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

2022-06-07 16:56郭依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5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郭依婷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全球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客观认识和整体意识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统计分析,简要分析全球史观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提出增强全球史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全球史观;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一、绪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全球史观的渗透和运用已逐渐成为历史教学发展趋势。全球史观作为历史多元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而在运用过程中,同样也不能忽视全球史观的缺陷,要更加客观地对其进行有效渗透。

(一)概念解析

1.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是对以往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进阶,主要包含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朱汉国先生对核心素养作出解释: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具备能够推动自身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行与能力。简单理解来说,历史核心素养即为全面提升自身、进行多方面学习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增强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历史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強历史对学生的吸引力,帮助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的历史价值观。将历史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于教和学的方方面面,对于提升学生整体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它是在对以往史观经过细致分析和全面总结后,形成的一种新史观。随着20世纪末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历史发展脉络相交相替,学生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看待和分析历史。全球史观在具备更全面、客观等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忽略地区和文化独特性的局限,在运用全球史观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全球史观在初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的使用现状

全球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从世界整体发展全局出发去认识和学习历史,具备一定的价值,适用范围广泛。但全球史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整体联系历史的观点出发,容易出现以国际背景和全球趋势来解释社会现状,而忽略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文化的独特性的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全球史观要基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历史区别对待。

本阶段初中历史主要采用的是人教版七、八、九年级三册书目,初一侧重于古代史,初二侧重于近代史,初三侧重于世界史,每一册书都涉及了相关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单元和相关课时,需要学生分析其背景,全面了解历史发展路径。如,七年级上册的“丝绸之路开辟”,构筑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七年级下册的“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汇聚了中西方的文化精华;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中外利益矛盾的体现;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意味着中国打开对外交往的国际大门;九年级全册的“世界史”,要求学生和教师要以更加全面、客观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去学习、分析历史。

综上,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全球史观运用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教师要合理、高效整合教材,利用教材、把控细节,将全球史观运用于教材内容落实到位,将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作为重点目标。

三、全球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全球史观的运用既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被广泛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教师、课堂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全球史观因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历史教学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单一化使用

初中历史教材涉及了多种史观理论和知识,主要有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利用文明史观能更好地评价历史人物,利用现代史观能引导学生搭建认知系统,利用全球史观能促使学生打开多维视角,利用社会史观能将人文教育引入历史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史观教学,注重多元史观结合运用。

学生在看到教材时,容易形成固有思维,简单地认为中国史与世界史有一定的联系,要用全球视野去看待、用全球史观去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往往只能在学习中学到全球史观的内容,忽视其它史观在教材中的运用。学者马景杰对从2011年到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中涉及全球史观的考题进行了统计,一共有41题。从题量来看,全球史观的考试热点相对于其它史观是较高的,而历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通常也只会对考点进行讲授和分析,造成了其它史观重视程度降低、地位下降的局面。

2.缺乏实践性

史观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中考命题中的一个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的史学理论,加之教师较为薄弱的史学理论基础和学生较为浅显的史观认知,使得历史教学过程中全球史观的运用难以深入。

学界对于全球史观理论特点作出了具体阐述,认为全球史观理论主要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全球性、联系性和客观性。而在具体的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也只会基于三个特性,对理论加以理解和应用,从而忽视了全球史观运用中的适切性和实用性。“史观教学引入历史课程并不是盲目的,首先,史观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全球史观不能单一、生硬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学情等方面进行有效运用和渗透。

例如,在讲述工业革命新课内容时,很多教师会生硬地告诉学生要用全球视野或是国际意识去分析其背景和影响,但是,此阶段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此时深入分析全球史观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初三下学期统整知识、复习的过程则可以从分析背景和影响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客观掌握相关知识,也能更好吸收全球史观在知识上的运用。C3071083-DB48-4FFA-8B43-013E9E9A6712

(二)解决策略

1.多元结合

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目标的重心,也成为历史教师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巩固课堂知识的必然追求。美国学者杜威也曾提出多元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也由多种独立的元素所组成。所谓“多元史观”,笔者理解为将多种史观有机结合,在认识或辨析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地辨证历史。现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探寻新航路》这一课程内容进行分析。

从全球史观角度来说,全球航路开辟后,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国开展经济交流与文化联系。商品交换、货币流通的贸易形式至今依然存在,各国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响。以全球视野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实,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对其整体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从文明史观来看,全球航路开辟促进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为双方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中西文明开展文化交流的最直接体现。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器物层面上的经验,中国儒学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动力,早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为当今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世打下基础。学生可以依据文明史观,放眼不同的文明,感受到文化交融的美丽。

从现代化史观来看,全球航路开辟之后,中國商品以其质量和价格取胜,向西方国家输入了大量的丝织品、茶叶、瓷器及廉价劳动力,西方国家通过地下交易、贩卖奴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向中国源源不断地输入大量的白银黄金,实际上与当今中西方的贸易形式大同小异;中国凭借大量廉价劳动力占据市场,而西方国家多靠资本和技术占据市场。现代化史观帮助学生结合古今,根据古今的联系性,掌握相关知识。

仅从《探寻新航路》这一课程内容就可以分析出不同史观运用下,课程内容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将多元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挖掘出更多新知识、新考点,更有利于锻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的发展。

2.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国际发展趋势和新课程改革下,将全球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依然成为课堂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在有着充实的理论基础支撑下,要将全球史观在课堂中落实到位,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

从教育主客体来说,学生要适应由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状态转变,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跳脱出“背多分”的思维。在通史学习中,初步学会抓住线索,初步学会用全球史观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过渡到专题史时,同样以线索的方式梳理各专题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专题之间知识点的连续性,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教师要跳脱出“应试教育”的思维,全球史观虽然不作为一个独立知识点存在,但其除了在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外,同时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多加关注史学动态、阅读书籍、参与培训,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主动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全球史观引入课堂中,利用语言艺术和实际课例,落实全球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从课堂实践来说,高效、有趣、良好的课堂是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默契配合才能形成的。教学过程中对全球史观的运用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来循序渐进地运用。首先,采取有效的导入方式。利用具有时代背景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导入,将学生提前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感受时代氛围;其次,加强知识点的联系。以时间为线索,对不同时间节点的历史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寻找历史事件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通过全球史观的指导,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其整体意识。最后,强调全球史观的重要性。结尾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叮嘱学生要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辩证看待历史,整体把握历史,认识到全球史观的重要性。

四、结语

“用‘全球史观构建历史教学,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社会责任。”从全球化发展趋势、新课程改革标准及学术热点的出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意识的人才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全球史观融入历史教学中,是中学历史教师应当肩负的教育责任,既有利于培育学生广阔的历史思维,形成理性、客观、公正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自身发展。

上文通过对全球史观的使用现状、局限性、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增强全球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在课堂实践中有效落实全球史观的运用,是建设开放性、国际性课堂的第一步。立足于全球视野下,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性、客观性的分析,是教师和学生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意的是,在渗透全球史观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根据不同地区和时期进行针对性的运用,降低局限性,发挥全球史观的最大积极作用。本研究提出的增强全球史观在教学中渗透的策略,是教师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认真思考教学策略,钻研教学方法,把握细节,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整体意识和国际意识,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10):3-7.

[2]陈甫军.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09:1-2.

[3]苑欣悦.全球史观应用于历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马景杰.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以文综全国卷(2010-2016)为视点的考察[D].聊城大学,2017.

[5]黄赛男.应用多元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J].中学历史参考,2019(1):79.

[6]张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教学——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2):18-19.

责任编辑  李  源C3071083-DB48-4FFA-8B43-013E9E9A6712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例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历史复习中的应用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漫谈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