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技术的本体论意义即技术的存在论意义。从技术的词源分析出发,通过对哲学本体论发展和技术概念发展的讨论,指出技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同时得出技术(和艺术)的本质为一种智思表象的结论。研究对理解教育领域的技术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本体论;教育技术;教育装备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2-0001-09
Abstract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 technology is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tymology of technology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ontology and technological concep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echnology, as the existence of being, is a material form,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and art) is a mental representation. This resear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echnical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y; ont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equipment
0 引言
《中國教育技术装备》杂志名称中的“教育技术装备”无论分解为“教育技术”还是“技术装备”,“技术”一词都是一个关键词汇。有关技术本质的讨论广泛、深入且历史悠久,而有关技术本体论的研究则甚少,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技术本体论”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仅有17篇(截至2022年4月30日)。但是,技术的本体论意义又是当今时代确保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装备深入、理性发展必须厘清的概念和绕不过去的问题。本文希望从本体论出发来讨论技术的存在意义,通过对技术本体、本质的探讨,为教育装备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1 技术定义的两种取向
1.1 技术的词源分析
通过词源分析可以帮助了解一个概念产生的历史和它的发展历程。汉语技术一词所对应的英语名词是technology,在词源在线(https://www.etymonline.com/)网站上以“technology”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检索到图1所示该词的进化过程。
Technology一词由两部分组成,即主词“techn”和后缀“ology”,它们最早源于古印欧语(PIE)。其中,techn来源于古印欧语的动词teks-,具有编织(to weave)和制造、编造(to fabricate)意思;ology则来源于古印欧语的动词leg-,具有收集、收藏(to collect, gather)和讲话(to speak)、措辞(to ‘pick out words)的意思。以后发展到古希腊语时,teks-发展为名词tekhne,意为艺术、技巧(art)、技能(skill)以及手艺(craft in work)等;leg-则发展为-logia,具有发言(a speaking)、演讲(discourse)、论述(treatise)、学说(doctrine)、理论或原理(theory)、科学或学科(science)等多重含义。此后,tekhne与-logia共同构成的希腊语词汇为tekhnologia,这个词具有艺术的系统化处理(systematic treatment of an art)、技巧或技能(craft)、工艺或技艺(technique)的含义。到17世纪(1610s)才形成英语词汇technology,它表示有关技艺的论述(a discourse or treatise on an art or the arts)。现代的technology是一个名词,但是从该词的发展历程以及源于动词这一点可见,它所指代的事物应该是人的一种行为。
汉语的技術(同技术)一词出现得比较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成书于公元前91年)中就有“医方诸食技術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的记录,此段可译为:“医生方士及各种靠技艺谋生之人,劳神过度、极尽其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后世的《陈书》《隋书》《唐书》《宋史》等史书中,以及在《广韵》《康熙字典》等辞书中,都出现过技術一词,而且其所表达的语义与现代的技术一词基本相近[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对技术一词的解释有两个:
1)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2)指技术装备。
技術与技术的语义基本相同,但是技術一词所指代的事物主要是人的行为,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技术一词所指代的事物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指代人的行为,或者说是主体人类的行为;第二部分(指技术装备)则用于指代物的性质,或者说是指代客体物的性质。
显然,当英语technology一词仅指代人的行为,而现代汉语技术一词既指代人的行为也指代物的性质,那么将这两个词彼此对应起来在语义表达上就不是十分准确的了。其实,英语technology一词并没有很好地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19世纪上半叶是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而19世纪下半叶则属于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整个19世纪的科学、技术、工业高速发展,却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汇来代表当时的技术发展,出现所谓语义空白现象。人们发现英语technology不能很好地反映当时的技术发展状况,它只是一个边缘性概念[3]。所以,用英语technology来表述现代技术的发展确实存在语义上的缺陷。
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就是在英语中存在两个语义极为相近而又与汉语技术相对应的名词,即technology和technique。《朗文现代汉语双解词典》对名词technology的解释是“工业技术、应用科学、科技”,对名词technique的解释是“(作家、艺术家等的)手法、(运动)技术、(艺术或其他专业活动的)技巧”。《汉英词典》(第三版)对汉语技术一词的英语解释是“technology;skill;technique”。显然,technology主要对应汉语中科学与技术中的技术一词,而technique则主要对应汉语中反映人之能力的技艺或技巧。
1.2 技术的定义分析
以下的讨论是建立在认为汉语技术与英语technology的语义是完全对应的这一基础之上的,讨论中使用汉语技术一词所涉及的概念、定义等都对应于英语technology一词所代表的语义。讨论将从古希腊开始,分析技术(technology)概念与定义的演变过程。
在《柏拉图对话录:辩解篇》中记载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技术(tekhne)概念的解释,他认为技术包括制作术(技艺)和获得术(技能)[4]。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物理学》中指出: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之物,一类是技术制品。同时指出:技术也有两种:一为支配原材料的技术,一为具有知识;换言之,一为使用者的技术,一为制造者的技术[5]。从古希腊哲学家对技术的概念表述中可以看出:首先,技术体现在人工制品上,而不是体现在自然之物上;其次,技术被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技艺的人工制作行为,另一类属于获得事物或使用事物的技能表现(可用technique表示)。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要把技术作为操作性学问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在他的《批判力批判》中也专门讨论了技术问题[6]。康德将艺术、熟练的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除了道德之外的其他社会行为中的规则称为“一切技术上实践的规则”,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不同,技术实践属于自然概念,道德实践属于自由概念;技术实践的指向是思考物自身[7]。这说明康德将技术概念定位在物质的形态之上,而非精神形态。卡尔·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反映[8]。可见,马克思将技术定位在主体人类与自然类客体的中间位置上。
现代存在主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解释“什么是技术”这个问题时指出:第一,技术是一种人类追求目的的活动;第二,技术是仪器、工
具、机器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使用,以用来实现那些目的。同时,海德格尔强调这种关于技术的“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定义具有“正确性”,但“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9]81。而对于技术的“真实性”,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这一点,那么,技术本质的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就会向我们打开。这是展现的领域,即真理的领域。”[10]在这里,海德格尔将技术的存在形态(正确性)与技术的本质(真实性)做了严格区分[11]39。这一点对于本文后面关于技术本质的讨论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对于技术概念与定义讨论较为深入的领域应属技术哲学(technological philosophy)研究。被誉为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奠基人的德国技术哲学家恩斯特·卡普在1877年出版了世界第一部技术哲学专著《技术哲学纲要》。在该书中,卡普提出器官投影说(organ-projection),认为技术是人体器官的投影。对卡普器官投影说的解释一般为:工具是从人体器官衍生出来的,是人的器官的投影,技术的本质就是人体器官的投影,即人体的投影、人体的外在化、人体的客观化[12]。笔者则认为,器官投影说是想表达:工具是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而技术体现在这些工具上,但是技术又不是工具本身,它是工具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于是就用投影(pro-
jection)来比喻或类比技术。所以,卡普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将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从主体人类的行为转向客体(或中间体)工具的属性。此后,在技术哲学领域开展了对技术本质、技术概念以及技术定义的讨论。美国的费雷德里克·费雷[9]16认为:技术指使用工艺和产品本身。法国的让·伊夫·戈菲[13]认为:技术存在于每一项活动之中,技术与活动是同时存在的,二者的共存是无穷尽的。德国技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拉普[14]指出:技术一词都是指物质技术,它是以遵照工程科學进行的活动和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这个定义最接近人们的通常理解。
中国技术哲学学者远德玉等[15]认为:技术乃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乃至可以简略地说技术是一个过程。复旦大学许良教授[11]50认为技术总是指称如下东西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1)由技术实践所生产或制造的物质工具、设备或人工物;
2)技术知识、规则、秘诀或概念;
3)工程或其他的技术实践,甚至包括与应用技术知识相对应的特定的职业态度、范式与假定;
4)技术是人的创造力的表现,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在客观规律的无数可能性中所做出来的创造性选择,是为着特定目的的实践活动。
技术哲学学者倪钢[16]对技术定义做了梳理:
1)技术是知识、方法、技能、工具的总和;
2)技术是科学知识的运用;
3)技术是人的技能或人的特殊行为;
4)技术是劳动工具或工作的手段;
5)技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结构或环境。
此外,技术学学者邓树增等[17]将技术定义为: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科学理论和物质设备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技术理论、技能以及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对上述列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规律:一是从西方古典哲学到近现代哲学中对技术的论述可以看出,技术定义的演变是从技术体现为人类的行为和表现向技术体现在主体人与客体物之间的中间体即工具方向转化的,并且提出技术的存在形态问题,即开始涉及技术的本体论问题;二是西方技术哲学学者对技术的定义比较单纯而简约,并倾向于物化技术和技术的工具性,而中国技术哲学学者对技术的定义较为复杂,倾向将技术定位于系统、结构、过程或精神与物质的总和等。
1.3 技术本质的分析
由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几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对技术的研究开始进入经济领域。又由于社会经济与社会伦理之间是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的,于是在技术与伦理之间便形成所谓的技术—伦理悖论[18],而技术—伦理悖论的讨论其实涉及技术的本质问题。目前存在两个技术—伦理悖论,一个被称为“技术亦善亦恶”,另一个被称为“技术伦理无善可求”。“技术亦善亦恶”论是指出于正义目的的技术产品其技术是善的,出于邪恶目的的技术产品其技术是恶的。这是技术工具论的另一种表述,技术工具论将技术定位于“物”。“技术伦理无善可求”论出于对技术的不信任甚至敌对态度,认为技术反将人当成工具,在伦理上技术被定性为恶,并被设定为思想方法的总和[19]。对两个悖论进行分析可知,其实“技术亦善亦恶”论的本质是“技术非善非恶”,即技术本质上具有物质形态的特征;而“技术伦理无善可求”其实反映了技术本质上具有思维形态的特征。以下的讨论将集中在技术到底是具有物质形态特征还是具有思维形态特征这一关键问题上。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是复杂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复杂性理论和技术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对于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阿瑟[20]认为:“众多的技术集合在一起,创造了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经济从它的技术中浮现,不断从它的技术中创造自己,并决定哪种新技术将会进入其中。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技术的进化而进化。”对技术本质的认识,阿瑟在2010年出版了专著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hat It Is and How It Evolves,该书的中译本为《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但是,将英语词汇nature译为汉语的本质在此处不够合适,译为属性则较为恰当。阿瑟在原著“3. Phenomena”一章的“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一节中,对技术本质的解释为:“What is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What in its deepest nature is technology? For me, the answer is what we have just arrived at that a technology is a phenomenon captured and put to use.”[21]51这段描述在中译本中被译为:“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在最深的本質上,技术是什么呢?对我而言,答案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技术就是被捕获并使用的现象。”[22]这样翻译的缺点是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现象,而汉语中的现象与本质是二元对立的,说本质就是现象就如同说唯心就是唯物,精神就是物质,绝对就是相对,主观就是客观,等等。
这里应该区别nature(自然属性)与essence(本质),区别phenomenon(现象、表象)与appearance(外观、表现)。汉语二元对立的本质与现象对应的英语词汇为essence和appearance[23],而英语中的appearance与phenomenon虽然在汉语中有时都对应现象一词,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24]。笔者以为,阿瑟原著中对技术本质的那段论述应该被理解为:从根本上讲,技术所具有的最初的属性表现为它是一种现象(phenomenon而不是appearance)。
进而,在原著“6. The Origin of Techno-logies”一章的“Embodying the Concept in Physical Form”一节中,对技术的存在形态作了说明:“The new base principle comes into a semi reliable state of being. It has taken physical form.”[21]119这一关键性的判断赋予技术本质上以一个决定性的属性,即技术作为存在者(being),其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于是,前面关于“技术非善非恶”性质的定位也就得到认可:技术非善非恶,或者说主体人类无法对技术是善、是恶作出正确判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一是技术是一种现象(phenomenon);二是技术具有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但是必须强调指出,这种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后面将要对此作出说明。
2 哲学本体论及发展
2.1 本体论即存在论
哲学中汉语本体论一词对应的英语词汇是ontology,该词最早是根据古希腊语“on”(存在)一词的复数形式“onta”(诸存在)加上后缀“logos”(学、学问、学科或直接音译为逻各斯)构成,拉丁化后成为ontologie,后成为英语ontology。所以,哲学中汉语的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被称为存在论。但是,在西方哲学文献中表示存在的词汇是to be而不是exist,表示存在者的词汇是being而不是existence[25]52-53。中国人将ontology译为本体论而不是存在论,这是出于中国人对西方哲学本体论的理解,而汉语本体一词则是出自佛教的词汇。
哲学本体论ontology的研究对象是存在者(being)何以存在(to be)的条件问题,这是西方哲学中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于是哲学本体论或存在论就要有三个基本问题必须解决:
一是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是什么)?
二是为什么存在者能够存在(为什么)?
三是存在者是怎样存在的(怎么样)?
这三个基本问题在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被逐一提出和逐渐解决。
2.2 哲学本体论的发展
笔者认为: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如图2所示为从左到右的过程,它是按照追寻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为什么存在者能够存在、存在者怎样存在的顺序不断向前递进的。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自然哲学学派对世界本原的研究被称为前本体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米利都学派(或伊奥尼亚学派),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首先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即万物是由水构成的。稍后的阿那克西曼德则认为“无限”为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曼德的弟子阿那克西美尼否定了他老师的判断,提出“气”才是万物的始基。同期,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提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此后,由古希腊有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规定了“万物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宇宙是变动不居的。他最为著名的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就是在描述万物的变化。前本体论的研究,就是在探索宇宙万物的本体(noumenon),即宇宙万物最为基本的存在者[25]54-57。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开始创建本体论,他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或者说能被思维到者即存在。于是,巴门尼德解决了本体论的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能被思维到就表示它存在;二是存在者为什么能够存在——因为存在者能够被思维到。这两个问题同时被巴门尼德解决了,其中却存在一个缺陷:这个命题中的思维是世界主体人类的思维,而被主体思维到的存在者仅有世界的客体,所以主体自己的存在性问题并没有解决。
直到公元16世纪,主体存在证明的问题才得以解决,它是被称为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的法国人勒内·笛卡尔在其Discours de la méthode(《方法论》)一书中提出的命题“je pense, donc je suis”(英语译为:I think, therefore I am。汉语译为:我思故我在)所解决[26]。“我思故我在”的意思就是“我能思维,所以我存在”,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人类能thought,所以人类to be。(200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原著的中译本名为《谈谈方法》,其中该命题被译为“我想,所以我是”。)“我思故我在”中的“我”代表的是主体人类,于是主体存在的问题就被这一著名论断证明。至此,什么是所有存在者(包括主体与客体)的存在,以及所有存在者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都得以解决。
到了今天,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与存在者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似乎显得并不是很重要,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存在者是怎样存在的,即存在者的存在形态(existential form)问题,这个问题是西方现代存在主义哲学(existentialism)非常关心的问题。存在主义哲学对本体论的研究集中在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问题之上,甚至将人的存在(to be)索性用人的生存(existence)来取代,于是存在形态问题就变成生存形态问题。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丹麦的索伦·克尔凯郭尔、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尼采和德国的马丁·海德格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海德格尔在1927年出版的巨著《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人的存在是时间性存在,就是说时间性是主体的一种存在形态,或者说时间性是人的一种生存形态。除了时间性存在形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还指出:“但只要这一存在者的本质就是生存,那么,‘此在就是它的展开状态这一生存论命题也就等于说这一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即是:去是它的‘此。按照分析的进程,除了描述展开状态的首要存在建构而外,还须阐释这一存在者日常藉以是它的此的存在方式。”[27]155此处的展开状态、存在方式其实就是存在者的存在形态,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只是该书译者为了不失作者的原意,采取了直译处理,使得文字读起来显得更加晦涩难懂。同时,作者还在该书中提出人类作为存在者的另外三种存在形态:“在此——作为现身情态”“在此——作为领会”“在此与话语,语言”[27]155-156。海德格尔认为现身情态(或心情)、领会和话语(或语言)是作为主体人的三种生存形态,并在该书中对它们进行了深入阐释。至此,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将存在者的存在形態问题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并加以讨论和研究。
但是必须认识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更关心的是主体人的存在或生存问题,他们并不关注客体世界的存在形态问题,而本文中讨论的技术的本体论意义必须涉及技术作为客体的存在形态,因为存在形态问题是本体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讨论技术的存在形态就是在探讨技术的本体论问题。
2.3 存在者的存在形态
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语境去分析存在者的存在形态,会有许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种类。以下逐一对这些存在形态作解释。
如果从主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则具有三类分法。
第一种分类可将存在者的存在形态分为主体形态(subject form)、客体形态(object form)以及中间体形态(intermediate form)这三种,这种分类基于谁是概念的建立者(主体)以及谁是被建立的概念。
第二种分类可将存在者的存在形态分为自然资源形态、人力资源形态和人工资源形态这三种,这种分类是将人类设定为价值主体,其他则为价值贡献者,它们的存在价值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条件。
第三种分类可将存在者的存在形态分为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与思维形态(thought form)
两种;而物质形态又可分为实体形态(substance form,实体世界的存在形态)与现象形态(pheno-menon form,现象世界的存在形态),现象形态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自然现象形态、人类现象形态与人工现象形态。这种区分的出发点同样在于将人类看作主体[28]。
如果从客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则可以将存在者的存在形态做图3所示处理。注意,图中的现象形态被分为自然现象形态与社会现象形态两种,与上面从主体角度出发的现象形态分为自然现象形态、人类现象形态与人工现象形态三种形态不同,这是因为两个分类出发点不同造成的:一个是从主体角度出发,另一个是从客体角度出发。另外,图中的实体形态被分为物自体形态与智思体形态两种,而在上面从主体角度出发的分类中实体形态没有再被细分,这也是出于两者的出发点不同。
同时还应注意到,本文此处所谓现象(pheno-menon)是西方哲学现象学(phenomenology)所指的现象,而不是appearance所对应的现象,应该正确区分实体与现象(substance and phenomenon)和本质与现象(essence and appearance)中所指现象的不同,它们在中文里没有被严格区分。
于是本文前面关于“一是技术是一种现象(phenomenon);二是技术具有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这一提法应该被纠正,正确的表述是:技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形态是现象形态,而现象形态属于物质形态(见前文主体角度出发的分类),所以技术的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进一步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之物,一类是技术制品”的判断,技术应该具有人工现象形态或者说具有人工资源形态。
3 技术的存在形态与意义
3.1 讨论技术本体论的目的
讨论技术的本体论意义,就是从本体论角度讨论技术的存在价值,因为本体论其实就是存在论,本体意义就是存在意义,也就是存在价值。国人容易将本体论与本质论混同,是因为这两个词都有一个本字,但本体论不是研究本体,而是研究存在。
黑格尔对存在与本质的区别作过解释:“在本质中,存在并没有消逝,但是首先,只有就本质作为单纯的和它自身相联系来说,它才是存在;第二,但是存在,由于它的片面的规定,是直接性的东西,就被贬抑为仅仅否定的东西,被贬抑为假象(Schein)。
因此,本质是映现在自身中的存在。……因此,本质是存在的真理,是过去了的或内在的存在。”[29]此处,黑格尔认为存在者的本质确实是与其存在有关,因为“在本质中,存在并没有消逝”;但本质不是直接显露于外的,而是“映现在自身中的存在”,即本质也是一种存在者。存在论(本体论)中所谈的范畴都是直接的,而本质论中的范畴则是间接的,本质被放置在现象的背后,黑格尔称其为“过去了的存在”。所以,讨论存在者的存在形态正是阐述事物的现象问题,并非存在者的本质。同理,讨论技术的本体论意义也是讨论技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形态,而并非技术的本质问题。
但是,既然涉及技术的本质问题,就必须对技术的本质有个交代。笔者在此赋予技术一个特殊的本质上的描述:技术(和艺术)是人工物的智思表象。具体表达在图4中。由图4可见,由于技术和艺术在整个体系中藏得很深,因此,它的本质被揭示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人们讨论它竟然花费了几千年的时间,至今仍无定论。
3.2 技术存在价值的体现
提到技术的存在价值,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它的经济价值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但是,笔者在此重点讨论的则是技术在人类发展中的意义,或者说技术对人类向主体化发展中的贡献。“劳动创造人类”的另一种说法是:人类通过劳动将自己塑造为主体。而劳动的本质是工具的制造与使用[30]。工具是人类主体的外化,而工具本身又是作为技术载体的智思体。所以说,技术在人类从事劳动进而成为主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技术存在的另一个价值体现是对人类智慧发展的贡献,在此主要说明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科学与技术是人们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和研究的两个概念,它们被定位为知识体系或社会活动[31],以及表现为追求发现和追求发明的事物等[32]。而如果从本体论(存在论)出发去解释科学与技术,会发现它们之间的根本性区别:科学作为存在者,它的存在形态为思维形态;技术作为存在者,它的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因此,根据黑格尔“本质是映现在自身中的存在”和“本质是存在的真理”的判断[29],
不能够将科学与技术简单地归结为知识体系或被追求的事物。但是应该考虑到,科学的发展推动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也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其实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人类最初在工具制造的过程中就有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试想早期人类打造一件用于砍伐树木的锋利石斧的过程,为了使得石斧锋利,人类头脑中产生的想法是将石料向着变薄的方向进行加工,而不能相反,使其变得粗钝。这种理性而符合逻辑的想法就是原始的科学思想,原始人类就是在这一原始的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原始工具的打造。同时,在石斧加工时为了使得石斧变得锋利,人类采取在平整的石头上进行打磨的技术,这一原始的技术手段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也是在工具的制造过程中逐步发展的。于是可以得出结论:由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随着人类的出现,科学思想已经在人的頭脑中产生,而技术手段也已经在人类活动中体现。工具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科学的产品。
3.3 研究技术存在价值的意义
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研究技术存在价值的意义就在于使得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更加理性化,定位更加精准化,其作用发挥更加显著。本文此处的重点则是探讨教育领域的技术存在价值的意义问题。正如本文开始部分提到的,无论是教育技术,还是教育技术装备,或者是教育装备,教育领域的技术问题都是必须要加以重视且必须要清楚地了解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存在价值的。教育装备作为教育领域的工具/装备,使得技术在教育装备上的体现是教育功能和物理性能的再现,教育装备关于技术存在价值的意义就在于此。
3.3.1 确定教育中技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形态 技术具有物质形态,教育技术也必然具有物质形态,但是一些对教育技术的解释确实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问题。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的“视听传播理论”[33]、“促进人类学习的领域”[34],“问题的解决方法”[35]、“理论与实践”[36]、“研究与实践”[37]、“最佳实践”[38]等。这些定义发布时都没有注意它们与技术、教育技术在存在形态上是否真的契合,或者将定义所描述的内容与两个名词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和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对应起来是否真的合适。所以,研究技术存在价值的意义之一就是能够使人们更加确切地对教育技术的概念进行界定。
3.3.2 正确发挥教育中技术的存在价值作用教育技术领域是主要研究教育中的技术问题的,它所涉及的内容以教育信息化、教育智能化(或智慧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以下逐一进行解释。
首先,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教育装备的信息技术化。教育系统主体建立信息科学思想和培养信息素养固然重要,但它们都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信息化的构成是信息的技术化与信息的科学化,教育系统主体(教师与学生)可以信息科学化(思维形态),教育装备作为教育系统的中间体只能信息技术化(物质形态)。这样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使人们能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看清方向,在今后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把握目标[39]。
其次,教育智能化如同教育信息化一样,其本质是教育装备的智能化,因为教育系统主体人不存在智能化。智能化的教育装备应表现为性能上的渺无痕迹与功能上的智能涌现。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自组织、功能涌现(Emergence)等特点。人的每一个行为(语言和行动)都是受到大脑支配所产生的,但是人们无法溯源那个支配行为的指令,不知道它是从哪个脑细胞或神经元发出的,这一智能效果是整个大脑系统的整体作用,该现象被称为大脑的功能涌现。教育装备的智能化就是要实现人类大脑的功能涌现[40]。
最后,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理解为从信息化型转为数字化型。从数字化这一词语的本意就可以看出,作为教育系统主体的人不存在数字化,能够数字化的只有作为中间体的教育装备,至于作为客体的知识或信息的数字化其实也不存在,能够数字化的是知识或信息的载体,而知识或信息的载体仍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41]。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教育的技术发展必然要体现到教育装备的技术水平发展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4 结束语
关于技术定义的讨论经历了近3 000年,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本文从哲学本体论出发,对技术的存在形态与本质进行探讨,在此并没有对技术给出一个确切定义的意图,只是希望通过对技术一词的词源分析,通过对哲学本体论发展中关注问题的讨论,再将两者结合起来确定技术的本体论意义,指出技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同时得出技术(和艺术)的本质为一种智思表象的分析结论。这一分析使得技术的概念更加清晰,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等相关概念也得到澄清,希望为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为教育装备哲学理论体系建立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Technology[EB/OL].https://www.etymonline.com/search?q=technology.
[2] 王大明,陈勇.中文“技术”一词的来源考[M]//中国技术史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5:293-295.
[3] 孙守领.技术概念的历史与逻辑:基于技术的词源学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2):16-20.
[4] 全民技术素质学习大纲课题组.全民技术素质学习大纲[M].北京:中國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5.
[5] 谢江平,王晓红.试论亚里士多德的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65-68.
[6] 李建中.科普指南[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4.
[7] 王晓红.可能实在世界:康德的技术实践指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30(5).
[8] 王德成,王志琴.生产力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75.
[9] 费雷.技术哲学[M].陈凡,朱春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10] 曹继东.伊德技术哲学解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20.
[11] 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2] 黄欣荣.卡普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8):27-31.
[13] 戈菲.技术哲学[M].董茂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
[14] 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康荣平,吴明泰,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0-31.
[15] 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3.
[16] 倪钢.技术哲学新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4-7.
[17] 邓树增,卢生芹,乔宽元,等.技术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23.
[18] 程功.技术:伦理悖论的形成及其控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18-21.
[19] 计海庆.亚里士多德技术观与两种技术伦理悖论的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4):44-48.
[20] Arthur W B, Polak W.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within a simple computer model[J].Wiley Sub scription Services, Inc. A Wiley Company,2006, 11(5):23-31.
[21] Arthur W B.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hat it is and how it evolves[M].Penguin,2010:51.
[22] 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曹东溟,王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3.
[23] 冯契.外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34.
[24] 傅小凡.康德的“Appearance”与“Phenomenon”的异同辨:兼论“Phenomenon”与“象”的哲学意义[J].学术月刊,1997(12):79-82,90.
[25] 王德峰.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6] 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
[2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8] 艾伦.教育装备本体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6):1-10.
[29] 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241-242.
[3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0.
[31] 张华夏,张志林.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31-36.
[32] 朱高峰.论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建立创新型国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10-14,30.
[33] Ely D P.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Audiovisual Process in Education: A Definition and a Glossary of Related Terms[R].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Review,1963,11(1):D-22.
[34] Ely D P.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 ications and Technology: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statement of definition[J].Audi ovisual Instruction,1972,17(8):36-43.
[35] AECT Task Force on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Th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R].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1977:19.
[36] Seels B, Richey R.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M].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1994:1.
[37] Januszewski A. Stasis and Change in the Defi n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Rationale an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J].Tech Trends,2005,49(1):45.
[38] The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The defini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EB/OL]. (2017-12-09)[2022-02-16].http://aect.siteym. com
[39] 艾倫,张鹏.教育信息化的本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6):6-11.
[40] 艾伦.教育装备的阶段性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0):8-10.
[41] 艾伦,张鹏.课程的教育资源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