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欣 张燕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与发展路径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数字化学习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育教学,而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前提,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保证。通过文献计量法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研究现状;并利用元分析方法对该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反映该主题的总体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展望,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能力;文献计量法;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2-0023-04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ath of learning change and development under technical support has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Digital learning, as a new type of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s subtly chang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having digital learning ability is a prerequisite for digital learning and a guarantee for effectively improving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learn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learning capability research quantitatively through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field; and use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ubject area comprehensively, reflecting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subject and its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the outlook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learning capability.
Key words digital learning; digital learning competencies; bibliometric approach; meta-analysis
0 引言
隨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学习逐渐深入教育领域。《教育技术白皮书》中对数字化学习作了全面论述,其主旨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全新学习方式[1]。数字化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借助信息化学习工具获取、加工和操纵信息,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进行问题解决的一种新型学习能力。它是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前提,也是未来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现如今,数字化学习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分析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研究脉络及发展动向已成为当下亟待关注的焦点。
基于此,通过对2012—2021年(截至当前)发表的与该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与定量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具体发展动态,并反映国内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为促进数字化学习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元分析法对近十年来国内发表的关于数字化学习能力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文献计量法是对相关文献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用数据来描述或解释文献的数据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2]。而元分析法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文献综述方法,其目的主要是基于统计学方法对某一研究主题的大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3]。
1.2 研究过程
1)采用篇名检索法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数字化学习能力”为检索词,时间选取2012—2021年,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出553篇文献,但发现大量文献与主题词无关,属于数字化学习其他领域的研究,如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等。由于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的研究,因此,笔者通过逐篇筛选,剔除无关联文献以及会议、报纸等非学术论文,最终得到118篇文献。
2)运用CiteSpace、Excel等分析工具对11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3)采用元分析法对选取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国内数字化学习能力研究领域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
2 文献统计分析
通过检索与整理,本文分别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关键词共现、研究主题分布四个方面对选取的118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2.1 发表年度
如图1所示,关于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大致处于稳定上升阶段,可见该领域仍然是现代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相比之前的研究,发文量有所增多并基本保持稳定,这也说明由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支持,数字化学习不断得到应用与发展;相应地,数字化学习能力作为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前提,也被研究者关注。
2.2 文献来源
文献来源主要包括期刊和硕博论文两种。如图2所示,笔者通过筛选与整理,将期刊来源分为三种,分别是核心期刊、普通期刊和其他类。从分析结果来看,除了《中国电化教育》,国内其他核心期刊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量较少,反而普通期刊和其他类文献居多;而且硕博论文的相关发文量也比较缺乏。这说明当前我国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专业度还不够,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2.3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的词频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词频越高,说明研究者对其关注度越高。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118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如图3所示,图谱中节点的大小代表相应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由于“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能力”属于主题词范畴,其词频高低对研究并无意义,故不予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数字化学习资源,这说明研究者在探讨数字化学习的过程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习者进行数字化学习的材料与知识库,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来源,进而通过知识获得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数字化学习环境次之,这说明学习者开展数字化学习是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环境的可变性必然影响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形成。第三个高频词是创新能力。创新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高阶行为,是学生在数字化学习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与技能的创生。这也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多数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对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的一种高期望。此外,自主学习能力、数字素养、信息素养等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4 研究主题分布
由于主题词呈现较为分散,笔者最终选取频次较高的前10个主题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4所示。从分布图来看,研究者在探讨数字化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11.86%),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10.17%)和创新能力(9.32%)较为突出。其次,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分别为10.17%和9.32%)作为学习者进行数字化学习的渠道与支撑,引起大多数学者的关注与探讨。除此之外,策略研究(6.78%)、信息技术(5.93%)和终身学习(4.24%)也是较为凸显的研究主题,这也说明数字化学习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支持是推动数字化学习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必然条件。在此背景下,探讨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目前智慧教育中的一种学习新能力,也是未来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素养。
3 研究进展及讨论
3.1 研究主体偏向中小学,缺乏平衡性
近几年,数字化学习能力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发现研究层次处于不平衡状态。笔者在已有的118篇文献中排除综述类文献19篇,对保留的99篇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如图5所示。
从条形图统计结果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次之,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领域研究比较匮乏,这也表明数字化学习能力领域的研究存在失衡现象。
为了进一步透视该领域研究主体的分布情况,笔者对99篇文献进行逐篇阅读和整理,发现目前研究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和教師三个群体。
其中聚焦中小学阶段的有60篇,占61%,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体。随着电子书包、移动终端等数字化学习设备逐渐走进中小学课堂,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成为很多学者关心的话题。
对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进行探讨的有34篇,占34%,仅次于中小学生。大学生作为当代数字化学习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数字化学习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4],而且掌握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成为他们有效学习的必要之需。
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作为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之一,研究文献只有五篇,仅占5%,可见被关注度较低。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领路人,但教师数字化学习是否处于饱和状态还有待实践调查的考证,尤其是在未来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已然成为开展教学的起点,影响着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与深度[5]。所以,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现状是当下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
3.2 测评指标不统一,研究维度有待增补与完善
关于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测评,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和指标进行探讨与分析,如表1所示。由于研究层次不同,测量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构成维度也有所差异。
从中小学阶段来看,以四维和六维为主。例如:庄榕霞等[6]从认知加工、信息素养、学习意愿管理和学习行为管理四个维度测评中小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并发现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王冰[7]基于国内已有量表进行设计与改编,从六个维度对初中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现状进行分析。
从大学阶段来看,以四维和五维为主。例如:李远[8]根据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结构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及认知特点,从五个能力层面提出19条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基本评估指标;杨悦[9]基于自编的《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问卷调查》,从数字化学习意识能力、行为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四个层面进行测量。
由于探讨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极少,目前已有研究主要是从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表达信息、发挥信息、信息协作、信息免疫八个能力方面进行测量与探究[10]。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目前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测评维度与相应的指标较为散乱,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测评标准,很多研究所编写的测量维度仍然缺乏完整性,尤其是在探究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过程中,多数学者是从意识、行为、管理和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测量,缺乏关注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因此,关于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测评和分析,未来还应进一步增补、融合与完善。
3.3 培养与提升策略缺乏体系性
基于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如何有效培养与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是未来研究的关键所在。谢真等[11]基于大学生在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过程中的实际行为与体验,分析影响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获取行为的因素,旨在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杨晓兰等[12]提出利用技术整合矩阵(TIM)可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有效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综合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和问题发现,并从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提出培养与提升策略,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但仍缺乏整合,没有体系性。
另外,綜合国内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培养与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三大关键在于数字化资源的供给、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与技术支持以及学习者自主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动机。首先,资源的供给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基本保证;其次,如何有效、高效地获取资源是核心能力;最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动力。只有这三方面同时满足,数字化学习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进而达到数字化学习的最高境界——创新。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数字化学习能力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研究现状,并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元分析方法对选取的118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结合分析研究结果与研究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1)未来的研究主体应当更加侧重大学生和教师,尤其是教师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是当下亟待关注的课题。
2)研究者应当加深该领域的研究专业度,综合学术观点提出一个相对统一、权威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测评标准。
3)针对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应当更注重所提出策略的实践性与体系性,并把握关键要素,逐层递进,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妙华,武丽志,杨智业,等.数字化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邱均平,王曰芬.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3] Glass G V. 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J]. Educational Research,1976,5(10):3-8.
[4] 张利桃,赵海霞,田振清.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31-32,37.
[5] 杨磊,朱德全.教师信息化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6):20-28.
[6] 庄榕霞,杨俊锋,李冀红,等.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测评框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1-10,24.
[7] 王冰.基于项目的学习对初中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8] 李远.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
[9] 杨悦.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 李景杰,刘志镜.小学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调查研究[J].数字教育,2016,2(6):52-56.
[11] 谢真,陈敬玉.当代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获取行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A1):267-268,272.
[12] 杨晓兰,陈慧斌,王佑镁.利用技术整合矩阵(TIM)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