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在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依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目的实践。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已经实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体系的建设。但是在民办高校开设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相关问题讨论然后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旨在能够保障民办高校经管专业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管专业;产教融合;乡村振兴
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在实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保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保证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实现产教融合,也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路径。
一、经管专业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更好地推动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育改革
随着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推进,经管专业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改革的主要方面包括: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本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这就需要民办高校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方向调节自己的教育模式。在乡村振兴的前提下不断的调解教学方式。在实现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经管专业的教育应当与三农相关知识有机融合,这也是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要的主要方法。
(二)专业教育应当以乡村振兴要求为重要依托
产教融合是坚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专业教育应当坚持不断地创新,在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基础就无法实现产教融合,专业教育也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产教融合的教育应当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乡村振兴理念的基础上完成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进一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到目前为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我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逐步加大。通过调查分析,我国202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909万人,比2020年毕业生总数增加了35万。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加上各大院校沉淀下来的往年毕业生,以及两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导致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综合型人才,不但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就需要民办院校经管专业能够在开展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产教融合,保证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二、民办院校经管类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产教融合的问题
(一)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足
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的角度来看,许多民办高校专业教育在内容上依然。沿袭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实践技术的传授。主要表现为在民办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而是大多将产教融合视为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教学安排上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距离,无法真正的行程专业课与实践之间形成产教融合的体系。
(二)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不健全
首先,产教融合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由于我国民办高校成立时间较短,而且课程体系也在不断的健全过程中,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都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活动较为单一。其次,课程设置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经管类人才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是重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农村经济管理的思想与基本素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保证让学生能够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了解当前乡村组织治理的具体情况。
(三)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并没有配备相应的专职教师,产教融合的教学大部份工作室由辅导员完成的,辅导员受到自己专业的限制很难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有些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虽然能够设置一些产教融合专业课,也能配备一些相关的教师教课,但是这些教师注重理论专业的传授,无法保证乡村实践经验融入进来。
三、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的文化氛围
民办高校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产教融合教育文化氛围。例如鼓励经经管类专业的教师创办相关的论坛和讲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保证能够实现产教融合并且实现时代价值的体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外还应当邀请校外创业成功校友或企业家参加学校的相关论坛,在分享经验的同时在分享经验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教师队伍应当保证建立全方位的宣传,在教师总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实践氛围。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应当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而进行相关教学方案的调整,保证将乡村振兴纳入到民办训校经管专业产教融合中来,并且不断地调整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另外,应当结合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对相关专业的内容进行创新,要求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的过程中,保证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夯实,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设置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实践教学准备的科学性。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求能够在民办高校中,选拔优秀的综合性很强的教师进入到产教融合专业培训中来,或者要求这些教师能够进入农业企业或工业企业中挂职锻炼,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保证能够为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实现相关理论与实践指导。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加强民办高校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在加强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引导下,保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相关实践经验,形成稳定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的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瑾. 四川省农业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招生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9(20):267-271.
[2]陈孝强.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商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与创新发展策略——以十堰市为例[J].统计与管理.2021(10):94-98.
作者简介:孙佟(1983-),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族:汉 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技术经济。
课题信息:
1.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 “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LMJX2021283
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JG20DB380
3.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10228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