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同。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出现和应用。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推广和实施体验式教学,将体验式教学巧妙融入教学中。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背景,简单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就如何借助体验式教学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能为同行提供些许帮助。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体验式学习法又称行为学习法。体验式教学是指遵从认知规律,通过情境创设、教学内容呈现和还原,让学生借助实践、体验等经历理解并掌握知识,架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識和习惯,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实施,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将学生的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可用的课程资源,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联,发掘隐性知识,为学生学习和体验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二,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最后,发挥教师作用,给予学生以引导,增进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去体验、反思。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体验式教学保证了学生的自由性和参与度 ,能唤醒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感受作品内涵的,体验教学的趣味性、分寸感的有效手段。还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认识,锻炼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促使他们熟练运用知识。所以,体验式教学的优越性非常明显。
音乐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之前,小学音乐教学始终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学生被动等问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是片面而薄弱的。体验式教学的方法非常多,模拟游戏、社会调查、角色扮演,课件制作、小组讨论等,都是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手段。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所以,体验式教学出现后,因为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所以,许多人都主张将其应用到音乐中,借助体验式教学架构学生已知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桥梁,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以构建高效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找出知识之间的关联,切实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实践路径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导入方法
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认为,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大致分三种,那就是联想、强化和模仿。这三种机制都与体验式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是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这三种机制的关注和参与度不同。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他们正处于模仿性较强、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不时给学生以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形象力和学习的热情。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任课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并抓住导入这个重要的环节,找到激趣的落脚点,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促使学生迅速融入学习环境,为课堂高效教学做好铺垫。比如,在“音乐中的故事”单元教学中,在学唱三年级歌曲《老爷爷赶鹅》时,在导入环节,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爱猜谜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先给出几则谜语,谜面分别是:从小是个白丁,长大身穿白绫,走起路来君子样,说起话来蛮子腔;小小玲珑一条船,来来往往在江边,风吹雨打都不怕,只见划桨不挂帆;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让学生打一动物名,猜猜谜底各是什么。学生猜出谜底后,可以出示鹅的图片,让学生模仿鹅的叫声,或晃动身体,学习鹅伸长脖子,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这样可以激发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然后,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简单讲述一下《老爷爷赶鹅》的故事,借助故事将学生顺利带入学习情境。这样在导入环节巧妙导入,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使后面的教学变得非常顺利。
(二)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育心理学实验认为,人内在的情感变化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和刺激的影响。所以,为了达到激发情感、增进体验的目的,可以创设情境,为内外作用力产生共同作用搭建桥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音乐符号、声音唤醒人的情感和本能,让人产生联想和冲动。但个体的接受、理解和共情能力,也会影响音乐对听者的作用。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小学音乐虽然教学内容简单,但小学生由于阅历不足、鉴赏水平较低,则无法充分体会音乐的魅力。要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在美,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心有所想、心有所动。比如,在小学音乐五年级欣赏课《鸿雁》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多元化音乐,了解蒙古民歌的特点”,在学习《鸿雁》这首歌曲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有关少数民族的舞蹈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上展示的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以考查和了解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的认知情况。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以《鸿雁》为背景音乐的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一边聆听优美的歌曲,一边欣赏草原美景。在视频播放结束后,问学生:“你从歌曲中听到了哪些内容?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是快是慢?”这样借助多媒体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加入学习。
(三)还原音乐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是,音乐主要通过抽象的音乐元素和声音给学生的听力以作用,而小学生对抽象的事物的理解还缺少必要的能力,所以,要想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必须另辟蹊径,给学生的情感和感官器官以作用。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而且许多音乐都具有画面感,这是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显著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法,将音乐的听觉美、内在美转化为真实可见的画面、场景,以还原音乐内容,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画面有更加直接、深刻的体验,以提升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比如,在三年级《森林水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结合教学内容,准备一系列关于山、水、森林等地带的图片和水车模型,将这些实物带到课堂上,以备教学使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森林”,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窃窃私语:春天来了,大森林里万物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突然间,远处传来了窃窃私语,是谁在说话?让我们向前走,走进绿色森林的深处,听听水车欢快的歌声吧。然后,展示有关森林美景的图片和水车模型,让学生说说,水车的用途是什么?在哪里见过水车?水车适用于什么样的环境?自己的家乡有没有水车?还知道哪些与水车一样古老的劳动工具?提到水车,自己脑海中会里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联想和讨论。这样利用实物和想象还原音乐场景,可以唤醒学生的本能,让学生变得更加欢快和兴奋,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四)增进师生互动,深化学生的认知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主张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以生为本”的理念,也给小学音乐教学指明了道路。但是,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尤其是在方法和经验上都存在缺陷。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争取在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经验传达给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借助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一些观点的认同。比如,在学习四年级《林中的鸟声》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电子琴、录音机、葫芦丝、唢呐等教具,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在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并对民间器乐产生积极的兴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学唱歌曲,为歌曲划段,亲自参与音乐体验和学习,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思考保护大自然、绿化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现实意义,品味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以及作品的内涵。接下来,让学生从小鸟的视角,以“人类的伙伴”小鸟的身份,给人类说几句话。比如,让小鸟从生存的角度谈谈环境保护、构建和谐家园的重要性。或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环保为主题准备节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以引导和帮助。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可以增进师生互动,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鼓励创作音乐,在创造中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体验者,让音乐服务于小学生,让小学生通过音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音乐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创作活动,也是学生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手段。音乐创作能使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融为一体,发散思维,积累音乐创作经验,获得良好的体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作平台、机会,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体验。比如,在《天山之春》音乐欣赏教学中,在学生初步认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知晓新疆民歌的音色、性能、演奏方法,能辨识新疆民歌后,结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贵州苗族景区的宣传片,让学生见识苗族人民所在地的优美风光、民俗风情,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围绕“爱祖国、爱生活、爱自然”等主题,通过对“民族”与“时尚”“世界”的思考,创编歌曲,歌颂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勤劳智慧、优美风光,赞美勤劳的民众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并让学生在创作中认真思考歌词和音乐的节奏、音频等细节问题,确保学生能在拓展性创作和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六)巧妙融入器乐,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器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及创造力,为了充分发挥器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功能,丰富学生的课后音乐生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该巧妙融入器乐。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增强节奏训练在小学体验式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节奏训练的创始人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元素之一,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1~3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注意力较为分散,小动作比较多,这就影响了其在课堂的学习效率,而节奏训练的融入能带动课堂整体氛围,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同时增加教师活跃课堂氛围的经验。4~6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比1~3年级的学生要强一些,但是会存在对教材中音乐不感兴趣的问题,对此,应该寻找与教材歌曲节奏类似的流行歌,提高其求知欲,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二是恰当地使用器乐。在器乐的融入中,要善于使用恰当的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器乐学习,充分調动其兴趣与热情,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在传统的器乐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教师往往只传授乐器指法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处在教师教、学生听的被动状态。对此,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本情况,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乐器的兴趣,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解器乐理论知识,展示更多新奇有趣的器乐,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敢于创新与尝试的勇气,除了加强对乐器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参与度。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及音乐素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生为本”,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深化学生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体验式教学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借助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提升教学效果。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gzx20-18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