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2022-06-08 15:18邹城市融媒体中心孙鑫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档案管理

文/邹城市融媒体中心 孙鑫

档案是“个人和社会组织及其国家机关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文字、数据、影像记录。”档案管理关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其中,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是基础分支。从2014年8月开始,媒体融合被正式提出,各地广播电视部门纷纷整合报刊与电视资源,并建立融媒体中心。也正是随着广播电视数字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产生并尚待整合。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历经新变化,面临新问题,其管理效率、管理流程、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一、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变化

(一)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内容的多元化。在传统的广电时期,广播电视指的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台的人事资料、会议档案、制作完成的音视频资源、待编辑的节目素材。新的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转型为融媒体中心,档案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既有的广播电视资源,还涉及报刊、互联网媒体资料等。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呈现内容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内容的多元拓宽了广播电视部门的资源储备,有利于广播电视行业积聚力量、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档案管理所承载的信息处理量几乎以指数级别增长,对档案储存技术和档案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二)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载体的数字化。在传统广电时期,由于存放空间有限、存放环境不佳,广播电视档案多以纸质资料为主,电视节目资源以磁带、光盘的形式进行储存。新的发展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不仅更新电子化的储存方式,还有可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资料搜集及整理中解放出来。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呈现载体数字化的特点。一方面,载体的数字化突破了时空限制,具备管理权限的人员无须经过层层审批,就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和调取相关档案,并且减少纸质资料破损与丢失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广电资源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载体的数字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储存的安全性,倘若查阅调取缺乏科学规范,极易出现档案泄露、档案丢失问题,从而对广播电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模式的融合化。媒体融合概念于2014年首次提出,至2020年国家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全国各地的广电部门纷纷整合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及新媒体平台,投入融媒体建设之中。在广播电视多元化传播模式下,广电产品呈现出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并且需要与电视、iPad、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连接,相关档案资料不仅内容多元,而且类别繁杂。新形势下,档案管理需要打破以往简单的文字、音像、视频分类模式,呈现出融合化新趋势。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模式的融合化提高了档案资源利用的时效性、精准性,但由于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意识缺失、素养不足,直接将新媒体材料复制粘贴至档案库中,如此可能导致档案资源出现“量”与“质”严重失衡的危机。

二、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足。新形势下,各大媒体不断融合发展。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方广播电视部门积极落实新闻业务改革,尤其加大对新闻采集与新闻编发的投入,却忽略了融媒体建设中最为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部分广播电视部门存在“新闻素材用完就丢”“档案资料任意处理”的操作问题,导致档案资料频频缺失、档案资源无法再次利用,不仅无法为融媒体建设提供资源支撑,还极大地造成广播电视资源浪费,从而阻碍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

(二)档案管理技术落后。在当前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中,档案管理意识缺失导致广电部门对此投入甚小。因此,不管是档案管理技术设备水平,还是档案管理人员素养都与其他部门存在不小差距。这具体体现在,尽管“云计算”“智媒体”早已在大多数广电采编部门得到普及,但档案管理仍然采用人工整理的模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档案管理防火墙技术落后,难以抵抗网络病毒入侵,使得系统信息安全难以保障;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电脑操作尚不熟练,甚至误删重要资料,造成广电资源缺失。

(三)档案管理模式僵化。由于广播电视台的受众门槛低、传播影响大,因而其一直在各大媒体部门占据中心地位,相关档案资料最为繁杂。在实际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操作中,部分管理人员仅仅将档案简单分为纸质资料、电子文档、数字文件等几个大类,却未考虑以载体形式划分的档案往往来源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使用功效。固有的档案管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难免造成相关资料的分类出现冲突,也不利于广播电视台后续的资料搜索与重复利用。

(四)档案管理融合转型受阻。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视听互动一体化渠道诞生,并凭借更加高效、新奇的用户体验抢占大量传统广播电视的受众。为了走出生存困境,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广播电视的融媒体建设势在必行。在融媒体建设过程中,传播渠道的开拓、人力资源的调整需要一定的历史资料参考,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间的资源共享同样需要对既有广电资源进行归类、整合,档案管理随之呈现融合化的特点。然而,由于当前广播电视档案的数据库资源尚不完备、现有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平台迁移的需求,使得广播电视档案管理部门,尤其是缺少资金和人才支持的地方,广电在档案管理的融合转型中受到阻碍。

(五)档案管理复合人才缺失。无论媒介融合如何发展,人才始终是广播电视行业持续生存与长远发展的保证,档案管理部门也不例外。然而,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或为原广播电视台、原报社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或为新引进的新媒体从业者,两者在许多方面仍难以适应融媒体建设需要。这具体体现在,老一辈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互联网思维,新媒体人员则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经验积累,既能熟练掌握档案归类与整理,又能创新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足。此外,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其中还不乏兼职、兼岗人员,人才缺口将直接导致传统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受阻,融媒体建设乏力,从而制约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六)档案管理服务功能缺位。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不是任何个人或组织的私有物品,而是属于政府和人民的公共平台。因此,不管媒介融合如何发展,其始终起到扎根群众、服务公众的作用。作为广播电视事业的“资源后备军”,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同样具有服务功能。然而,由于广播电视大多是自负盈亏的媒体部门,其仍需依靠二次售卖模式进行盈利。二次售卖模式,即广播电视行业以提供广播电视节目的方式获取观众注意力,再将观众倒卖给广告商。在互联网媒体蓬勃发展之时,广告商逐渐转向赞助新兴自媒体以获取曝光量。因此,当广告商不愿高价赞助广播电视节目时,即使广播电视部门已经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愿意播放节目。这不仅导致节目作为档案资料积压,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档案管理丢失服务群众的功能。

三、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重视档案管理,强化媒体融合思维。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时期,广播电视节目是提供大众娱乐产品的主要渠道。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记录电视台的经营活动,以总结节目制作与栏目设置的经营经验,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融媒体中心不仅要生产多种媒体形态的产品,通过不同平台、不同终端传播给大众,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捍卫原有经济地位,还在重大报道、舆论引导、议程设置等方面肩负职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传播平台。新形势之下,我们必须重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尤其要在思想层面意识到档案管理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关键意义。广播电视档案不再仅仅为广播电视台的经营活动服务,还可以调动历史资料和新闻素材,为采编制度革新、重大报道策划、媒体融合研讨提供资源保障,从而起到打造优质广播电视节目、彰显主流媒体价值、改进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打破技术藩篱,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时期,广播电视资料的储存空间和条件有限,相关历史档案往往出现文件格式受损、音视频不清晰等问题。此外,人工分类不当和检索能力不足也常导致广电库存资料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融媒体建设已经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档案管理完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信息识别功能,完成对广播电视资料的电子收集、智能分类、云端备份。与此同时,对于重要的音视频档案,不妨利用AI技术,通过胶片清洗、电子扫描、声画校正等过程进行修复,以便重新播放和再次使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打破技术藩篱,提升档案管理效率。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大资金投入以修缮档案存储环境、更新办公人员设备、建设融媒体档案管理平台。

(三)加强人机合作,优化档案管理流程。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档案的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但这并不代表对人工管理的全然抛弃。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人机合作,以优化档案管理流程。一直以来,不少外部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误解。档案管理绝非简单轻松的资料分类、整理工作,其往往涉及广电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再调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而“四力”提升则与广电资源所保障的内容生产密不可分。人工智能往往被称为技术神话,但其在内容层面精益求精的能力尚且不足,“病毒入侵”“算法歧视”则可能导致档案泄露和分类错误的问题。因此,人机合作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仍然是档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人机合作,既要求管理流程的智能化,又要求人工管理制度的落实完善。首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智能分类、电脑备份、人工复查的档案管理流程。此外,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做好档案资料的分级化管理,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档案收集、查阅、调取、编辑权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将重要文件进行纸质备份或光盘刻录,尽可能做到办公设备不与私人设备相互关联,从而加强档案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四)推动人才转型,增强档案管理活力。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不足。管理人员既要具备档案归类与整理的操作经验,又要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以充足的管理活力适应融媒体的建设需求。一方面,融媒体中心需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其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素养,并增强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融媒体中心更要调整档案管理队伍,或增加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或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不以资历而是按照能力进行评优评级。如四川电视台旗下的“四川观察”采取“工作室+老带新”模式,尤其注重融媒体队伍的活力提升,极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其创新经验同样适用于档案管理部门。

(五)接入互联网平台,拓展档案服务功能。档案资料是广播电视或融媒体中心特有的资源储备,虽然由于广电产品的时效性导致大部分播放过的电视节目早已不合时宜,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少有的、超越时代局限的音视频资料仍然具备传播价值。此外,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内容的传播渠道大大拓宽,如果将此前售卖不佳、长期积压的广播电视节目上传至互联网平台,广播电视部门几乎能够以零成本获取关注度与点击率。以鹤壁融媒体中心为例,其在成立之初就对电视台既有的音视频档案进行整理,并上传至网站、微博、微信等各个平台,如此一来,其既成为了群众称赞的音视频服务平台,又扩大了融媒体中心的用户基础。

(六)共享档案管理资源,实现价值连接。正如媒介学者詹姆斯·富勒在其著作《大连接》中所提到的,“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连接,人与物之间、人与信息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可以形成连接。”大连接时代,档案管理资源不再只是某个广电部门的“私有藏品”,还可以作为共享资源在媒体与其他行业之间流通,实现新的价值。新形势下,档案资源是广播电视的历史积淀,也是其在产业融合中的独特资本。如中央广电总台与百度、阿里、腾讯等高新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开展合作,前者提供的是建台以来的资源储备和人才积累,后者提供的是充足的技术、资金支持,两者在融合发展中开辟了新的价值空间,也为地方广电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视野与新方向。

四、结语

著名的媒介学者麦克卢汉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形势之下,媒介技术变革与媒体融合战略都要求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变革不仅在于内容、载体、机制层面,还在于其本身就是一种改变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尤其要在思想层面意识到档案管理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意义。本文就其创新路径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