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

2022-06-03 21:02:27郭辉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1期
关键词:言传身教

郭辉

摘要:现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以文明教育为基础。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家长?如何培养文明懂礼的孩子?这是目前家庭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文明家长 文明学子 言传身教 立好规矩

现阶段,很多家长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都会经常问:“老师,我的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听课认不认真?作业有没有完成?学习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欠缺?”几乎没有家长问:“老师,我的孩子有没有不文明的举止?我的孩子能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接下来笔者就来重点谈谈家长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一、言传身教

古语有云:“父母德高,子女良教。”讲的就是父母品德高尚,子女就会有良好的教养。那么父母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一)家长应在语言上正确引导

家长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素养。父母一句话,孩子能够记一辈子。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家长可以告知孩子,切不可随自己的性子想说什么就对孩子说什么。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总是用不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爸爸是这样告诉他的:“如果有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出事了爸爸来负责。”正因为有了他爸爸的这句话,这个学生在班级肆无忌惮,今天打这个明天招惹那个,根本没有心思学习。有一次,他惹到了班上另外一个非常调皮的男生,于是男生把他打了一顿,这一打不得了,他家长不依不饶,后来经过多方做工作,这件事情才算平息。从此以后,在班上没有一个人敢和这个孩子交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说话。

还有的家长非常不注意自己的语言,喜欢爆粗口,说话非常刻薄,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有一次,下雨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位父亲骑着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在过马路时被旁边另外一辆电动车碰了一下,这位父亲就朝对方破口大骂:“你不长眼睛啊!……”我在旁边听了很惊讶,难道他在说这些话时,没有考虑到孩子就在旁边吗?孩子听了,难道不会跟着学吗?

(二)家长应在行为上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孩子面前,父母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学校要求每天的路队走到指定地点,一位家长为了方便,硬拉着孩子走出路队,孩子表示老师不让这样,就要走回路队。争执之下,家长竟对孩子说:“走不走?不走就别回家了。”家长这种无视学校规定的行为又怎么能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呢?

作为文明家长,在家里应尽量不吵架、不打架,即使非吵不可,底线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孩子在家的时候尽可能不做影响孩子学习的事(如打牌、赌博、电视音量过大等),尽量不把孩子单独一人留在家里。现在还有些“80后”家长会有这样的现象:忙忙碌碌一整天,累到虚脱,回到家就想躺在床上玩会手机,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如爱看电视、做事磨蹭等。有的时候父母也很清楚阅读的重要性,嘴上催促孩子赶快阅读,手里却依然握着手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么可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家长要关掉电视电脑,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这样才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我们发现,那些能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的家长往往是最成功的家长。

二、立好规矩

光有言传身教还不行,家长还要严格地管教和约束孩子。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特别是到了叛逆期,孩子总是嫌家长啰唆,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我们在和家长沟通时发现,有些家长总会说:“我也没办法,我说他不听,我也管不了他。”甚至还有的孩子威胁家长,家长一批评他就离家出走,有躲在楼梯道的,有晚上跑到地下车库躲一夜的,把家长都快急疯了。班里有一个孩子数学考34分,我把家长叫过来,家长说:“我很无奈,现在不敢讲他,上次他爸爸批评他,他说再批评他,他就去跳楼。”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威胁自己的父母呢?根源还是在父母这里,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及时注意到孩子性格上的扭曲,或者因为忙而疏于管教,等到发现已经为时已晚。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把孩子的不良习惯扼杀在摇篮之中,从小给孩子立规矩,明确告诉孩子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家长该怎样给孩子立规矩呢?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嚴格执行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今天松明天紧,标准制订好要严格执行。例如,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接她回家,走着走着,我突然听到“咚”的一声,回头一看,她把喝完的酸奶瓶扔在了地上,我二话没说,让她自己去把瓶子捡起来,一直拿在手里,等到看到垃圾桶再扔。这件事给她的印象特别深,直到现在,她从不会在外面乱扔垃圾,即使手里有垃圾,在没有找到垃圾桶前,她也会一直把垃圾攥在手里。

(二)教会方法

以卫生习惯为例,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不是不讲卫生,而是不知如何把卫生搞好,这就需要家长教会孩子方法。比如如何整理鞋子、叠被子,如何洗袜子、刷鞋子。我班上有个小男孩,在一年级的时候,每天一双小手都是黑的,像是积了很多天的灰,每次一写完作业更糟糕,又多蹭了一层铅笔灰在手上,导致作业本也被染成了黑色。我很头疼,我把她的妈妈请到学校来,我发现他的妈妈衣着非常干净整洁,我很纳闷:孩子怎么脏成这样?经过交流,我才知道,原来他的妈妈没有耐心细致地教过他正确的洗手步骤。大家不要小看洗手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教会他洗手方法,他们是根本洗不干净手的。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方法,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持之以恒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首先家长自己就要做到持之以恒地教育孩子。有些家长心血来潮时就“提醒提醒、教育教育”孩子,大多数时间则忙于工作、应酬,还要休息、娱乐。等到“忽然发现”孩子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下滑时,立马恼怒万分,于是“发发威”“吼一吼”。现实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在问题出现之后进行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从不想着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法。再留心一下身边,同样有不少家长“教育”孩子,说也说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搜集的好方法也都用遍了,可奇怪的是:一样的做法,不同的家庭,怎么效果竟然天壤之别?这时候,我们就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让孩子读书,是一时兴起,还是叫一天放三天?要孩子练习写作,是每天坚持小练笔,还是半个月一个月才写一篇?针对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我们的方式是偶尔的“语重心长”“暴风骤雨”,还是严格要求他做到每天用心检查自己的作业。

因此,不难看出,只有家长自己养成坚持不懈地督促孩子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养成长期坚持的好习惯。

一个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正如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所说:“一个父母胜过100个校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同行,用言行做榜样,传递正能量,为孩子们铺设一条成人成才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言传身教
金秋(2021年16期)2021-11-24 13:20:52
『铁齿铜牙』敌不过『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
甘肃教育(2016年23期)2017-02-09 13:29:13
从朱德家风看当代党风建设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2:39:47
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方法
大家健康(2016年4期)2016-12-23 00:54:20
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14:13:00
幼儿品德养成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13:08:53