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向海洋排放福岛核废水,此举引发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然而一贯对中国环境问题“忧心忡忡”的西方媒体却在此次事件中集体失声,仅有的几篇报道也无不呈现出避重就轻、转移焦点的意图。文章以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西方几大主流媒体在福岛核废水排污事件中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并与同一时期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对比,尝试找出现今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媒体如何利用框架选择、转移与突出新闻焦点,影响国际舆论进而污名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为中国打赢涉华舆论战、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框架理论;核废水;西方媒体;国际舆论;中国;国际形象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055-03
2011年,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地区发生地震,福岛核电厂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地震泄漏到外部。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作出了一个“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决定——把污水直接排入大海[1]。上百万吨的污水将直接排入海中,并且至少会排放到2041年[2]。日本政府的决议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等日本的邻国都对日本这一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了严厉反对,联合国也对日本的决定明确表示“深表遗憾”。然而,面对日本政府这种行为,往日为中国碳排放“忧心忡忡”的西方媒体集体偃旗息鼓,4月13日西方主要媒体网站的首页、首屏,竟然鲜有报道。
一、框架理论:既有研究与西方涉华报道的框架变迁
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框架理论最早源自心理学。美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最早提出“框架”这一概念,其1955年在《游戏与幻觉理论》中提出“框架是一个有限定的语境”,而后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框架理论完备概述并用于文化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自此,框架理论正式进入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开始逐渐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被研究。
(一)框架理论的既有研究
依据戈夫曼(1974)的观点,框架是一种“解释图式”,能够帮助人们“定位、感知、识别和标记”那些发生在他们的生活空间和整个世界中的事情。换言之,框架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处理事务的前提和规则。心理学家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和凯尼曼(Daniel Kahneman)在决策研究(1984)中提出了“框架效应”,即同一组信息经由不同的表述导致不同的决策选择。
在新闻传播领域,框架指的是媒體机构通过选择性编辑、传播或删除新闻事件的事实、特点、具体细节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信息,形成媒体机构对该新闻事件的理解和思考架构。在框架内,新闻事件的某些部分被凸显出来,而被媒体机构认为无关紧要的或是不想凸显的信息则被过滤,由此形成不同的报道框架(康健,2016)。
同时,受众自身也有相应的用于理解的认知框架,在接收和感知媒介讯息中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就是说,框架理论不仅关注媒介如何构建自身,还关注文本如何对受众造成影响(潘忠党,2005)。操纵框架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新闻框架的作用,恩特曼认为其有四点:提供问题定义、提出道德评估、解释事件成因、提示解决方案(Entman,1993)。国内外对于框架理论的经验研究和批评研究十分丰富,且都认为在媒介生产中,根本不存在未被框架化的信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成功的传播者都擅长使用新闻框架(尼斯贝特,2009)。
(二)西方媒体涉华报道框架的变迁
系统解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可以观察到西方媒体涉华问题的报道框架随着中西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变化有明显的变迁过程。
在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报道中,1990年至2002年被定位为中国进步与崛起的年代,这源于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元首的互访和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这一时期,华尔街日报中涉华报道正面积极框架增多(康健,2016)[3]。
新世纪初的十年,中美经贸继续快速发展,中美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西方媒体多采用进步与发展的框架报道中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年也成为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开始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美国看来,中国已从潜在的威胁变成现实中的最大挑战,因此涉华报道中的消极与负面框架陡然增多。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南海争端报道的道德框架中,中国被塑造成霸权者、南海安全的破坏者,而美国被美化成秩序的维护者、弱小国家的保护者[4]。
西方媒体围攻中国的舆论态势虽然一如以往,但特朗普的上台一度带来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特朗普任内的“美国优先”政策使其与西方盟友一定程度上疏远,西方媒体涉华负面报道火力和议题因此有所分散(林斯娴,2022)[5]。但随着拜登上台后明确、公开地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对手”,在美国媒体的主导下,西方媒体再度开启对中国的新一轮“舆论战”。
综上所述,媒介框架的变迁受到国家利益的直接影响。西方媒体在涉华报道中,不断构建符合西方意识形态、利益需求的新闻框架,以控制国际舆论、阻碍中国发展。因此,总结其新闻报道的框架策略,有利于厘清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目的,帮助中国在面对国际议题和国际舆论风向时及时作出预测和反应,为改变西方媒体掌控国际话语权的现状提供智力支持。
二、日本排污报道的框架策略
文章以“福岛(Fukushima)”为关键词,分别在人民日报微博以及BBC、CNN、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四家媒体的推特上检索,得到上述五家媒体在2021年4月13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博文数量(见下表):
其中人民日报微博号仅4月13日当天就发布了10条微博抨击日本政府排污的错误行径,但西方媒体的报道却寥寥无几。即使有报道,也都集中站在日本的角度。讽刺的是,以“Xingjiang cotton(新疆棉花)”为关键词,仅从2021年3月25日至4月7日,BBC就发布了5条相关的推特。
在西方媒体对日本排污事件仅有的几条报道中,西方媒体运用了框架选择、框架增强、框架转移等多种框架策略,为日本排污的“合理化”摇旗呐喊。
(一)框架选择:被隐藏的“受害者视角”
1980年,吉特林提出,大众媒体通过对信息的过滤和组合,构建出特定的新闻框架,并同时将媒体想要传达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报道文本中。
针对福岛排污事件,《福布斯》报道标题为“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到海洋中为什么可行”,直接将其定性为合理。该篇报道的导语直接对此次排污事件做了明确的定性——“这正是他们应该做的”。但问题是此次事件的合理与否并不应由美国人下结论,而应由中韩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受害者评价。
西方媒体为数不多的报道中,几乎都没有涉及最关键的一群人:受害者和消费者。他们通过框架筛选巧妙地隐藏了他们最擅长的“受害者视角”,这反映了西方媒体一贯的报道方式——当需要传递己方“优越”时,就选择整体性、科学性框架;当需要传递“敌方”生存“水深火热”时,就增加细节,在报道中突出受害者作为“人”的属性,以此在受众中产生共鸣和移情效果。
(二)框架增强:蒙太奇式的“客观科学视角”
框架增强是指,即使媒体已经为特定问题或事件构建了解释框架,但是对于某些 受众而言,该框架与自己的关系仍然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加强[5]。
为了进一步证明“福岛排污”行为的合理性,西方媒体采取了“客观科学”的框架。
一方面,采访了核科学家,得出废水中氚排量很低、排放安全的结论。但实际上,处理过的核废水中残留的放射性物质还包括锶90、铯137、碳14、钴60等元素,它们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降解。同时,这些放射性物质更容易被海底沉积物和鱼类等海洋生物吸收,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长期潜在危害。面对这些问题,西方媒体绝口不提,他们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能够解决的氚,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造成的污染。
另一方面,许多西方媒体大肆渲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日本排污持称赞的态度,认为这是权威国际组织对此次事件的合法背书,反对日本排污就等同于反对科学。但实际上,IAEA称赞的是日本透明的态度,并强调与核污水相关的决议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换言之即是中韩两国应该参与进来,但这项倡议是与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的,因此IAEA的主张并没有出现在任何报道中。讽刺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却因为没有随着西方一起攻击中国而成为众矢之的。
(三)框架转移:频频“被甩锅”的中国
所谓框架转移,是指改变不合时宜的新闻框架,提出或转移至更符合实际情况和目标的框架。
在所有西方媒体的报道中,都着重强调了福岛排污的反对者:中国和韩国。一方面,因为两国是该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中韩,特别是中国,往往被西方国家当作仇外的民族主义复兴的靶子。在西方读者看来,对于日本核污水的反击,并不是因为中韩受损最大,而是因为这两个政府刻意操纵,对日本进行民意攻击,甚至將矛盾转移至民族矛盾。
2021年4月14日发表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标题为“中国对日本官员说:如果经过处理的福岛放射性水是安全的,请饮用它”。报道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塑造成咄咄逼人、否认本国问题、肆意攻击日本政府的中国官员,并将排污问题指向中国大亚湾核电站,煽动网民情绪,挑起民族冲突。在该篇报道的推特评论中,讨论的焦点已经从福岛核污水转向了中国的污染问题。
转移矛盾是西方媒体的惯用伎俩。在俄乌冲突中,美媒援引西方情报机构的报告,称中方对俄方的军事行动计划“有一定的了解”,将挑起俄乌冲突的黑锅甩给中国。西方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一再操纵违背了他们一直鼓吹的客观公正原则,体现了西方新闻行业存在的偏见与倾向性以及其背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
三、启示:国际传播亟须迎接全新框架
西方媒体制造和使用多重叙事框架的机制早就非常成熟。长期以来,“西方版中国故事”占据着国际传播的主导地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媒体总是在涉及中国的议题上力争抢占国际话语主导权,进而塑造国际舆论场上中国的负面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仅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蔑,更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对中国的污名化以达到其阻碍和破坏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昭昭野心。中国媒体必须把握新闻规律,积极应对斗争,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赢得国际舆论场主动权。
一是准确把握当前国际舆论环境,在舆论战线上分清“敌人”和“朋友”。在与敌对的西方媒体作斗争的同时,积极争取友好的国际媒体和舆论领袖的同情和共鸣。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斗争的主要目标应是反华媒体,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媒体则可被视为外援。
二是正确认识国际舆论战场中的力量对比。中国媒体相较西方起步较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国际舆论舞台上,“西强中弱”的局面依然存在。中国媒体需要充分分析西方媒体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西方媒体虽然数量众多,群起而攻可成围堵之势,但其内部存在利益纠葛,并非完全齐心。中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上存在发声渠道狭窄、经验相对不足等问题,但是其有14亿人民支持,上下齐心。中华民族正在逐步走向伟大复兴,中国媒体也在一点点进步,一天天变强。
三是从新闻传播专业视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采用了新闻传播学的框架策略设置议程,中国媒体也可以主动出击,利用语言和地缘优势,更准确、更迅速、更细致地播报本国的新闻事实,用“中国版的中国故事”替代“西方版的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些中国媒体在海外平台上已经能够直接发声,在自己的框架理论下讲述中国故事。西方媒体和观众很难忽视这些声音,也无法完全否认,因此一定会对话和回应,以此将他们带入中国媒体设置的新闻框架。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许多事实告诫我们,客观性虽然存在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内,但它永远不会超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要靠“中国版中国故事”获得国际社会的认识、认知和认可,从而改变西方媒体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福岛核废水排海[EB/OL].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2803301701/KaFhindkY,2021-04-13.
[2] 华义.百万吨核废水将入海 日本这一手太“污”[EB/OL].新华网,http://m.xinhuanet.com/2021-04/13/c_1127325968.htm,2021-04-13.
[3] 康健.美国主流媒体如何调整对华报道框架:以《华尔街日报》为例[J].传媒,2016(20):45-47.
[4] 辛斌.中美媒体关于南海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J].外语学刊,2018(3):20-26.
[5] 林斯娴.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框架策略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22(1):53-60.
作者简介 钟唯,硕士在读,四级导演,研究方向:影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