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霞 闻世祺
临床中脑血栓、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闭塞脑动脉瘤等此类十分易引起患者脑组织缺血或出血症状的均属脑血管病。手术以及药物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虽然治疗方法不同,但均有自己的独特优势[1]。采用药物治疗虽然见效慢同时很难根治病症,但该种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相对较明显[2]。本文主要针对介入疗法进行详细研究,并分析将其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100 例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将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组,各50 例。研究组中男31 例(62.00%),女19 例(38.00%);年龄36~66 岁,平均年龄(51.28±5.11)岁。参照组中男30 例(60.00%),女20 例(40.00%);年龄35~69 岁,平均年龄(52.26±5.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重点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性予以治疗,并针对患者血压以及血糖予以控制。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0)口服,服用剂量随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调整,若患者LDL-C≥2.1 mmol/L,则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2 次/d;若患者LDL-C<2.1 mmol/L,则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 次/d;当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应同时给予患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及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12]治疗,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d,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首次服用剂量控制在0.3 g,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将其服药剂量改为0.1~0.2 g/次。
研究组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对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经皮穿刺,置入8F 导管鞘,并注入肝素,以此保证术中全身肝素化。行颈动脉远端造影时采用 5F 造影管进行,将患者血管狭窄位置及堵塞大小精准定位后,针对其实际情况挑选相对应的血管内支架。将8F 导引管利用交换丝进行放置至病变血管 2~3 cm 处,然后将正常脑血管口径置于远端保护装置上至狭窄处,然后收回并打开脑伞,在狭窄处放置扩张球囊,扩张并收回。自膨胀支架被选择以放置狭窄段大脑伞导丝的引导下,并在支架的两端覆盖正常血管[3]。经血管造影监测确认位置正确后释放支架,根据血管是否仍有狭窄和阻塞情况重新放置球囊。再一次确认支架正确放置后将保护伞收回,手术结束。通过将弹簧圈插入动脉瘤并提供辅助支架,以类似方式治疗动脉瘤。对于较大的动脉瘤患者也可以给予密网孔支架[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颈总动脉内径5~8 mm 血流速度。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性脑梗死、动脉瘤术中破裂、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脑血管痉挛、穿刺后炎症。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显效: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病情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椎动脉前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狭窄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未改善,甚至病情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颈总动脉内径5~8 mm 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
表1 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
注:与参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发生急性脑梗死1 例(2.00%)、动脉瘤术中破裂1 例(2.00%)、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 例(2.00%)、脑血管痉挛1 例(2.00%)、穿刺后炎症1 例(2.00%);参照组发生急性脑梗死2 例(4.00%)、动脉瘤术中破裂3 例(6.00%)、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4 例(8.00%)、脑血管痉挛3 例(6.00%)、穿刺后炎症1 例(2.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5/50)低于参照组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显效31 例(62.00%)、有效18 例(36.00%)、无效1 例(2.00%);参照组显效22 例(44.00%)、有效15 例(30.00%)、无效13 例(26.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0,P<0.05)。
介入疗法属微创手术的一种,此项治疗技术具有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的特点,并且相比药物治疗更占优势。与传统开颅手术不同,介入疗法以手术的方式对患者开展治疗,但这项手术用时比传统手术时间短,而且手术操作精细化,同时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小且伤害性也更小,因此,更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将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比传统治疗更具优势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颈总动脉内径5~8 mm 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5/50)低于参照组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示研究组治疗方法更加具备安全性[6-8]。从研究数据可见,研究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优势性,能够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以其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参照组所应用的传统药物治疗,由于整个治疗过程用时较长,对患者的脑血管症状有一定改善,但是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病情得不到更有力的控制,那么就会加速进展,严重影响预后。介入疗法通过借助医学影像的监测以及引导,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病予以诊断并针对性的治疗[9]。介入治疗是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脑血管造影以及血管内超声成像和光学成像技术的综合利用,针对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等严重脑血管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10-12]。术后患者临床效果好,恢复快,承担的风险比传统手术小。
综上所述,介入疗法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还能将并发症发生情况降到最低,具备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