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在此之前,叶圣陶屡次强调多读书、讀好书、读整本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其中有两个亮点: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18个任务群之首。
整本书有巨大价值意义。首先,它必须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一本我们终生受益的书。而《红楼梦》《三国演义》就是这样博大精深、经久不衰的好书。“上善若水”,若说《红楼梦》柔情似水,那么《三国演义》则是刚柔并济之水。下面,笔者以新课标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为理念,小结本课题组的名著征文阅读活动。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学生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例如,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考生用典雅娴熟的文言文写成,潇洒大气与原著形神相似,成为一枝独秀。
本次征文中,学生评价,《三国演义》文言浅近,明快流畅,雅俗共赏,写出战火纷飞群雄逐鹿的传奇时代;《红楼梦》则是含蓄隽永,墨香四射又锋利的笔尖说尽红楼之梦……
文字是交流的媒介,文字是思想的凭借。一些细节描写洞察人情,如,征文中写贾母的爱幼恤老。清虚观的小道士冲撞了女眷,遭到凤姐的打骂,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吓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娘子岂不疼得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他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问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他了”。贾母认真作了一番具体的叮嘱、安排,要大家善待这个出家的孩子。用语言、美食、钱财去关爱赏赐鼓励让幼小心灵得到温暖。没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是绝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
以文字为桥梁走进别人的命运与灵魂。如,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见面,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别人看来是“奇言疯语”,实则呼应“木石前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体现宝黛一见如故心灵相通,为后来的相爱埋下伏笔。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多年来,语文教育重“篇”不重“书”,单篇相对篇幅短,结构相对简单,内容逻辑相对弱小。平时,学生多是碎片化阅读,内容支离破碎,断章取义,浮躁浅薄混乱,养成似懂非懂的“知道分子”或不学无术的好事之徒。而整本书比单篇有更强的信息提取和理解把握能力,更强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更有深度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视野。
一本书千丝万缕错杂复杂但总贯穿着一种思想、一个主题。有学生把一本厚书读“薄”了,发现《三国演义》通篇诠释一个“义”字:“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君臣忠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义薄云天……各路英雄各种英才在“义”中尽显风采尽抒情怀。
又如,有学生用“荒唐”“梦”概括《红楼梦》:“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魂幻情身”“悲喜千般同幻梦,古今一梦尽荒唐”……这些都是通读全篇梳理整合出的整体感受,得到了思维的提升。
有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人物揭示事物本质。又如,“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薛宝钗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但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开始同情她。她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但她也是一个典型的服从者,这是悲哀的,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所支配。与林黛玉比,就显得更加悲哀,因为林黛玉追求了自己的幸福,并且得到了那份真诚的感情。而宝钗的一生愚昧和不自知,到头来只能任由生活来将她深深埋没。”一针见血指出:“如果说林黛玉是一个反封建旧社会下的悲哀,那么薛宝钗则是维护封建旧社会的悲哀……人世间的悲哀往往是事违本心,反道其行。而薛宝钗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与贾宝玉那段无爱的婚姻。”
通过阅读整本书得到思想的“越狱”,创造性阅读。又如,征文中对曹操点评“世人皆道他性情凉薄,杀人屠城,但作为后世之人,我们若单纯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是否过于理性主义呢?从一个侍郎到三国王者,枭雄末路,他的背后有着太多被人忽略的无奈与不易。作为后人的我们,实在难以单方面地去评判曹操他的功与过。他的残暴行为令人不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作为一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者,一生为目标而坚定奋斗,实在令人钦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发现许多人物都是正邪交赋,善恶相兼的。还学会独立性批判性看问题。如,征文中有谈到《三国演义》并不是史书,而是一本文学作品,其和历史虽有一定联系,且没违背基本事实的大框架,但有些地方着实做了很多艺术性修改。也正因为这些艺术性修改,才有精彩的虚构故事情节与角色。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国演义》艺术上的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二是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学生学会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1.人物美。《红楼梦》就是向美而生的巨作。宝玉的纯,黛玉的真,宝钗的德,凤姐的辣,晴雯的娇,袭人的婉,香菱的痴……全天下的女儿情态尽收一卷中。美在皮囊,更美在性情。
2.悲剧美。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红楼梦》悲由心生,单看结尾就令人抱恨不已: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更别提最凄美的情节黛玉焚稿、黛玉葬花……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阅读优秀作品可以从感受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入手,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培养热爱文化认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实践中传承弘扬文化。《红楼梦》是一部集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饮食、服饰、风土人情等的“百科全书”,是文化的“瑰宝”。“红学”扬名海内外,中国人为之骄傲自豪。735C0DD3-C64D-4CD1-A1A0-40B4A3249464
阅读优秀作品可以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如,《三国演义》刘备的“仁”,诸葛亮的“智”,关羽的“忠”,张飞的“勇”……他们身上的光芒穿越时空仍熠熠生辉。
从三国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无助悲凉凝结作者期待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想到国家统一强大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前提,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中华之复兴奋斗。看到三国英雄,联想到抗日战争,革命战争为祖国牺牲的解放军,向他们致敬,也向当今广大抗洪救灾抗疫的英雄致敬。
从《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根源于“吃人社会”,想到:要勇于反抗,不能顺从,不要冷漠,应当自强,追求幸福追求理想。人民思想的高度决定国家的高度。我们要发展文化强国精神。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可以学习到语言文字的丰富性、思维的敏捷性、审美的多样性、文化的深厚性。另一方面, 对个人而言,整本书阅读也是大有好处:
1.满足求知,享受愉悦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有诗云:“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一本书就是一个独立完整意义的世界,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我们与人物共命运,同呼吸。如,“读完《红楼梦》,我的心像是有无数只虫子在叮咬。被折磨至死的是迎春,青春守寡的是李纨,远嫁的是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是惜春,含冤而死的是可卿。”一曲红楼,万岁叹息。如,征文写到:“读完《红楼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萦绕中我心头。合上书页,书中一幕幕情景从眼前消失,像是电影落幕,只留下一片黑暗……我看见黛玉将那飘落的花瓣轻轻拾起,放入囊中,埋进花冢。她孤独地立在风中,对着落花,诉着自己心中的愁思,泪光点点,显得单薄又无助……”黛玉葬花如在眼前,哀思浓浓,让人潸然泪下。
2.强健精神,全面发展
阅读按功能分为:功能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我们青少年要侧重发展性阅读。我们学习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弥补我们的不足。如,宝玉的追求平等,反对封建尊卑;黛玉的叛逆反抗精神,贾母的严宽治家,王熙凤的聪明能干,刘姥姥的朴实率真。同时,也要剔除人物身上的缺点,引以为鉴。如,刘备略贪富贵,关羽自负清高,周瑜的心胸狭窄,魏延心术不正,马超勇而无谋……我们要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常读常新,终身学习
一本好书的魅力在于人人有感、次次有悟,让我们走进一个美妙的“桃花源”,处处有惊喜,“柳暗花明又一村”。征文中,有学生写到“初读红楼,只觉得人物繁多,情节复杂,语言难懂,再读红楼,方知其中含有无限韵味。”又有学生写到:“初看时,《红楼梦》的文字,密密麻麻,枯燥,乏味。再看时,那文字像一个个跳动的精灵,生动,活泼。初看时,只看到黛玉的孤傲、软弱;宝钗的圆滑;王熙凤的泼辣……再看时,看到了黛玉对爱情的纯真、对封建教条的不满……”“初看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不能自拔;再看被抑揚顿挫的诗词歌赋所迷恋,对茶酒美食服饰风土人情所沉醉……”
可见,从望而却步的文字障碍,到有自己喜欢的篇章与艺术,再到文本的深入思考,视野扩大,把书读“厚”了。读整本书可以让我们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培养品格,获得自我,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总之,培养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文化自觉传承有“我”,文化强国实现有“我”,伟大中国复兴之路有“我”!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高考下高中语文阅读‘对标的教学策略与途径”(课题编号:2021ZJYB025)研究成果]735C0DD3-C64D-4CD1-A1A0-40B4A324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