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盲人作者作品的视障公益出版

2022-06-05 01:02徐廷贤
速读·中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作品盲人

徐廷贤

◆摘要:为了解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状况、前景,笔者以问卷调查、实物调查、网上调查的形式对其出版、流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盲人作者作品受到盲人群体的高度关注,也得到市场的一定认可,同时盲人作者也热衷于写作,希望得到大众认可。建议视障公益性出版机构加大对盲人作者、作品的关注力度,将其培养成视障公益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希望盲人作者作品得到其他出版社的关注,使其更好地走向市场,走近普通读者。

◆关键词:盲人;作品;视障公益出版

中国盲文出版社(以下称盲文社)是一家专为全国1700多万视障读者服务的公益性出版机构,长期以来担负着盲文图书的出版、印制、发行工作。近年来,盲文社更是开发、出版了大字版、有声读物、汉文电子版、盲文电子版、无障碍电影等,使产品结构、数量都上了新的台阶,多角度、多方位地应对视障读者的需求。但笔者作为盲文社的一名编辑,仍不时听到盲人作者、读者发出这样一个声音:我们要出书,我们要读盲人自己写的书。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调查了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状况及盲人相应的阅读需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及社里同仁的编辑实践,浅谈一下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状况及前景展望。

一、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状况

笔者针对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微信群里的会员进行了有关盲人作者作品的问卷调查,还在盲文社大字版阅览室或购买相关图书进行了不完全的实物调查,同时还以盲人作者名、图书名或作者名+图书名为关键词,在当当网上,包括当当网自营或其他店家销售,调查了作品的出版社、销售、流通状况。

1. 出版社的构成。

调查发现出版过作品的盲人作者共19位,其中14位都曾在盲文社出版过作品,占盲人作者的近3/4;只有5位还没在盲文社出版过作品,而同时在盲文社、他社出版过作品的有5位,也即在他社出版过作品的共有10位,占盲人作者的半数以上。而且以上大多数盲人作者的作品仍在当当网上销售、流通。

由上可以看出,盲文社在盲人作者作品出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盲人作者名副其实的“娘家人”,而一半以上的盲人作者在他社出版作品,也说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除盲文社以外的其他出版平台,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显示出其市场潜力,其作品的市场出版完全有望与在盲文社的公益出版并驾齐驱。

2. 作品的形式

在盲文社出版的14位盲人作者的作品中(含1部共著),散文集数量最多,共13部,其次是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共6部,诗集、游记、报告文学集各一两部。此外,还发现盲文社出版了盲人征文获奖作品集,包括散文、诗歌、小小说等。

3. 作品的评价

此次调查发现的盲人作者作品中,由于时间限制,仅通读了石成仁(尊称省,下同)散文集《雪天米兰花开了》(2020,盲文社)、陈佳勇散文集《鹧鸪声声》(2020,盲文社)、部分阅读石成仁诗集《让世界美丽》(2018,盲文社)、李东辉散文集《偶然与佳话》(2020,盲文社)、吴可彦长篇小说《星期八》(2014,海峡文艺出版社)、袁靓《一个盲童作家的内心独白:袁靓作品选》。

从一个编辑审稿的角度来看,石成仁的散文有诗歌的语言、节奏、韵律和意境,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都让人笼罩在浓浓的诗意中。李东辉写人记事状景已臻自由境界,其《怀念一条小河》一文有景有物有人,是一首故乡小河的四季歌,进得中小学教材,堪代代学子诵读。70后作者陈佳勇的作品也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气息,仿佛隔着一层薄纱看远处的风景、人和事,漾着对逝去流年的轻愁。他的笔调非常克制,行文舒缓,显示出相当的音韵功底,对材料也有很好的驾驭能力,但《小猫良良》一文却又真情流露,写尽了良良的乖巧、聪明、贴心,都想让小猫用收着指甲的毛爪子摸一下脸。90后作家吴可彦就不说了,已在他社出版4部作品,也有众多公开的报道、评论,是文坛新秀,后劲十足,期待其更多佳作面世。

而阅讀当年盲童袁靓的作品,让人既看到一颗童真的心,又看到一个少年老成的小作者。她的散文有内容,有真实情感,行文流利,是孩子作文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想来更会给盲生激励。也希望编辑、出版社关注更多视障青少年的作文,也让他们同龄人看见“自己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成长。

4. 作者的视力状况

从16位盲人作者实物图书(含2位他社出版作者)勒口的作者简介中,笔者发现除3位作者是10岁前失明外,其余13位作者都为低视力或10岁以后失明,没有发现先天失明的作者。是先天失明作者不太活跃,还是编辑、出版社的关注度不够,以至于盲人作者作品中出现这样一个大的空白?希望先天失明作者也发表作品,填补这项空白,让其他盲人、明眼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对盲人作者作品的阅读、创作需求

1. 对盲人作者作品的关注

从问卷调查中发现,盲人不仅关注中外历史上有名的盲人作者、作品,同时也关注活跃的当代盲人作者、作品或盲人题材的作品,表现出他们渴望了解“自己人”的迫切心情。

他们阅读过有名盲人作者及其作品包括左丘明的《国语》《左传》、古希腊荷马的《荷马史诗》、英国米尔顿的《失乐园》、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博尔赫斯的小说、诗歌集等,以及当代盲人作者出版的作品,还有盲人作者活跃的重要阵地《盲人月刊》。

此外有多人表示阅读过盲人题材作品《推拿》,尽管对其反映盲人境遇真实性的评价不一,但都表示使盲人群体的社会关注度得到提升。

2. 对盲人作者创作的期待

问卷调查发现,不少盲人表示写作促进了自我成长,实现了与自己、世界的对话,有的甚至视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有的还表示通过作品的发表、出版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工作机会,有人甚至因为作品的发表而被一家广播电台录取为正式职工。还有人表示盲人作者作品的发表、出版还有利于盲人群体更好地了解自身,同时引起社会对盲人群体的关注。

而对盲人作者、作品,有人表示应超越自身残障、感悟,更广泛地关注世界,在质量上也不要因为是盲人而降低标准,要与明眼人看齐,最好不要让人看出是盲人写的。有一位明确表示,“一方面要坚持写盲人,盲人写,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视野,超越自身的残障局限,从人类精神产品生产的高度来从事创作。”

还有人表示应积极扶持残障文学,使其在文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形式上则不应局限于散文,囿于自己的经历,可尝试写小说,讲故事,更贴近读者。

3. 盲人作者作品的意义

盲人包括盲和低视力,具有视觉功能障碍,看不清或看不见外面这个世界,因而不得不依靠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如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来感知这个世界。视力的丧失或低下不仅影响了盲人的认知方式,甚至会对其人格、心理发育产生影响。而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真实……也表现了作者本人的经历,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展现了想象的奇妙和诗意的美”(笔者译)。因此“自己人”以人物、情节、形象、心理描写等直观地表现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自然就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发共鸣。盲人写盲人,让盲人了解“自己人”,让社会了解盲人,正是盲人作者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三、促进盲人作者作品的公益出版

1. 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标准

尽管盲人群体关注、阅读盲人作者作品,盲人作者执著于创作,希望作品得到出版,但对出版物的出版标準,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如新闻出版署1998年发布的《图书编辑基本规程》中就对审稿要求责编“必须逐字逐句认真审读全稿,对书稿的政治倾向、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科学性、知识性、结构体例、文字水平等各方面进行把关,对其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因此,即便是盲人作者作品,考虑到作者的障碍情况、盲人读者对作品的迫切需求等社会效益,进行公益出版,也不能因此而降低标准,也即盲人作者作品至少在内容、质量上要达到出版标准。

2. 发现、发掘盲人作者、作品

要促进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就需要高度关注、发掘盲人作者、作品,建立编辑与作者的日常沟通渠道,确保其畅通。创刊于1954年的《盲人月刊》是盲人了解政策法规、生活常识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盲人作者活跃的舞台,而肇始于2013年的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也汇聚了盲人作者中的佼佼者。文学委员会每年积极开展各种征文活动,组织线上文学讲座、培训活动,会员群也上传各种作品,展开讨论,成为盲人作者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作为视障公益性出版机构的编辑,更应积极关注盲人作者活跃的舞台,从中发现优秀的盲人作者、作品,力争为盲人读者提供更多的“自己人”作品。

其次,建议视障公益性出版机构建立盲人作者、作品资源库,作者可随时登陆、上传自己的信息或作品,编辑也可以随时查看、关注最新进展,发现新的选题。对于达到出版标准的作品,即便因为资金限制,一时不能应出尽出,也可等待时机成熟,推出更多的优秀盲人作者作品,使出版社成为盲人作者走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也成为其坚定不移的“娘家人”。

当然,也希望他社编辑、出版社积极关注、出版优秀盲人作者、作品,让更多的盲人作者、作品借助其平台走入公众的视野,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3. 加大盲人作者作品的宣传力度

对纸质图书的市场前景,不少盲人明确表示不看好,因为面临着网络、手机等电子内容的巨大冲击,但也建议加大电子书、有声书的出版,在微信公众号、微信读书等平台发布盲人作者作品,还有人建议在残联系统、各级公共图书馆加强盲人作者作品的宣传、推广。有人还表示出版社、残联、社会团体应资助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并多组织线上线下培训、交流等,帮助提高盲人作者的写作水平。

四、结语

通过对盲人作者作品出版状况的调查,笔者了解到盲人读者希望阅读盲人作者作品的迫切需求,也感受到盲人作者希望出版作品的强烈愿望,真心希望盲人作者作品成为视障公益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本次调查范围较小,应答者人数、实物图书部数都较小,得出的调查结果也只反映了盲人作者作品出版很小的一个方面。希望有更大规模的调查,对盲人作者作品的内容、特点、市场前景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促进盲人作者作品的出版。

参考文献

[1]张伟. 中国盲文出版事业的回顾与参考.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04):33-49.

[2]石成仁. 雪天米兰花开了.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20.

[3]石成仁. 让世界美丽.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8.

[4]陈佳勇. 鹧鸪声声.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20.

[5]李东辉. 偶然与佳话.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20.

[6]吴可彦. 星期八.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7]袁靓. 一个盲童作家的内心独白:袁靓作品选.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作品盲人
随声附和的盲人
盲人推拿
盲人节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盲人分衣服
盲人
盲人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