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日夏提·艾力
[摘 要]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改进,无论是政策引导还是教育目标的需要,都对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纵观国内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推進情况,无论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的培养,还是各学科之间以及校外的融入协作等方面都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异。各地行政部门、高校应当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优化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搭建高校内外部相互协作、合作共赢的平台,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体系完善;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43-03
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针对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培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及金融支持和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也表明创业创新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将融入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各个脉络中。高校创新创业战略从广度到深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从目前来看,仍需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高质量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优化各个内部构成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体系,提高实践实训力度,使高校内部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相互协作共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专业、学科壁垒,使成果转化更加规范化,进而更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
一、创新创业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系建设缺乏全局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模式较为常见的形式为:校级学生管理部门统筹—二级学院主要负责督促落实项目建立—由班级或年级、专业等为单位跨出第一步,申报项目—由学院初步审核,开展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完善后,以学院为单位像学校统一上报项目。这种模式虽然契合培养单位主负责的内在逻辑,但是在创新创业这种需求资源共享,寻求广泛性的活动中,其在内涵与上限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高校的组织结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创新创业工作的衔接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是由横向职能结构建立起来的,按照权力结构的划分却又是纵向层级的运行机制。这也导致二级学院平常更加注重上下级的联通互动,而忽略了横向同级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等。创新创业工作的不同环节通常涉及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二级学院等相关单位的负责落实。有学者认为这些部门之间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职能,根据自己的分工而承担着创新创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但每个部门往往更加关注本部门内的履职尽责,而忽略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性问题,从而导致创新创业仅仅趋向于一项“活动”,而不是一项培养人才的工作[1]。因此需要在高校内体系化地构建治理的层级平台,从顶层设计出发,将创新创业工作渗透到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建立起各部门、各专业学科相互协作、相互联动、相互共享的信息平台和管理平台。
(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就提到过“三步走”形式的总体目标。其中在第二阶段的目标中重点提到了创新创业战略需要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并且这些制度成果也要具备可复制、可推广、可普及的性质。这也为第三阶段由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指导实践与帮扶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增加学生投身创业实践的基数。《实施意见》强调“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是重要的培养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部分高校深刻地影响着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平台,例如第二课堂学时认证、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创业孵化园,以及项目竞赛等多个实践融入性教学平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形式化、理论教学碎片化等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教学应当以理论教学推进实践操作,根据其本身特征而言,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或何种途径的教学方法,都应当回归于实践探索、作用于实践操作。虽然大创等相关实践平台对实践性做出了要求,但是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比重较低,大部分以选修课为主。这也导致学生层面的理解度、吸引力较低,甚至许多学生“不知何为创新创业”“只闻其声,未见其真”的现象对创新创业实践推进造成了阻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本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因对各个制度体系没有深入理解其内涵,未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育人体系的全过程,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导致实践流于形式,学生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仅为完成课程任务而草草了事,导致教学从基础便落下“病根”。因此有必要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引打造有质量保证,有成果成效的实践平台。
(三)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建设
创新创业无论是课程、实践训练还是参赛,都需要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全程辅导与指引。作为一项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正在不断完善进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普遍由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亦或由来自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教师等兼任。首先从整体的师资数量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所涵盖的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我国在此领域的教育体系、扶持力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且对该领域有了很好的人才输出和实践支撑。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建设与发展程度仍较为缓慢,而师资队伍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多数以思政类、教育类、心理类学科为主,然而面对内容多元化,学科知识需求广泛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师资队伍仍无法满足。因此在师资队伍方面需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从构成、选人用人标准、专业化培训等方面进行长期的培养。
(四)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创新创业机制的着手点侧重于以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以自愿参与为前提的方式,期望学生爱上创新创业,并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兴趣,自发地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创业目标,这也是激励理论中目标理论与需求理论的运用[2]。其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怎样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如何通过自身的创新、创业与目前国家经济体制接轨,不但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完成社会价值的体现。然而目前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对于创新创业也随之产生了一定的功利心态,如急于求成、急于得到成效、急于追求“名利”的心态。还未切实开展调研、实践、理论学习等活动就开始幻想着通过创新创业实现“金钱自由”的梦想。一旦这些学生在创新创业历程中遇到挫折或失败,便即刻会出现放弃、抱怨环境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质问社会为什么“只有自己最倒霉”等萎靡不振的状态,这些属于归因理论中典型的“情景归因”。除此之外,影响还存在于高校内部激励体制结构中。如高校是否建立健全相应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来促进大学生踊跃参与,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也取决于是否纳入奖惩体系中,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将创新创业教育关联到评奖、评优或者给予相应经费奖励等,但是需要具体到培养阶段的每一个环节。如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如何来定级,同等级之间以何种形式划分奖励标准等,这些都是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另外,在各类奖学金、评优选拔、升学机遇等环节,创新创业方面的成果如何换算成加分,各个高校都有差异。综上所述,各个高校之间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体系参差不齐,除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外,还需要以实践培养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端正学生的态度,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还需要从整体布局上加强宣传工作和解读工作。结合具体的奖惩机制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激励机制,内容上需要加强针对性,并加大激励力度。
二、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性完善的举措分析
(一)优化高校创新创业管理内部结构
面对创新创业管理模式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采用一种新的理念与治理方式来优化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使整体结构能够顺利推进,还需要具备优秀的衔接能力与高效的处理机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网络时代的不断快速推进,实现整体性治理成为较为合适的一种治理方法。首先,整体性治理包含以下三个机制:整合、协调、信任,其中整合是关键因素。因为整合着眼于行动,合理地利用信息资源,通过优化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内部调整、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方法,达到目标和行动的协调一致。例如高校学生处、科技处、教务处、二级学院等单位之间要形成一个能持续连贯推进创新创业的“圈”,无论在哪个部门的何种环节,都应是贯通而又顺滑的衔接。各个部门都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部门的重要任务与责任,以整体态度看待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与过程,而不是仅仅完成自己部门的具体事宜,却不考虑与其他部门间的配合与协作关系。学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的作用体,会直接影响最终效果,若仅仅依靠学院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而其他部门仅仅是以“下命令”的方式将大部分统筹培养、实践训练等环节的责任交由学院自行开展,不但违背创新创业的最初宗旨,更是违背整体性治理原则。因此各部门之间应当承担起整体性责任,密切与学院、机关部门的相互联动协作,认真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每一个步骤,集思广益地解决从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科学、精准地规划每一个培养环节。二级学院各学科与专业之间应建立更多的沟通协作渠道,我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绝大部分都缺少多元化的因素。在知识储备不断增加的现今社会,融入更加多元的学科理论知识,学科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打破专业壁垒,并更好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与核心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课程
目前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课堂教学都以通识选修的方式出现,无法达到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从课程架构、体系内容、精神内涵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首先需要明确以实践为主,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各类实践形式中获取经验,从调研中获取数据,领会其内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也应当突出实践理论的传授,从思想道德层面指引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从专业技术层面从学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项目规划设计等方面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项目策划、项目竞赛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另外还需包含团队运营方面的课程内容,创新创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沟通,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是关键因素,从协作中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将团队的强大生命力与个性相结合,从而孕育出从创新性、实用性等各个方面都符合的项目。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一所高校的坚实基础和精神内核,若没有强大的师资支撑,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科研,都无法推陈出新,永葆活力。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高校,这正是凭借师资底蕴而展现出来的优异成果。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针对培养体系不斷优化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而做出的重要举措,更应当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与构建,这也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紧迫且又艰巨的任务。其不仅需要从人才引进方面不断挑选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来指导,还需要加强现有队伍素质,培养教师的理论储备,注重创新创业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从师资队伍的构建范围来讲,应当更加多元化地构建师资队伍体系,除了将专业课任课教师、学生工作负责教师等纳入师资队伍外,还应当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将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创业成果显著的优秀校友等力量纳入师资队伍中,建立一个多元化、针对化、专业化的师资体系,以此满足多学科、强调协作和专业性教学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高校中针对学生的常见激励机制体现在学生评奖评优等方面,例如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以及升学保研等资格。传统的评奖激励方式已经延续了很久,也是学生最渴望和关注度最高的激励方式。创新创业作为一个新生代,在各个高校的激励体系中的体现度还有待提高。创新创业大赛中的团体奖项最为常见。而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深度结合整体的激励体系,在评奖评优制度中完善细化其所占的分量。在奖学金细则中,根据创新创业项目不同的获奖等级,明确规定创新创业成果所增加的分值,在保研资格条件中,纳入创新创业方面的加分项,以此提升创新创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优化第二课堂学时的认证体系,从开始到过程再到结束都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引导机制,从而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引起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广泛兴趣和积极性。
除了学生视角下的激励体制外,还需要强化针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体制,例如将创新创业纳入教师晋升、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体系中,并且对那些开展较好的创新创业教师,构建平台,利用校内刊物、新闻、简报等将其作为典型广泛宣传与表彰。
参考文献:
[1]胡金焱.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J].中国高教研究,2018(7).
[2]张雁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J].教育与职业,2020(1).
[3]丁月华,张明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2022(2):101-106.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