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复述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始终。从第一学段的“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到第二学段的“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再到第三学段的融入感受、做出评价、提出看法,复述的要求渐次提高。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关乎学生阅读的质量和语用能力的强弱,教师应该慎重对待。
对于刚刚接触书面语言表达的学生来说,课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激发他们表达兴趣的重要推手,也是他们需要不断进行语言原始积累的主要对象。在指导学生进行复述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避免学生照搬原文复述,又要防止学生将书面语言还原为日常口语进行复述。
比如,在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将课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为:“魏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学生说是为了父亲,有的学生说是为了明白道理,有的学生说是为了光宗耀祖。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样的复述,是对课文主要信息的罗列,反映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的能力。但是,这样的复述,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并没有帮助。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少年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追求大不相同,你们还记得他说这句话的神情以及魏校长的反应吗?”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上了课文中的“若有所思”“清晰而坚定”“抱负和胸怀”“睁大眼睛追问”“连声赞叹”等富有生命张力的词句,让自己的复述变得生动形象。
复述课文的过程,是对课文语言在一定语境中再运用的过程。因为学生个人经历和认知经验的不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表述内容,搭建复述支架。
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一共49个字,描写了孩子们对路边李树结的李子的不同态度,赞扬了王戎的智慧。本课有一道练习题“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复述支架,启发他们运用已经具备的人物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步将该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对不同课文的复述,有没有相对稳定的复述模型呢?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去思考这个问题。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复述练习,有的学生对新的复述任务还会表现出“如初见般”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复述模型。
比如,在复述《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你觉得复述好一篇课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唤醒他们已有的复述经验,如“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对课文略写的部分可以适当概括表述”等等。接着,教师根据本课信息量较大、場景切换多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表达的先后顺序,列举主要事件。最后,教师根据本课通过对话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让多个学生合作复述。在多次复述练习和展示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复述进行反思,建立个性化的复述模型,为今后的复述打基础。
总之,复述是学生对课文个性化理解的结果。在组织学生进行复述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复述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