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之变

2022-06-07 03:35王海东
炎黄地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塔式佛塔本土化

王海东

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器形有多种来源。其中既有法效自然、象生仿生的动植物形容器,也有对其他手工艺门类塑形意匠的模仿与借鉴,而地面建筑的总体造型和细节处理,也成为陶瓷器,特别是陶瓷随葬品造型取法的重要来源。汉唐宋元以来墓葬中大量出土的陶瓷建筑模型和坛罂类明器上,就蕴含着丰富的佛塔元素。

伽蓝初入:汉晋时期的随葬陶楼

大约在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生根。稍后,佛塔元素就开始出现于陶瓷器上。

东汉晚期,中国南方已能够生产成熟瓷器。到魏晋之时,盛行在墓中随葬陶瓷明器的风俗。陶瓷明器造型包括谷仓罐、楼阙、灶台、猪圈、厕所、井等。2008年,湖北省襄樊市发现了一座三国时期吴国墓葬,墓中出土一件具有佛教建筑元素的陶楼。该陶楼为黄褐釉陶,整体造型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但楼顶设有平头相轮塔刹,明显是模仿印度窣堵坡。除了具有佛塔建筑因素外,陶楼上亦有多处带有佛教因素的装饰。学者罗世平认为,呈树叶形的鸱尾乃是模仿菩提树,门扉上的羽人也不同于汉式羽人而类似于新疆米兰佛寺的壁画图像,因而也具有佛教性质。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就有死者随葬物品的习俗,到两汉之时,大行厚葬之风。墓中多随葬釉陶模型楼阁,即迎仙阁,展现了汉魏时期死后升仙的观念及神仙混合崇拜。印度的塔本就是收藏佛骨和僧人遗体的场所,而襄阳陶楼上附带有佛塔元素和佛教特色的装饰图案,恰恰反映了印度舍利安置文化和中国丧葬文化的交融和杂糅。

塔形变迁:唐以来的塔式罐

在文章中,塔式罐是对塔形陶瓷明器的总称呼,包括北方典型的塔式罐和南方的塔形坛。塔式罐从唐代开始流行,宋元时期在全国各地亦不鲜见。各个时期形制变化较大。

佛音东来:迄今发现的唐代塔式罐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其形制自早到晚有诸般变化,同时期亦有不同类型。该器类生产自黄堡窑、巩县窑、邢窑等窑场,尤以耀州窑最为著称。该器为弧腹罐,上有纽盖下承底座,底座多为束腰形,整体形状似传统器“豆”。学者袁胜文根据盖纽的外观差异,将塔式罐进行了分类,分别为竹节形纽、尖塔状纽、桃形纽、葫芦形纽和珠形纽。前两类的塔式罐较为典型,从早期到晚期皆有出现。该类器的上半身或盖部分类似于印度佛教建筑窣堵波,竹节形或塔形的盖纽是对塔刹相轮的模仿,盖身则对应覆钵的形象,盖沿与罐口的对接部是为基座的微缩。珠形和桃形纽类型的塔式罐在晚期逐渐增多,应是器形本土化的表现。还有一种葫芦纽的塔式罐见于河北地区墓葬中。还有部分塔式罐整体均以佛塔为原型,逼真地展现出相轮数重、平头伞盖和覆钵塔身的结构。

此外,塔式罐上的装饰图案有兽面纹、莲纹、浮雕象头等。兽面纹与佛教中所见的狮子较为相似,应是由其演变而来的。佛陀被人们称为“人中师(狮)子”,佛陀的左协侍文殊菩萨也骑着狮子。佛经中有步步莲花的典故,莲花在佛教中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被奉为“佛门圣花”。佛经中关于象的传说亦为不少,《摩诃止觀》云:“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负荷,无漏无染,故称为白。” 这些装饰纹样为塔式罐平添了更多佛教特色。

唐代早期塔式罐外观上与窣堵波相比,基座、覆钵和相轮等细节无一不备,纹饰也多见象、狮、猴、莲花等和佛本生故事及佛陀象征等主题,体现出犍陀罗和印度佛塔的明显风格。

移风中土:自唐代晚期开始,塔式罐上的佛教主题纹样逐渐变少,中国传统的团花、宝相花、牡丹花日益增多,这表明了塔式罐开始世俗化和本土化。

宋代、唐代造型的塔式罐在北方墓中仍有发现,如河北临城宋墓中出土了一件黄绿釉陶塔式罐,该罐盖呈高拱形,类似覆钵,盖顶为5层相轮组成的塔刹形,宝珠形盖钮,具有较明显的唐代遗风。不过,一些塔式罐的造型已经出现变化,塔式罐上“塔”的形制也日趋本土化。

与唐代相比,两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塔式陶罐形制复杂多样,已多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形式,如屋檐、立柱、斗拱等皆可在现存地面建筑遗迹和《营造法式》中找到来源。河北邢台泽丰园宋墓中出土四套塔式罐,罐身和盖与唐代塔式罐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唯器座上有一周栏杆,栏杆又叫钩栏,是中国传统建筑样式。

同时,宋代的佛塔建筑开始出现大规模楼阁化,包括苏州罗汉院双塔(建于982年)、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建于南宋绍定至嘉熙年间)、苏州报恩寺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杭州六和塔(建于1153年)等,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了塔式罐上。甘肃陇西宋墓出土两件塔式罐,其中一件有座,为须弥座,上沿堆塑重瓣莲花,罐腹扁圆,盖是宝塔式,类似于楼阁式建筑。楼阁式塔是仿中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宋辽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佛塔建筑形式的主流。这说明塔式罐也与现实中的塔建筑一同实现本土化。

蒙元时期,藏传佛塔和十三天式的塔刹造型也应用于随葬瓷器塔式罐的塑形因素中。元朝建国伊始,忽必烈定喇嘛教为国教,藏式佛塔自此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兴建。藏式佛塔又称覆钵式塔、喇嘛塔,是直接从窣堵坡演变而来,最初在西藏地区流行,后随元统治阶层进入中原,随葬明器中塔式罐也随之而演变。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江西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堆贴塑四灵盖罐,其盖纽即呈喇嘛塔形,塔内还有一个坐佛,再现了喇嘛塔的形象。

除了造型,从唐到元,塔式罐的贴塑装饰题材也日渐本土化,在本生等佛教题材外,还引入了四灵、十二神、孝行等中国传统墓葬题材。

岭南之风:塔式罐的发展除了具备清晰的纵向阶段脉络外,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尤其是两广地区唐宋时期的陶坛类明器最具代表性,其中不乏岭南地区干栏式建筑的生动再现。

不过,与唐宋北方塔式罐器内中空不同的是,广东地区塔形坛多装有骨灰。这是大约是受佛教葬俗的影响所致。实际上,以塔形容器作为舍利罐或佛教徒遗物坛的传统在公元前2世纪的古印度地区已经存在,这一传统也随着佛教东传,在从新疆到日、韩的丝绸之路沿线上均有发现。

从汉晋陶楼到唐以后塔式罐的形状演变,既反映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历程,也体现出不同地区区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汉晋陶楼及塔式罐的形状演变反映了外来事物本土化的历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外形的本土化。汉晋陶楼建筑模型上的相轮塔刹,完全模仿自印度窣堵坡。唐代出现的塔式罐作为地面塔的缩影,也是受印度佛教影响的产物。自唐至宋,随着佛教本土化,佛教建筑——塔以及其在墓葬中的浓缩反映——塔式罐亦发生了演变。中国本无塔,自佛教进入中原之后,便以窣堵波的部分特征存在,此后逐渐变为具有中国风格的楼阁式建筑。塔式罐从最初的窣堵坡变为楼阁式和喇嘛式,同时罐身上的莲花、狮子、象等佛教题材的纹饰,逐渐被宝相花、牡丹花、四孝、四灵等中国传统纹饰取代,这些反映了塔式罐外形的本土化。

功用的本土化。关于塔式罐的用途,有谷仓罐和纳骨容器等诸多观点,不论如何,塔式罐应是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念与印度舍利安置制度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是,北方唐宋塔式罐内多未储物,说明其已然脱离了舍利塔的功用,融入中国葬俗之中而成为了纯粹明器。与之呼应,塔这一地面建筑在唐宋以后也世俗化,其从最初用于供奉佛骨、膜拜偶像的塔,衍化成具有游览、瞭敌、藏经等功能的楼。

塔式罐的形状演变还体现了不同地区文化融合的特点。岭南塔形坛具有纳骨容器的功用,这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塔式罐,乃是因地方差异而导致不同导向的文化融合所致。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猜你喜欢
塔式佛塔本土化
中国政府援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风格浅析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风格浅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天然佛塔
3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