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的融媒体时代,网络及数字媒体飞速发展,站在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创新内容生产和传播途径,会使得传播的效果更佳。本文通过分析基于融媒体发展的新闻传播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创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闻传播;创新;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7.035
融媒体的发展给新闻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为了谋取在未来的长远发展,新闻传播形式需进一步开拓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融媒体时代特征,保证新闻传播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1. 融媒体背景下的时代内涵
狭义的融媒体就是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当前融媒体正在从“+互联网”走向“互联网+”,从简单的叠加新闻走向真正的融合新闻,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统一整合,进行有深度的,全方位的报道。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也在改变原来的生产流线,更多地转向“中央厨房”的运作模式,将前方传回的原始素材加工整合成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发布在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征和优势,比如报纸的深度,广播“短,平,快”的特点,电视的宏大场面,互联网的数据新闻生产,各种新闻报道可以选用各种手段和媒介资源的最佳组合。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融媒体发展已经成为大部分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融媒体可打破信息传递的壁垒,发挥出时代的优势,及时、可靠地传递信息,推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发展。
2.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分析
2.1 传播产品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融媒体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趋向于共同发展,因此,其传播产品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由于媒介之间的融合,交流沟通十分顺畅,使得传播形式变得多样化,提升了新闻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其形式的融合体现在数据、语音以及视频的融合,也体现在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的融合,其传播的渠道也在不断延展。
2.2 可以更好地满足多种个性化需求
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是“以传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因此,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应该从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致力于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比如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在新闻信息阅读时习惯于采用快餐式阅读方式,因而新时期新闻传播内容更加注意关键信息的提取和整合,满足了群众阅读的切实需要,也提升了新闻服务水平。另外,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受众留下的电子数据痕迹形成的数据资料库,向受众精准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
2.3 移动化传播成为显著特点
伴随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的移动化传播也成为显著特点。移动化传播改变了以往新闻传播不移动的缺点,也解决了传统媒体传播设备沉重、携带不便利的问题,使得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更加及时和便捷地获取新闻信息,也进一步扩大了新闻覆盖面,有利于受众数量的增加,同时为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新闻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4 视觉化传播成为主流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新闻的视觉化传播也逐渐成为主流,即以视频形式呈现新闻主要内容,或是将文字图片也制作为视频形式,提升了新闻传播效果,也方便于受众观看。视频形式的新闻内容更加直观,主要是对受众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刺激,增强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新闻传播的立体感,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新闻传播都会将视频形式作为主体。比如原定于2022年2月13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预赛,由于降雪天气推迟,引发网友热议。央视频当天立即推出视频形式的新闻报道,题为“冷知识!为什么滑雪比赛怕下雪?”,这一视频新闻综合运用动画和现场实景拍摄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向受众展示赛道及运动员的滑行过程如何受到降雪的影響,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3.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的方向及路径分析
3.1 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与现实需求的联系
根据融媒体时代的情况以及当前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征,为了推动传统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对新闻传播进行创新的首要方向就是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以及现实需求,并挖掘两者之间的联系。目前,新闻传播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新闻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大众对新闻传播质量更为看重,为此,新闻媒体要加快转型步伐,提升其使命高度,肩负起新时期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推动新闻媒体在未来的长效性、健康性发展。例如,新闻媒体工作中的一线采编人员,应当要提升自身对新闻信息的敏感度,还要提升把控新闻及挖掘新闻的技术水平,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关注,及时收集并整合引发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内容。新闻编辑工作者也应当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不能够墨守成规,要增强学习新内容的驱动力,对于自身岗位要提升认识水平并增强认同感。此外,还需跟随时代变化,紧抓时代特点,把握时代潮流,掌握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需求,深入探析群众的想法,了解群众需求,比如可以运用线上调查、微博话题讨论以及线下主动探访方式,辅助大数据挖掘分析,来调查新闻传播受众思想,最后分析现实需求和群众需求之间的关键联系,编辑出更加满足两者需求的新闻内容。不定期分析大众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新闻内容,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和持续报道,提升质量才能长久留下新闻受众。例如“冬奥食堂”节目中机器人炒菜、冬奥菜单、年夜饭、元宵民俗等,以中华餐饮文化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各国奥运健儿的激情拼搏和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参与。此外,还要重视新闻的版面色彩搭配以及排版,在保证新闻基础特性的前提下,增强新闻的趣味性与审美水平,可激发大众对新闻的阅读欲,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3.2 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新闻传播平台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是相对固定的,即为媒体向群众定时单向传播新闻,但是在新时期,这种传播机制逐渐显现出落后,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迫切需要构建起资源共享平台,即搭建出数字化、信息化的新闻传播平台,打破以往新闻传播的约束,这会对新闻媒体运作的机制进行革新,也改变了新闻传播主要方式。例如,新闻媒体结合融媒体时代的特点,探索并开拓全新的新闻传播渠道,建立媒体传播矩阵,实施立体传播,比如说在大型社交平台,包括微博平台、微信平台、抖音平台、头条新闻平台等开设并运营官号,这些平台的特点是具有庞大使用人群,可以根据新闻特点,抓取平台上的用户进行精准传播,同时,平台上的每一名用户还可以实现新闻的二次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新闻共享度较高,新闻传播受众也能体会到参与感以及互动感,既能够扩大新闻传播的辐射范围,也能够增强新闻受众的黏性。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想法,建立健全群众的反馈机制,打通评价渠道,譬如可直接在交流功能中收集群众意见,为优化新闻内容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的成效。比如近几年来,政府尝试建立网络问政平台,在平台上发布政策相关新闻,或者通过政府官方微博等发布有关信息,增进广大群众对新政策的理解,通过这些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留言等功能,收集公众对于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监测舆论动向,也建立起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平台中推广新闻的方式也略有不同,因此还需对平台特点进行研究,图1表示的是新闻在微博平台的传播途径。
3.3 多媒体融合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进入到融媒体时代之后,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尤其在传播时效性方面的竞争更是越来越激烈,为了寻求新闻传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还需要重视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例如传统纸媒,其印刷发行过程较长,对突发新闻反应较慢,因此新闻传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新媒体大规模发展时期,这种滞后性还会更加明显,这也阻碍了新闻的高质量传播,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就需要进一步创新新闻从采编到传播的形式,可以加强运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也可进行现场实时报道,还要选择素质较高、应变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注重新闻内容的多维度、多视角报道传播,但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需注意新闻传播的严谨性,对新闻的内在逻辑进行整理,保证传播的秩序性。
纵然在网络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我们依然不能认为网络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媒体的功能。相反,这二者应该相互补充,各尽所长,共同完成新闻报道,全方位地展现出新闻的价值。比如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爆发这一新闻,全民都可以是传播者,事件发生后,很多知情网友,自媒体人等第一时间在各大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传播“汤加火山爆发”这一新闻,一时间传遍广大受众,可以说网络新媒体在这件事情上实现了具有高度时效性的传播。保证新闻的真实新鲜,使广大受众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消息,这是网络新媒體的显著优势。而汤加火山爆发后,传统媒体第一时间跟进,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解读火山爆发的前因后果,针对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如“火山灰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等,进行权威的解答。由此可见,热点新闻的持续跟进,深入调查,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长处。新闻传播把两者相结合,网络新媒体第一时间传讯息,传统媒体持续跟踪,深挖热点,启迪大众,可以收获单凭一种媒体无法实现的传播效果。
3.4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新闻报道形式
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新闻+科技”的融合催生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推动新闻传播的智能化发展。近几年来深受欢迎的虚拟现实的新闻展示形态,虚拟现实技术利用电脑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世界,让用户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亲临新闻现场,获得沉浸式体验。就像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虚拟现实这种全新的新闻讲述方式,具有实时交互的特征,能够360度全景式还原新闻场景,逼真且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给予人们全方位的体验。
另外,数据新闻也是融媒体报道的创新形式之一。数据新闻,是大数据与新闻业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报道形态,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再通过可视化技术传递给受众。可视化呈现是数据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相比单纯的文字新闻,数据新闻能够提供给用户更优良的视觉交互效果,客观、直观、形象、具体地呈现新闻内容还有,卫星新闻也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使用移动通信设备来实现全球范围的新闻采集。卫星新闻具有“站得高,看得远”的特点,交互性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开拓了观察新闻事件的角度和高度,更增添了主题性新闻报道的新鲜感。比如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出品的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依托卫星长时观测的历史数据,通过视频生产的技术重构产生历时性的动态变化,实时监测,密切追踪,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扶贫攻坚卫星视角的视觉变更,体现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显著成果。
3.5 以“数智化”提供技术保障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对技术的依赖性增强,创新新闻传播途径并谋求未来发展,离不开网络改造和技术升级,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体系,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融媒体云、5G+云直转播、VR、AR、AI、虚拟主播等,推动媒体的深度融合与业态创新。但还需注意的是,新闻传播仍旧以内容为主,不可出现技术至上理论,融媒体时期新闻传播的技术创新呈现出“422”模式,这是指在新闻内容制作上投入40%资源,而新闻传播技术上投入40%资源,剩余20%则主要体现在应用上。以技术为基础加快新闻传播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满足新时期的各项需求,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图2为5G技术发展下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
3.6 革新当前的新闻传播观念
复杂的背景之下,新闻传播具有了更多机会,但同样面临着较多挑战,在创新转型发展过程中,媒体从业者应该提升自身的融媒体素质,掌握融媒体技术,自觉运用在新闻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新闻传播思想观念,将内容高质量把控作为新闻编辑的重要原则,结合大众的文化需求,不管是采用哪种传播途径与方式,都要将内容做精、做好,促使新闻内容产品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还要全面规划新闻编辑到传播的整体工作,这样才能够提升传播的成效。此外,还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优点来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优化新闻产品,增强受众对新闻的喜爱度,新闻媒体还要秉承着自律精神,具有规范的职业道德,坚持传播内容中价值观的正向,让新闻传播为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做出贡献,推动新闻领域走好高质量发展路线,这也是新闻传播的社会意义所在。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融媒体的背景条件,传统媒体开始进行融合发展,而新闻传播领域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由本文分析可知,为了寻求新闻传播的转型发展,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的方向及路径包括: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与现实需求的联系、构建数字化的新闻传播平台、多媒体融合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新闻报道形式等。
参考文献:
[1]李迪,蔡亮.融媒體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J].传媒论坛,2021,4(14):29-30.
[2]郝雪.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记者摇篮,2021(01):124-125.
[3]熊希伦.融媒体背景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243-244.
[4]韩舒宜.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35-36.
[5]张举玺,谭亚楠.英国《卫报》与新华网数据新闻生产特色分析[J].传媒,2022(02):72-74+76.
[6]李晓云,郭建伟,祁丽君.浅谈新闻报道跨界融合的"新闻+卫星"模式——以新华网卫星新闻产品《卫星知识局》为例[J].新闻潮,2021(03):7-8+22.
[7]荆营营.卫星新闻纪录片的扶贫叙事与融媒进路——以《太空的见证》为例[J].电影文学,2021(20):134-138.
作者简介:李明霞,福建厦门人,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