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戊云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深受教育界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进程再度迈入新台阶,我国留守儿童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留守儿童由农村开始向城镇发展,城镇的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在整个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将对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视角开始转向了城市、城镇留守儿童上。生活在城区中的留守儿童从学习到心理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源自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多重影响,一些问题严重甚至阻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国家城区大力发展之际,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集聚的力量,全力以赴帮助他们创建快乐幸福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策略研究
一、城区小学留守儿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归属感与安全感的缺失
日常观察中不难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社交能力比较弱,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潜意识对老师有距离感,基本不会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在学习与生活上意志薄弱,存在态度消极的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种种现象都能够反映出留守儿童缺乏学习兴趣,生活情绪较消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个体满足生理需要后,极度需要关注、归属感与安全感,只有这些都满足了,才能形成健全的人。而这些关注、归属感与安全感恰恰是留守儿童所欠缺的,也正是因为情感上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才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没有目标感。留守儿童由于基于上述原因,形成了情感障碍、阅读障碍、写作障碍。这些障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导致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很容易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学习与生活失去信心。
(二)学习策略不当
留守儿童在日常学习中仅仅只关注上课及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后从不会主动学习,且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留守儿童的一举一动,主动走近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观察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的困难。通过日常关注便能看出留守儿童的识字量小、写作困难、思维反应不灵敏等问题。留守儿童的日记都是记流水账,除了写写今天吃了什么,上了什么课以外,就再也写不出其他什么东西了;而数学方面,低年级的儿童连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都很难学会。另外,还能发现留守儿童由于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不善于请教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问题等,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致使学习成绩不理想。
(三)沉迷于虚拟世界中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直接的管教,很容易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网络科技发展越发成熟,留守儿童很容沉迷于网络世界中,通过打游戏等方式来填补内心的精神空缺。而在现实中却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喜欢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在学习和课间活动大多独自一人,我行我素,很少与老师、同学沟通,性格孤僻。老师和同学想办法亲近他们,往往容易碰壁,老师要知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必须花费较多的精力。
二、对城区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他们的主动性,激发小学留守儿童的需求动机
需求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在动力,我们要鼓励留守儿童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正面的需求动机将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个人潜力,鼓励孩子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家长与教师要带领学生认识到需求的必要性,认识到需求对生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增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中的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予以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在课堂的结尾可以适当预留时间,多让留守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或者到讲台这儿来談谈这节课的收获,一方面可以复习课堂上的内容,另一方面,这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二)利用激励法鼓励孩子
激励教育法是一种很适合小学教育的教育方法,是教师与家长都应该学会的育儿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比如班主任带领开展诗词成语的竞赛,以成语接龙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知识水平差距不会特别悬殊,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诗词方面也可以选取大家熟悉的诗词,并再多选择一首课外的诗词,让学生们在竞赛中既获取自信心,又能学习到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留守儿童可以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还能够产生集体意识感,感受到与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学生在竞争过程中自信心会有所增强。另外教师多与远在外面孩子父母多沟通,让监护人要时刻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让孩子将更多的时间从虚拟世界转入到现实世界,多种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做到身心独立。
总结
总而言之,老师要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留守儿童应该多一份爱。因而,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留守儿童格外关注,采用更多更好更合适的方法,对他们的进行学习辅导,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照顾。让孩子的父母要经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让监护人在家中多多关爱孩子,填补孩子内心的爱,共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与生活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光华,修亚范.立足学生,细心倾听——倾听中的幸福小学语文课堂[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01).
[2]朱娟.升级教学理念,打造活力课堂——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现象[J].语文知识.2016 (08).
[3]韩煌秀.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 (03)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