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平 董霜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液科;应用效果;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3--01
心理护理主要表示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基于各个渠道以及方式,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支持患者于其自身条件下得到较好的身心健康[1]。血液科为相对特殊性的科室,患者也大多是急、重症类型 。治愈难度较高,另外也存在其它方面的社会因素。但由于许多患者存在潜在心理层面的问题,不利于治疗的进行以及生活品质的保障[2]。所以,对于血液病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尤为关键。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为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血液病患者,应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则给予心理护理支持,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2例、23例,年纪17-67岁,中位年龄为52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3例、22例,年纪18-69岁,中位年龄为51岁。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年纪、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此次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支持,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心理护理支持。详细心理护理流程如下:第一,前期心理评估支持,于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心理情况的系统性的评估,由此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心理情况的全面了解,从而对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给予参照;第二,感化患者,对于医护人员要发自内心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使其建立起恢复健康的信念,意识到患者的痛楚并掌握其客观诉求,支持患者,促使其认识到来自医护人员的真诚关心,提高护理的配合度;第三,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血液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护理要点,并与患者分享此前成功的治疗案例,对患者进行开导,使其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帮助患者打消负面消极的心态;第四,引导患者意识到自我的价值潜力[3]。心理护理期间,引导患者发现自我的价值所在,逐步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根据病情,在病情允许下支持患者回归家庭以及岗位之中,使其意识到自己是有用的人,而非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消除自卑心绪,从而提高对于治疗的认可度以及依从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3效果判定 此次分别就两组患者入院前以及入院后接受一段时间护理之后的抑郁、焦虑以及恐怖三类心理因子进行评估和对比,总分1-5分,1分表示没有、2分表示很轻、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偏重、5分表示严重,得分越高越为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引入spss22.0应用软件对涉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量数据进行平均数和标准差形式,进行t校验,计数数据则选择n表示,进行卡方校验。实际P<0.05则指代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此次分别在入院之前以及接受2个月护理之后患者在抑郁、焦虑以及恐怖三个方面的心理因子表现进行评估。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在入院之前,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等三项指标的评估结果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在入院接受了2个月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表现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等三项指标的评估结果方面,均表现出了突出的差异性,即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不同于其它一般疾病,血液病病程较长、存在明显的反复性,医疗费用相对较高。此外加上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往往会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可能会出现消极、悲观以及惶恐、焦躁等多项的负面情绪。此时患者,往往无法正常的工作,也难以和亲属保持正常的生活交往,这无疑又进一步加大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治疗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次对于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支持。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支持。结合统计结果显示,在入院之前,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等三项指标的评估结果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在入院接受了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表现都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在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等三项指标的评估结果方面,均表现出了突出的差异性,即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血液科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支持,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心理水平,由此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纪春旭. 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12):1.
[2] 徐汉菊. 助产护理中心理护理运用的有效性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
[3] 张虹艳,何春慧. 小组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运用有效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