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荣
堅持幼儿主体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深化学前教育阶段德育、启蒙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举措。
依托课堂教学推进,构建幼儿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机制
课堂教学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注重课堂教学推进,构建幼儿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机制,是有效推进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
一是聚焦语言、艺术等课程教学,遵循幼儿认知水平,以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推动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性开展,以形象化的课堂教学加深幼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知,以具体化的教育涵养幼儿言行,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温度、精准化地开展。
二是依托体育等课程教学,通过教学拓展、情感取向、行为养成等,进行目标式架构、内容式拓展、过程式嵌入,扩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认知的广度。
三是坚持“课程搭台,文化唱戏”,让幼儿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起来”“动起来”,不断引导幼儿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注重传统文化践行,构建幼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育人机制
立足幼儿园活动开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构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课堂育人机制,是有效推进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一是紧扣幼儿园主题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观看视频、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认知、感悟传统文化。二是紧扣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传统文化为点缀,聚焦历史名人,促使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由认知走向实践。三是通过简单的故事沙龙或绘画、剪纸、板报等途径,启蒙幼儿传统文化基因,在幼儿心中播撒文化认同的种子。
强化家校教育合作,构建幼儿优秀传统文化协作育人机制
强化家校教育合作,构建幼儿优秀传统文化协作育人机制,是有效推进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动力。
一是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校一体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合力。通过幼儿园教育导向、家庭教育延伸,以传统文化渲染幼儿情感,启迪幼儿思维,养成幼儿习惯,切实推进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二是立足家校合作,围绕幼儿园亲子活动,潜移默化地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架构家校合作的桥梁。三是注重日常渗透教育,构建幼儿传统文化常态育人机制,不断以常态化、生活化的方式推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言行,切实提高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
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种形式与任务,而是幼儿园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常态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与显性相结合,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渗透教育与常态教育相衔接,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相对接,以传统文化润泽幼儿情感,涵养幼儿表达,规范幼儿行为。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