄车站团支部在艰苦条件下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典型事迹做了宣传报道。1993年,原郑州铁路局分局给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四等小站授予该站自建站以来第一块沉甸甸的荣誉牌匾——“共青团车站”。

正是从这以后,孔庄站正式拉开“孔庄人,孔庄事”传唱的序曲,淬炼出“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

后来,李健担任孔庄车站副站长。为了保证列车安全,晚上值班,他甚至整宿不睡觉地守着,生怕出现纰漏。职务变化,思想站位也更高,他决心要进一步优化职工生活工作环境。

他依据青年职工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设立琴、棋、书、画四个小天地。业余时间,孔庄车站青年职工成立兴趣小组,规范“建管用”制度,在琴室里净化心智,在棋室中对局博弈,在书房里挥毫泼墨,在茶室里陶冶情操,彼此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愉悦身心。

2015年初,一百棵樱桃树栽到孔庄车站的“农场”里,大伙不仅能一饱口福,还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学着李健的经验,孔庄车站团支部因地取材,开展“认树”活动,每棵树上都挂有一块写有人名的牌子,寓意树与职工同成长。即使职工工作单位发生了变动,他的树依旧根值孔庄,他的故事依旧留在孔庄。

让“孔庄精神”在一代代铁路青年中传承

在日常工作中,针对车站缺少师资、培训力量不强的问题,李健定期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对车站的年轻人开展培训,将多年来在工作中总结的故障处理经验和分析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他鼓励新职工和老职工结成对子,工作上相互学习,生活中相互帮助。他还从每一个细节帮助、影响、要求年轻人。

一次偶然机会,李健听到一名年轻职工抱怨在这个小站晋升毫无希望,自己一辈子就要搭在这里。趁着青工们集中学习,李健让这名青工提几个专业问题考考他,当李健仔细解答后,拿出自己密密麻麻记满笔记的本子时,这名青工低下了头,大家也明白了这名老师傅专业素质过硬的奥秘所在。李健语重心长地说:“辨材须待七年期。大家还年轻,现在正是积累经验、磨炼性子的关键时刻,只要你们愿意努力、肯吃苦,无论何时何地,争优创先、开拓创新,你们可以一直走在路上。”后来,他发现这位青工不管什么培训都坐在第一排,笔记本上也记下许多工作时的要点。慢慢地,孔庄的年轻人都养成了随手记录工作经验的习惯。大家明白,只有认认真真地学、脚踏实地地干,才练得出真本领,专业基础不打牢,“保安全、保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工作生活质量提升了,青年思想工作也不能松懈。让李健真正认识到抓好青年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还要从职工田语录说起。

一天晚上,李健半夜起来喝水,看到办公室隐约有光亮,走近一看,职工田语录低着头坐在凳子上,紧握拳头,一言不发。询问后才知道,田语录家里刚刚来信,病重的父亲去世了。田语录是山西高平人,由于孔庄车站一天只有一趟慢车经过,即使得到消息,他也是干着急,回不去。而且第二天正巧他值班,根本没办法离开。了解情况后,李健帮助田语录跟站长请假,并主动和他换了班。可麻绳偏挑细处断,不久后,田语录的爷爷和弟弟也相继去世,一连失去几位亲人,沉重打击让这个年轻人承受了巨大压力。之后,田语录工作浑浑噩噩,再没有了当初的精气神。

“我不想干了,在这里不仅什么都不方便,还照顾不了家人,干个什么劲!”听到田语录这样说,李健并不意外。下班后,他拉着田语录坐在山坡上,看着一趟趟列车从车站驶出,李健少有地讲起自己工作以来遇到的各种困难,从父亲生病到去世,从妻子怀孕到女儿出生,坦言自己也亏欠家里很多,“但我们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让列车从这里平安地驶过,就是守护千千万万家啊”。经过这次谈话,田语录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工作当中。从此,李健也在工作生活之余,给自己增加了新任务:和青工谈心。

如今,孔庄车站已经聚集很多90后,年轻面孔让车站团组织更加富有活力。但面对日复一日重复性工作,一些年轻人难免陷入职业迷茫,李健总想办法找机会和他们谈心聊天,用自己工作、生活经历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潜移默化间,青年们心踏实了,方向找到了,信念坚定了,李健也逐渐成为大家信赖的良师益友,“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铁路青年身上传承。

2007年,孔庄车站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11年—2013年,“孔庄精神”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2013年,孔庄车站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16年,孔庄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时光雕刻的共同记忆,因为一份坚守历久弥新。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业务精湛的车站骨干,李健已经在孔庄车站工作三十三年,带领孔庄青年克服重重困难,见证并参与中国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只要我还能干一天,就一天也不会离开孔庄。”李健说。

(作者单位:新乡桥工段)

责任编辑 华南88C6A9D1-8521-41DA-A8C0-C4F2B23135CC

猜你喜欢
李健语录车站
车站一角
李健作品
李健:音乐诗人,白马王爷 主持
李健美术作品六幅
语录
语录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音乐
地铁车站
咖喱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