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玲
摘要:当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存在句型知识掌握不准确、运用不恰当的问题,导致其逐渐丧失句型学习的自信和兴趣。究其原因,在于小学英语句型教学常常处于两种“窘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略不重视的淡化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教学角度,对小学英语句型教学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句型;课堂教学
引言: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句型便是堆砌这些基石的框架。所以,句型学习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句型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单纯的句型规则的识记,其表意功能是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促进学生准确掌握知识、恰当运用句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基础知识教学越发重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小学英语句型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对改善小学英语句型教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句型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可紧紧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教会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类关联递进式的句型活动中构建句型知识脉络,助推学生句型能力在习得、生成、迁移、内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使学生句型学习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小学英语句型教学有效策略
1.引入趣味化元素,激发句型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师不妨在句型教学中融入一些趣味化元素,如绘画、歌曲、童谣等,以更加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句型的兴趣。这样可让学生在玩乐中更加轻松地掌握句型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句型规则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句型运用能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一句型时,教师利用绘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幅“小男孩在操场上跑步”的简笔画,这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好奇教师是怎么画出来的、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在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边画边向学生提问:“What is the boy doing?”意在让学生说出“He i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的话语。这样在教学中融入绘画元素,以及教师巧妙利用“be+doing”结构的方式来进行提问,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现在进行时”的形式和用法。然后教师画出更多的简笔画,展现各式各样的趣味图片,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现在进行时”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自主运用,加深对“现在进行时”的理解。最后,教师通过“chant”来提高句型教学的趣味性。如下面这段“chant”:“What are you doing now?I am writing.What are you doing now?I am dancing.What are you doing now?I am eating.”学生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朗读,在生动和趣味的活动中逐渐记住了“现在进行时”的句型规则,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2.创设生活化情境,掌握句型运用技巧
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还不够完善,所以对事物的思考方式非常直接、简单。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能用抽象的方式来授课,应当将句型中的每个知识点具体化、直观化,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学生熟悉且充满趣味的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学会句型运用的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句型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加强和巩固所学的句型知识。
例如,教学Unit 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中的“动词过去式”用法时,在讲授动词过去式有哪些变化规则以及动词“be”有哪些变化的知识点后,教师先向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如“昨天你做过什么事”“看过什么书”“玩过什么游戏”等,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一些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如先给学生播放一个“三个好朋友在周末一起去商店买棒棒糖”的视频,再组织学生根据视频中的画面进行对话练习。生A:“What did they buy in the store last weekend?”生B:“They bought some lollipops.”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里要用‘did’与‘bought’,而不能用‘do’和‘buy’呢?”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学生明白对话问的是上周末已经做过的事,所以要用代表过去式的“did”和“bought”,这就是“动词过去式”的用法。
3.增强口语化训练,锻炼句型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句型教学中,教师一般以口头教授知识点和做练习题为主要教学方式,这样易将课堂教学变得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口语的实践能力,英语句型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英语句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口语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更加牢固地掌握句型知识的结构和运用规则,实现句型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学“There be”结构的句型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There be”句型进行造句,描述教室中的人、事、物,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有的学生很快就说道:“There are many books on our desk.”也有的学生说道:“There are many chairs and tables in our classroom.”还有的学生说:“There is a blackboard on the wall.”
又如,教学“一般过去时”的句型时,教师利用“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提问学生:“上周六,你做了哪些事情?”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讲述。有的学生说:“I went to the bookstore and bought a book last Saturday.”也有的学生说:“I went to the cinema to watch a movie last Saturday.”这样不仅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结论:在小学英语句型课堂上,通过以主题为主线的学习活动将句型知识的内容、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培养相融合,有利于弥补当前英语句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将语言结构的形式与意义在具体的语境中融会贯通。学生从追问中学习理解知识,在实践中内化形成能力,在创新中思考解决问题,在这三类关联递进式的活动中构建句型知识脉络,提升综合语用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陸颖.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子(理论版),2016(06):20.
[2]张丽芳.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J].学苑教育,2016(04):61.
[3]钱艳.小学英语句型教学浅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6(Z1):42-43.
[4]陈映红.浅析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